《生命的非選題:為了追求尊嚴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臺灣版獨家作者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凱蒂・恩格爾哈特(Katie Engelhart)
打從本書英文版2020年出版以來,我便不斷收到讀者的來信。有些信很簡短,三言兩語便說明意思,但很多信卻長達數千字,讀起來讓人傷感。來自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寫信告訴我他們親眼目睹的死亡情況,說有人死得不堪聞問,有人病榻纏綿,有人藥石罔效,有人的情況則讓人困惑和尷尬,甚至令人心痛,因為根本感受不到溫暖和情感。信中描述的並不是多數人渴望的那種人生結局。一般人都死得非常普通。典型的死亡。無聊的死亡。這就是死亡的樣子。

來信的人,字裡行間語氣親切,讓我十分驚訝。我不認識這些人,但他們給我這位記者寫電子郵件時卻卸下心房,坦言最私密的想法。人都有一死,沒人能躲得過,但不知何故,不少人只能暗自思索死亡,甚至無法與所愛的人談論它。怎麼會這樣?

然而,有一小部分人並不這樣想,他們希望直接面對死亡,甚至踏步邁向死亡。這些人提倡人在選定時刻的「死亡權」。此外,還有受病痛折磨而想提早結束生命的人。即使反對「死亡權」立法的人士也能從這批不尋常的人學到很多東西。

我出版本書時,便預測愈來愈多的國家和地區很快就會通過協助自殺法案,讓患病和受苦的人在醫生的幫助下結束生命。從那時起,協助自殺法案在奧地利、西班牙、紐西蘭和美國的幾個州陸續生效。某些享有司法管轄權的地區也正討論相關的法律。

臺灣並未認真考慮過「死亡權」法案,但近年通過了《病人自主權利法》(Patient Autonomy Act)的修正案,允許患者提前決定自己若是末期病人、重度昏迷無法甦醒、永久植物人之狀態、極重度失智,或因為疾病而痛到「難以忍受」時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時是否拒絕或停止治療。根據這項法律,醫師可以抽出餵食管,讓病人餓死,或者不使用抗生素挽救患者的生命。

上述的行為完全不同於醫師協助自殺(physician-assisted death)。在許多國家,不少醫生認為這種做法根本司空見慣。所謂的「撤回或拒絕維持生命的護理」早已行之多年。然而,這實在令人困惑。為什麼醫生可以拔掉餵食管,讓病人慢慢死於飢餓和脫水,卻不能根據法律去使用藥物讓患者立即輕鬆死去?值得去深思醫學界在「可接受」和「不可接受」護理之間建立的界限,以及這種界線是否合情合理。後續的內容將探討和挑戰這些界限。

許多讀者告訴我,他們讀完我的書時感到茫然,也許比剛開始讀的時候更為迷惘。我聽到這種說法時非常高興,因為我已經達到寫這本書的目的了。
《生命的非選題:為了追求尊嚴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寶鼎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4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寶鼎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接下來的幾年之間,YouTuber 的主流將變成偶像或藝人,到了2028年,語言的隔閡就會消失,全球的YouTuber 就會開始淘汰日本的YouTuber,接著,人類的YouTuber將被AI YouTuber 淘汰……。
ChatGPT 的全名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 GPT。GPT 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使用大量的文本資料來訓練自己並且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可以進行文章寫作、問答、對話等多種語言任務。在中文使用者中,通常也會稱其為「
《彼得・提爾:從矽谷到白宮,創投天王野心勃勃的權力擴張之路》(英文書名 The Contrarian 直譯是「反主流論者」)。 作者花了非常大量的時間,仔細對比與蒐集彼得・提爾從幼年開始、發跡前與成功後,他的所有言行舉止與作為,無論是商業、政治或是個人隱私方面。
近年來,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洪水、乾旱,讓不少民眾吃足了苦頭,2022年夏天,歐洲遭遇500年來罕見的乾旱,多瑙河水位創下本世紀以來新低紀錄,其他如萊茵河、義大利波河、英國泰唔士河都面臨乾涸的慘況,據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全球有將近36億人口,每年至少有1個月無法獲取足夠的淡水,到了
文/少女老王 「是不是我,還有社會的長輩們,毀了這個世界,害得年輕⼈去抑制生育的本能呢?」——米蘭阿嬤 張明淑 我們身邊,一直都有很多個70歲。 從剛開始有記憶起,遇到的第一個70歲,是我的奶奶。 曾經生活在北京的她,不只活得像個老佛爺,同時也把整個家族活成了紫禁城。 晚輩進家門第一件事,是要向比自
平壤於本(11)月18日再次試射一枚彈道飛彈,在此前一天,北韓曾警告美國華盛頓,表示會對美國加強其在該地區安全存在的努力做出「更強烈的軍事回應」,果然隔天就立刻採取了行動,並且在發射飛彈當天,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首次牽著女兒前往視察,被外界猜測金正恩在向全世界介紹北韓未來的接班人。
在接下來的幾年之間,YouTuber 的主流將變成偶像或藝人,到了2028年,語言的隔閡就會消失,全球的YouTuber 就會開始淘汰日本的YouTuber,接著,人類的YouTuber將被AI YouTuber 淘汰……。
ChatGPT 的全名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 GPT。GPT 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使用大量的文本資料來訓練自己並且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可以進行文章寫作、問答、對話等多種語言任務。在中文使用者中,通常也會稱其為「
《彼得・提爾:從矽谷到白宮,創投天王野心勃勃的權力擴張之路》(英文書名 The Contrarian 直譯是「反主流論者」)。 作者花了非常大量的時間,仔細對比與蒐集彼得・提爾從幼年開始、發跡前與成功後,他的所有言行舉止與作為,無論是商業、政治或是個人隱私方面。
近年來,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洪水、乾旱,讓不少民眾吃足了苦頭,2022年夏天,歐洲遭遇500年來罕見的乾旱,多瑙河水位創下本世紀以來新低紀錄,其他如萊茵河、義大利波河、英國泰唔士河都面臨乾涸的慘況,據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全球有將近36億人口,每年至少有1個月無法獲取足夠的淡水,到了
文/少女老王 「是不是我,還有社會的長輩們,毀了這個世界,害得年輕⼈去抑制生育的本能呢?」——米蘭阿嬤 張明淑 我們身邊,一直都有很多個70歲。 從剛開始有記憶起,遇到的第一個70歲,是我的奶奶。 曾經生活在北京的她,不只活得像個老佛爺,同時也把整個家族活成了紫禁城。 晚輩進家門第一件事,是要向比自
平壤於本(11)月18日再次試射一枚彈道飛彈,在此前一天,北韓曾警告美國華盛頓,表示會對美國加強其在該地區安全存在的努力做出「更強烈的軍事回應」,果然隔天就立刻採取了行動,並且在發射飛彈當天,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首次牽著女兒前往視察,被外界猜測金正恩在向全世界介紹北韓未來的接班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為病患設計的『自然死亡』,是否真的滿足了對尊嚴與人性的承諾?相比於無助的痛苦掙扎,一個清醒而尊嚴的告別,是否才是真正的人道之道?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禮儀公司部落格中觀看數最高的反而是談論自殺的文章,這可真是始料未及。細數世界上發生的大小案件,自殺的種類真是五花八門。本文再次收錄了幾種自殺手法,不論您是走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又或是身邊親友正墜入深淵之中,都能拉您一把。若能接住一個個失重的靈魂,那更是一大善事。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為病患設計的『自然死亡』,是否真的滿足了對尊嚴與人性的承諾?相比於無助的痛苦掙扎,一個清醒而尊嚴的告別,是否才是真正的人道之道?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禮儀公司部落格中觀看數最高的反而是談論自殺的文章,這可真是始料未及。細數世界上發生的大小案件,自殺的種類真是五花八門。本文再次收錄了幾種自殺手法,不論您是走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又或是身邊親友正墜入深淵之中,都能拉您一把。若能接住一個個失重的靈魂,那更是一大善事。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