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收到客戶傳來的訊息,
他在決策上的失誤,令他其中一個客戶踩了法律紅線,造成損失,
客戶十分生氣,並且提出終止合作關係。
他將客戶的訊息傳了給我,
可以透過文字感受到對方的憤怒。
聽了他的錄音,可以感受到那是在反省之後傳送過來的,
很沮喪、很挫敗, 他的重點不在承認失敗,因為他已認知到自己失敗了,
他更想知道的是,
失敗之後,該怎麼面對,然後再次前進。
我說:「我猜想,你目前的狀態維持在「承認」,還未到「接受」,
因為失敗太不舒服了,那個過程太不好了,你把自己的失敗當做「你很壞」來解讀,所以你認知到失敗,但是還未能接受失敗」
他說:「是的,我很難接受,我覺得我害了他⋯」
人不能「承認」失敗,
是因為我們總把失敗=我壞。
但是,如果失敗是因為來自於人壞,
這樣的人,其實從一開始就不會承認失敗,
會盡力的將責任推卸,就為了證明自己很好。
能夠「接受」失敗的人,
只是習慣性的將責任歸咎自己,
太過於不舒服,
而無法接受。
如果成功是100分,
承認失敗大概是30分,
接受失敗就是0分,到谷底。
在谷底時,內在真正接受時,其實情緒反而相對穩定,
因為接受一切創造出來的結果後,
你所想的就不再是「如何面對」,而是「之後該怎麼辦」,
到了谷底,你才會將焦點放在「未來」,
這才會是另外一個起點的開始。
所以,誠心的去接受這個過程,
收下這個結果,
這個結果,不能回應你的好壞,
只回應著在這件事的過程中,
有諸多還未學成的事,
將自己置於谷底,反思過程,
然後要再一次的起步,走通新的路。
一個真正反省檢討自己的人,
並非一直鞭打自己而已,
鞭打自己,並沒有負起責任,
而是透過鞭打自己的過程中,稍微減少愧疚。
而負責任,是能在之後的行動中做出調整、看到成長,
如此,這一切的挫敗就只是學習的過程。
這個失敗它永遠都會存在,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
也許會感恩有這個機會,
讓你反思,並且帶領自己去到更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