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泰北離散華人 永續背後的真相與挑戰—《借土養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借土養命到落地生根。一座泰北華人村落的民族誌。一段大時代的離散史。

因國共內戰而流落異地,儘管其中有人輾轉來到台灣,也有人選擇留下,並成為他國的子民。原本是「借土養命」,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轉變為落地生根,這群被泛稱為「孤軍」的前國民黨軍人與其家眷後裔,儘管流亡在外,卻仍舊以中華兒女自居,並藉由種種方式來維繫其「純正的」中華文化。但當新時代來臨,世代間的齟齬開始出現,看似永續的生活方式,也逐漸產生裂痕。

由人類學家黃樹民所著的《借土養命:從雲南到金三角,從毒品到永續農業》,以泰北地區的美弘村(假名)為對象,講的是泰北金三角離散華人的故事,儘管一開始是因為該地成功從毒品產地成功轉型,期望藉由研究探索期永續性及可複製性,卻無可避免地擴及到文化傳承,甚至是所謂「中華民族正統性」的內涵。包含民族國家、永續發展,前者隨著全球化面對劇烈挑戰,後者則是因為種種生態危機,而逐漸獲得關注,但藉由這個小小的群體,卻讓人看見這兩大主題的傳統論述中,少被討論的盲點與模糊地帶。

什麼是『永續性』的標準?永續農業、永續農業生計,或永續發展等概念在全球各地都廣泛地引起關注。然而,針對某個生態環境在永續經營上究竟是成功或失敗,或採用何種客觀標準來衡量,似乎仍未達成共識,並引起許多學術爭論。

永續夢想的實現地?矛盾四伏的離散華人

從毒品產地到果樹生產、加工,泰北金三角地區離散華人的轉型看似成功,卻在一層層的抽絲剝繭後顯示,儘管能夠在短、中期維持表面的永續,但同樣會對土地造成影響,及其所借助鄰國動亂所獲得的廉價非法勞力,都無法長期維持,甚至某種程度上無法符合永續的標準。此外,藉由作者的論述,永續性也由口號變得更加具體,讓讀者得以看見其中所蘊藏的矛盾性。

而在討論文化與美弘村世代傳承的內容,則彰顯出了中國傳統民族或群體的觀念,是「模糊、脆弱且過渡性的,端視何者較能符合儒家思想文明的進化程度而定。」尤其是當作者提到美弘村村民極有可能是少數民族,卻以中華文化的正統傳人自居,甚至比香港、台灣或經歷文革的中國等地更為「純正」,也在在證實了前述的內容。

儘管表面上說的是美宏村,但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難發現在台灣也有一群「美弘村民」存在,他們死守著中華道統,且同樣因為自身利益受損,而感覺被背叛,甚至表示不惜倒戈推翻如此作為的政府。《借土養命:從雲南到金三角,從毒品到永續農業》說的是泰北地區的雲南離散華人,也是在其他地區「借土養命」的離散華人,而就如同作者最後的結論:「從社會再生的角度看,第一代離散人群的永續經營夢想,將難以達成。不過這大概已不是他們的後裔所關心的議題了。」

(本文和華藝電子書合作,文章連結:https://reurl.cc/Gej2Lp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過去被認為是異象的天災,如今出現的頻率卻大大增加,尤其在傳播科技的進步下,遠在天邊的災難,瞬間就能跨越空間距離,如同在你我身邊的日常。或許總有一日,我們終將學會與天災共存,但那將會是什麼樣子?儘管有些科幻,但藉由《K.I.N.G.:天災對策室》這扇窗,或許呈現了某種對未來的想
由眷村文化研究者繆正西所著的《尋覓臺灣老眷村》,可說是一本關於台灣現存眷村的遊記總集,其中紀錄了多達65個場域,足跡不只遍佈全台,還延伸到蘭嶼、澎湖等外島。著重於歷史介紹、現狀紀錄,再加上時而出現的人文故事,這本著不只紀錄了那些在特殊歷史背景下,出現在台灣的風景,在國民政府軍遷台的生命歷程背後,
以一個不太會先試讀的讀者而言,這樣的書名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部單純敘述精神疾病案例的寫實作品,希望藉由真實事件,拉近患者與大眾的距離。然而,在心理學碩士穆戈的筆下,真實案例經過包裝,產生了更大的後座力,進而成就了一本虛實交錯,結合精神病學、犯罪心理、社會議題與療癒效果的小說。
閱讀其實是一種被無形中制約的行為,頁碼是暗示,從翻開封面,讀者通常已經習慣於從第一頁,一路讀到最後一頁。然而,《靈魂穿越手稿》卻挑戰了這樣的慣例,為一本書設計了兩種讀法,儘管內容相同,呈現的景緻卻完全改變,而讀者在非傳統順序的閱讀經驗中,彷彿也經歷了一場「靈魂穿越」。
《菊花如何夜行軍》,乍看之下有些浪漫氛圍的書名,背後卻是台灣農民在一九八〇年代,許多人散盡家財卻血本無歸的歷史。簡單來說,這是一本關於台灣農業發展、農民運動,及音樂的散文集,而在充滿鄉土情懷的文字背後,更蘊藏著作者鍾永豐對於自我、土地及全球化的種種反思。
真實是什麼?從經典的《楚門的世界》、《駭客任務》,到近年來多重宇宙概念的興起,類似的課題始終是各種作品想要探究、呈現的,而其背後更存在著恐怕是從人類出現就存在的命題:「人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次要介紹的《名為世界的地方》,也是奠基於同樣的概念,並且在科技的元素下,綻放出更多元的小說內涵。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過去被認為是異象的天災,如今出現的頻率卻大大增加,尤其在傳播科技的進步下,遠在天邊的災難,瞬間就能跨越空間距離,如同在你我身邊的日常。或許總有一日,我們終將學會與天災共存,但那將會是什麼樣子?儘管有些科幻,但藉由《K.I.N.G.:天災對策室》這扇窗,或許呈現了某種對未來的想
由眷村文化研究者繆正西所著的《尋覓臺灣老眷村》,可說是一本關於台灣現存眷村的遊記總集,其中紀錄了多達65個場域,足跡不只遍佈全台,還延伸到蘭嶼、澎湖等外島。著重於歷史介紹、現狀紀錄,再加上時而出現的人文故事,這本著不只紀錄了那些在特殊歷史背景下,出現在台灣的風景,在國民政府軍遷台的生命歷程背後,
以一個不太會先試讀的讀者而言,這樣的書名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部單純敘述精神疾病案例的寫實作品,希望藉由真實事件,拉近患者與大眾的距離。然而,在心理學碩士穆戈的筆下,真實案例經過包裝,產生了更大的後座力,進而成就了一本虛實交錯,結合精神病學、犯罪心理、社會議題與療癒效果的小說。
閱讀其實是一種被無形中制約的行為,頁碼是暗示,從翻開封面,讀者通常已經習慣於從第一頁,一路讀到最後一頁。然而,《靈魂穿越手稿》卻挑戰了這樣的慣例,為一本書設計了兩種讀法,儘管內容相同,呈現的景緻卻完全改變,而讀者在非傳統順序的閱讀經驗中,彷彿也經歷了一場「靈魂穿越」。
《菊花如何夜行軍》,乍看之下有些浪漫氛圍的書名,背後卻是台灣農民在一九八〇年代,許多人散盡家財卻血本無歸的歷史。簡單來說,這是一本關於台灣農業發展、農民運動,及音樂的散文集,而在充滿鄉土情懷的文字背後,更蘊藏著作者鍾永豐對於自我、土地及全球化的種種反思。
真實是什麼?從經典的《楚門的世界》、《駭客任務》,到近年來多重宇宙概念的興起,類似的課題始終是各種作品想要探究、呈現的,而其背後更存在著恐怕是從人類出現就存在的命題:「人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次要介紹的《名為世界的地方》,也是奠基於同樣的概念,並且在科技的元素下,綻放出更多元的小說內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創辦人王根深原是緬甸華僑,15歲加入泰北光武部隊成為負責搜集泰北情資的情報員,在光武部隊的13年間看盡戰爭的殘酷,任務結束後來台落腳忠貞新村,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異域孤軍的故事,經過五六年的歷史資料搜集,終於在2022年三月成立「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Thumbnail
在湖南省坪陽鄉的「轉生村」裡,有多達110位居民自稱能清楚記得自己的前世,這些轉生記憶經前世家人核實後,被確認無誤。「集體潛意識」早期由卡爾·榮格提出,認為人類行為受過去經驗和文化傳統影響,並非源自個人的經歷,而是整體文化歷史的積澱。台灣的現代制度和發展是否受到特定朝代集體潛意識的影響?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五年前,我們在最困苦無助的時候,被國家拋棄了。」 這部電影改編自柏楊的同名戰爭小說,講述了泰北孤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後的命運。李彌將軍的第八軍原駐守在雲南,但在中共軍隊的追擊下,最終逃至緬甸。在緬甸,他們建立了中國的軍事指揮部,並屢次抵禦緬甸軍隊的攻擊。
Thumbnail
當時在泰北紅磐石村,缺乏資源狀態下,張雨牧師與妻子卓映雪一同創辦了「泰北新生命」這個環境,讓居住在此區域的人學會自行栽種植物,飼養牲畜而繁延,並開設學習中文語言中心,且貫徹用愛與關懷救贖了因毒而所困的人,只為了帶領他們朝向新的人生,給予他們從沒想過的二次人生。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創辦人王根深原是緬甸華僑,15歲加入泰北光武部隊成為負責搜集泰北情資的情報員,在光武部隊的13年間看盡戰爭的殘酷,任務結束後來台落腳忠貞新村,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異域孤軍的故事,經過五六年的歷史資料搜集,終於在2022年三月成立「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Thumbnail
在湖南省坪陽鄉的「轉生村」裡,有多達110位居民自稱能清楚記得自己的前世,這些轉生記憶經前世家人核實後,被確認無誤。「集體潛意識」早期由卡爾·榮格提出,認為人類行為受過去經驗和文化傳統影響,並非源自個人的經歷,而是整體文化歷史的積澱。台灣的現代制度和發展是否受到特定朝代集體潛意識的影響?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五年前,我們在最困苦無助的時候,被國家拋棄了。」 這部電影改編自柏楊的同名戰爭小說,講述了泰北孤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後的命運。李彌將軍的第八軍原駐守在雲南,但在中共軍隊的追擊下,最終逃至緬甸。在緬甸,他們建立了中國的軍事指揮部,並屢次抵禦緬甸軍隊的攻擊。
Thumbnail
當時在泰北紅磐石村,缺乏資源狀態下,張雨牧師與妻子卓映雪一同創辦了「泰北新生命」這個環境,讓居住在此區域的人學會自行栽種植物,飼養牲畜而繁延,並開設學習中文語言中心,且貫徹用愛與關懷救贖了因毒而所困的人,只為了帶領他們朝向新的人生,給予他們從沒想過的二次人生。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