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100個角色

你有哪些人生角色呢?
這個練習是在亭亘老師的社大課程裡體驗的,我們使用大小相同的紙片(名片卡)都可以,然後嘗試寫下自己擁有的所有身份與角色,或是個人經驗,因為我做過兩次,理所當然地可以感覺出相同與相異。兩次小組分享中,發現有些同學的角色很少(20個之內),也有洋洋灑灑逼近100個!
我寫下,與大多數人相同的部分,所謂社會普遍能接受的安全角色有
  • 女兒
  • 妻子
  • 媳婦
  • 孫女
  • 母親
  • 職場員工
  • 同事
  • 朋友
  • 志工(故事)媽媽
  • 家長
  • 五月天歌迷
  • 學生(繪本)
  • 在職專班新生
  • 姊姊
  • 姑姑、阿姨
  • 消費者
  • 國民
  • 住戶、鄰居
  • 陌生人
  • 乳癌病友
  • 重大傷病卡擁有者
  • 人工血管使用者
  • 財務講師
  • 財務教練
  • 行銷企劃者
  • 教育訓練工作者
  • 天蠍座
  • A型人
  • 苗栗人
  • 某國小 某國中 某高中 某大學
  • 鄉下人
  • 自己
  • 荒野協會成員
  • 生肖
  • 諮商室裡的客人
  • 沒有頭髮的光頭
  • 誠品會員(全聯、家樂福瘋狂延伸)
  • 運動的人
女兒很有能力畫出完全不同的烏龜
女兒很有能力畫出完全不同的烏龜
………………..以下開始是一些經驗
一個人看電影的人
喜歡曬太陽的人
沒有自信的人
國小曾被霸凌的人
小時候住在外公外婆家的人
校刊社的人
自詡文藝美少女的人
搭公車+火車通勤的人
會騎腳踏車的人
喜歡畫畫的人
喝綠拿鐵的人
做過5小時手術的人
左邊胸部是假的人
喜歡看展覽的人
開車駕駛/副駕擁有者
銀行顧客
不塑之客
不擅長跑步的人
自助旅行者
道路用路人
寫作者
台灣人
客家人
總共61個,已可比擬媽的多元宇宙,是屬於自己的多元宇宙,
我驚恐的發現第一件事:自己在哪裡?若身份(角色)非有意識的被看見,屬於此身份的的權利義務責任就變得十分透明淡薄。當然可以說自己由這些部分組成,但我更渴望追尋的是:自己到底是誰。
這個定義不由這些相對其他互動關係者而來,單純對著自身內在提問,而我目前尚未找到完整的答案。
底線標示是聽完小組同學分享後,意識到自己沒想到的以及很有感觸的角色,陌生人讓我很感動的是,同組同學分享自己曾被在雨天有陌生人為他撐傘,不禁思考,我是否也能成為他人記憶中美好的陌生人?
當日開車出門,經過斑馬線停等路人先行過程中,發現心情從原本的遵守交通規則,改變成Be a kind man, 當個行人今日遇見的友善陌生人吧!
身為一個陌生人,不因彼此沒有交集或連結而無感,主動為陌生的互動注入善意,我必須說感覺很好。
消費者與國民對我來說則是一組的,擁有這兩種身份對應其應有的能力,但很多時候都沒有掌握住它們,像是消費決策對產品、生產者的選擇,同時亦在形塑廠商與消費生態,這部分也提醒了自己。
其後在諮商室聊到這個練習,發現原來我的書寫背後藏著身份認同,有一些身份我在特定的時刻選擇丟棄,即便這身份從未離開我,依舊是我的一部分;有一些身份我很喜歡,我樂意展現在社群媒體、旁人的面前,但有一些我無法跟任何人分享,只有自己看得見。
這些都是我,比重濃淡組成生活的滋味,有些角色令人不悅,但比重卻過重;有些角色很重要,卻透明到幾乎找不到,我的下一個練習,將會是將自己比重調整略高,並適量縮減那些不喜歡
再一次提醒自己,人不可能一模一樣,但我們都在追尋相似中找到安全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