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身為國中國文老師,教學現場的國文課,不外乎就是背誦和考試,然後練習題目大量寫,以應付每個階段的升學考試。因此,大家對國文課的愛恨情仇,我想應該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
再加上近年來的「去文言文」議題,彷彿大家看不懂古文,就覺得那些經典文章沒有任何價值。甚至很多學生覺得,只要會聽說讀寫,那些上課的內容不僅生硬,而且在生活中又用不到,何必再花時間學習?況且國文考試又沒範圍,何必花時間準備,憑實力即可!
但是現在的考試趨勢,題目字數非常多,不僅國文科,其他科目也是如此,都會讓人誤以為在考閱讀。因此,學生只要看不懂題目,無法理解而造成答題困難,又會怪罪到,國文如果沒有學好,就會影響到其他科目。
這真的是一個很詭異的心態,明明就知道國文是打底的學科,是一門無法速成的學科,但是學生依然排斥國文。在上課之時的迷茫眼神,我可以知道,他們無法理解,讀這些文章,到底對他們有什麼幫助?
課本裡選的每一篇課文,時空背景都離現在好遠,尤其是古文,一個10幾歲的學生,怎麼能夠理解那些文人寫下那些作品的心情?而且那些文人也想像不到,自己的文章穿越時代,放在幾百年後的教學課本裡,然後被讀者嫌棄,只因為讀不懂這些經典的意義。
我讀著羊咩老師的這本⟪上一堂人生國文課⟫,我似乎漸漸地能夠理解,為什麼現在的教育強調「素養導向」。我們所學的內容,其實應該是要用來解決生活的問題,如果無法為自己所用,那學習者就會視之為無用。所以現在社會的「國文無用論」,就是因為這樣產生的吧!
因此,讓學生知道國文的價值,讓他們理解到學國文是有用的,要如何運用在生活中,才是最根本之道。而課本裡的文章,只是個傳遞價值的媒介,老師們如何使用文章,連結學生經驗,就很考驗老師的功力。
在這本⟪上一堂人生國文課⟫,我深深地佩服羊咩老師,她將影劇結合文學,穿越古今,課堂中穿插著學生熟悉的影視劇情,搭配著古人文章的字句,兩者有著同樣的經驗,同樣的心境。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可以理解,只要是人,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會發生相同的課題,而我們可以看古人如何化解,來因應未來自己也可能遇到的情形。
羊咩老師在書中提到:「國文課,是一堂『預習人生』的課程。」學生不是要當文學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念中文系,那些書中的國學知識,對他們來說也許生活中派不上用場,但是那些文章中的道理和智慧,卻有著無法抹滅的重要性。
還記得經典小說⟪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進大觀園⟩嗎?我們也許會把重點放在,這個賈府的富貴氣派,與劉姥姥的詼諧逗趣。
但在羊咩老師的國文課,這篇文章就是一門「職場應對的課程」,每一個人物的舉止行動,代表著他的位置,為了迎合上司(賈母),而必須「有計畫性的超前部署」,並且該有的禮節都不能少。也告訴學習者們,為何有些人在團體中特別吃香,那是因為他懂得這些規矩,不必眼紅他人,而是應該檢討自己!
還記得被貶謫的歐陽脩嗎?他的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夠有名了吧!在那篇⟨醉翁亭記⟩的課堂上,羊咩老師結合高中生的社團,以及2019年屏東燈會來跟學生解釋他們難以體會的「貶謫文學」。
位處偏遠的滁州、不被看好的社團、沒有雄厚資源的屏東,這三者看似你心中的「爛牌」,但是該如何將爛牌打成「好牌」,就是領導者的實力展現,而古文的文章中,有給你面對困境優雅站起的方法。
還記得⟪聊齋⟫那篇⟨勞山道士⟩中,那個夢想學道術,卻不願意吃苦的王生嗎?這個王生是不是很像現在的學習者?只想要速成的學習方法,卻不願意花時間與體力,從根本基礎下功夫,妄想走捷徑習得高分、取高位、得高薪,他們心中羨慕那些厲害的前輩,卻忘記日復一日自律地磨練,腳踏實地且謙卑地學習。
因此,羊咩老師借課文來告訴你,把那些你認為無聊、枯燥、乏味的本質學好,才是真正「求道」的真諦。
我翻著這本書,每一篇都讚嘆羊咩老師的創意,我都可以從她的這些文章,預想學生在她的課堂上是如何深受感動,進而從前人的經驗,解決人生的困難,習得人生課題的解方,甚至找到人生未來的方向。如果國文真的要考試,那我想,真正的考題,應該就是人生當中,你所遇到的每道關卡,而真正的解方,就是這些國文課文。
因此我認為,這本書並不是只有適合學生看,而是每一個人都很適合看,尤其是對國文學科有誤解的人們。羊咩老師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重新去審視這些課文的價值,結合人生課題,用作者的生命經驗,去影響學習者的生命經驗,來跟你證明,國文是很實用的一門學科,好好細讀,可以讀出你人生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