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成語的學習

亦珣最近的國語學習單或評量,成語的份量不輕,增強語文理解與寫作能力,熟習並背誦成語,應是基本的功夫。但珣由於讀書還不夠多,好些題目,幾乎全得借助翻查辭典或請教爸媽,因此有時覺得艱難、枯燥。雖然爸爸在指導珣時也曾把「管寧割蓆」誤說為「管仲割蓆」,出了個「糗」,但那只是一時「記錯」,珣當然不妨以「連爸爸都不會」,而「自我安慰」一番,但還是應該找出有趣的方法,讓自己樂於學習。
爸爸小學時,有一個階段非常喜歡背成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昔時賢文朗朗上口,最後更向爺爺書架上的唐詩宋詞進攻,記得最愛其中的李後主詞,背得滾瓜爛熟,五年級寒假去爺爺部隊過年,副旅長王爺爺中國古典文學的修養很好,有一天不知怎的突然要考考爸爸,點了幾首有名的後主詞,爸爸都倒背如流,使他大為讚賞,不用說,年幼的爸爸,自是得意非凡,更激發了文學的興趣。
回想起來,爸爸當年迷上成語,是由於從閱讀中發現樂趣並實際感到需要,三、四年級時,看了幾十百本專為兒童改編的注音版名人傳記、歷史演義、經典戲劇與小說,四年級更生吞活剝地讀足本西遊記,耽溺到被奶奶「逼」上床後,還把檯燈拿到棉被裡偷看,總共從頭到尾啃了四、五遍。久而久之,很多成語無師自通,不知不覺間印在腦海,一些比較困難的,也會想方設法弄明白,並希望知道更多,肚子裡有東西,要用時自然會跑出來。
所以要學好成語,爸爸建議珣還是得從閱讀下手。且看西遊記第二十五回中鎮元大仙的幾句話:「孫行者,真是一個好猴王!曾聞他大鬧天宮,佈地網天羅,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罷,卻怎麼綁些柳樹在此,冒名頂替,決莫饒他!趕去來!」這是爸爸信手摘抄的,珣仔細找找,裡面包含了那些成語或類成語?什麼意思?怎麼用?是不是自己也能造上幾句?經過這樣的咀嚼消化,才容易變成「營養」長成「肉」。
最後,爸爸要告訴珣,成語的學習,只是熟悉語言的一種手段、一個過程,真正的目的,是讓我們能夠更好的掌握語言去閱聽、思考,追求理性與深刻,從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與對事情的判斷力,並在必要時,能把意見或想法準確、優雅地表達出來。當然,這又是另一層面的問題,以後有機會再多談。
89.12.5 星期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