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6|閱讀時間 ‧ 約 15 分鐘

1張圖學會撰寫NOPQ:寫什麼?如何寫?

  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放榜後,接著就要撰寫NOPQ上傳了。什麼是NOPQ呢?其實跟以前的自傳很像,只是現在細分拆解成四個項目: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O學習歷程反思、P申請動機、Q讀書計畫。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如果還不知道怎麼下筆,這篇文章就給大家一些方向吧!我分成寫什麼(What,標題一~四)與如何寫(How,標題五),這兩個大方向進行說明,如果想節省時間,歡迎直接看最後一項總結(標題六)。

一、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一)重點說明
  N指的是高中三年下來,各種課業以外多元表現的統整與心得。1個系組只採計1件,所以如果申請3個系組就應該會有3份。
  格式上有所要求,必須要是PDF檔。另外,普通大學要求字數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檔案大小以5MB為限。科技大學,字數、圖片雖無規定,但檔案大小4MB為上限。
  另外,以去年參採項目項目來看,大學最喜歡自主學習、社團活動、特殊優良表現。因此,多元綜整心得,不妨以這三個面向進行開展、書寫,或者尋找自己持續性、長時間投入的比賽、活動,會更有說服力。

(二)寫作技巧
1.與科系相關
  多元表現主要以課外為主,雖然是課外表現與活動,但請務必與所申請的科系「相關」。
  例如申請廣電、藝術相關科系,可以說明自己持續在社群 (Facebook 、Youtube、Instagram) 上傳許多⾃製的影⾳、自學FINAL CUT PRO軟體,進行後製、編輯。看起來與學校課程不相關,但卻與欲申請的校系有密不可分的關連性。
  如果不知道如何確認與申請科系相關,請查閱簡章各校系提供的「審查資料準備指引」、「學習準備建議方向」。或者上官網看看系所介紹,了解系所專業、理念以及希望培養的能力。
2.主菜「具體事件」+調味料「感想」
  雖然叫做「心得」,但請不要只寫感想。而是以「成果」或「過程」為敘述方向,無論成功或失敗,應該都要聚焦書寫「學習到什麼」(例如解決困難的能力,或是積極的學習態度)。
  如果不知道可以學習到什麼能力,這裡提供幾項上位能力,讓你套用:分析力、統整力、領導力、溝通力、協調力、學習力、思辨力、研究力、表達力、創造力、解決力、執行力。
  例如:擔任校慶活動志工後,才了解到溝通協調能力的重要性,並且如何培養自己這一塊的能力。
筆者自製
筆者自製

二、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一)重點說明
  O指的是高中學習的反思。主要讓大學教授從中認識你,並快速知道三年來學習的過程、成長以及對於未來的安排。
  最害怕流水帳,從出生滿月,寫到高中畢業。你不是偉人,教授對你個人的歷史是沒興趣的。
  有些同學會寫家庭背景介紹,諸如養了幾隻馬爾濟斯、台灣獼猴、狒狒(可以養嗎?),除非你要應徵動物園保育員,否則意義不大。還有一些同學會開始介紹家族有多少人,個性如何如何之類的。你不是在創作《紅樓夢》,聚焦在自己就好,不需要寫四五百個人物,模糊焦點,亦磨掉教授的閱讀興致。當然,如果你爸是郭台銘或連戰,或是這個人對你抉擇校系影響很大,那麼不妨書寫進去。
  另外,也不要介紹自己的身高、體重、血型,教授不是來相親或挑媳婦、女婿。有的同學甚至連電話號碼或email都留給教授,記住!你不是來參加未婚聯誼交友活動的......。
  所以,應該將重點放在高中時所進行的活動。分析一下原因、意義、學習到什麼,以及與未來科系的連結
  不過,高中以前的活動、課程,並不是完全不能寫,若是與校系有關連,倒是可以放進學習歷程反思裡,展現對於申請校系的熱忱與機緣。

(二)寫作技巧
  針對不同需求的學生,可以有不同寫作方法:
1.時間法
  適合目標明確,檔案充足者(這種學生通常不多,但還是介紹一下...)。
  累積準備的學習檔案相當完整且對應申請校系的要求,那麼建議直接按照時間順序(高一、高二、高三),闡述從中學習的過程與反思。
  例如:申請日文系,就依序交代自己選修了哪些課程、閱讀了那些書籍、通過了哪些檢定等。
2.以小見大法
  適合檔案不多者。
  天下武功哪一門派最厲害?其實只要熟悉一門武功,努力練習到精熟,便可以一招半式打天下。
  因此,如果檔案不多,乾脆就以一個檔案(或者幾個)撐全場。沒錯,就是整份學習歷程反思都鎖定一項成果(如探究與實作)、活動(如社團、志工),大書特書,以小見大,說明這項成果、活動,對你就讀的科系有何幫助、影響。
  例如:申請政治系,就把自己曾經在探究與實作課程上完成的作業,鉅細靡遺敘說,讓該項作業完全涵攝政治系所需的能力、知識與態度。
3.能力態度法
  適合沒檔案或是跟申請科系符應程度較低
  這種標準高中爽玩三年(沒檔案),或是有做事但沒屁用(做了與校系無關的檔案)。要嘛太混,要嘛目標不明確,例如高一高二瘋狂參加科展,但最後高三想申請中文系。
  怎麼辦呢?其實還是有解決辦法!
  建議從「能力」「態度」下手。描述自己做了什麼事情(課程、課外活動),學習到什麼能力(諸如分析力、表達力等等,可以參看上面【ㄧ、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態度(如價值觀、特質等等),或是有哪些能力、態度需要加強,最後再回歸目標科系,以此證明自己是適合這個科系的人選。
  聰明的同學應該發現了,「活動(例如社團、志工等課外活動)」這一項不是應該放在我們說的「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嗎?沒有錯,確實應該如此。不過你檔案都不多了,難道要空白嗎?有資料總比沒資料好。況且O指的是學習歷程反思,學習歷程當然不僅侷限於課內的課程囉!
  例如:申請公共行政系,就條列自己的能力、態度,諸如領導力、協調力、熱忱服務的心,再依照這三點,分別說一個具體的故事與反思。
筆者自製

三、P就讀動機

(一)重點說明
  P指的是就讀動機。這項非常重要,是讓大學教授理解學生已經準備好,並且展現個人符合該科系的熱忱、知識、能力
  好的就讀動機,可以讓教授知道你有做功課,並且是經過仔細思考忖度後的結果,而非亂槍打鳥式的胡亂申請。
  因此,申請動機不是亂掰一通,而是要有條理、有內容的優質書寫,寫出亮點與記憶點,展現自己的獨到之處以及與眾不同,方可能從競爭激烈的大學申請中,拿到入學門票!

(二)寫作技巧
  最好的就讀動機,必須涵蓋「自身原因+想解決的問題+未來計畫」、「科系的獨特性」、「學校的特色」等三項的書寫,呈現自己的熱情與興趣。
1.自身原因+想解決的問題+未來計畫
  因為什麼個人因素(興趣、能力、講座、接觸過的課程、重要他人、家庭背景、社團活動等等),才想要申請進入這所科系。
  每年大學放榜後,常看到媒體記者採訪考上醫學系的學生,報導他們以醫學為目標的原因:「從小照顧我長大的爺爺罹患癌症死亡,所以立志當醫生」。這就是來自家庭、重要他人的影響。
  不過,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相同,總覺得這種說法一成不變、陳腔濫調,有一種「假假」的感覺。
  沒錯!只寫出「原因」,容易說服力不足,只有感性、主觀的想法,卻沒有客觀、理性的分析。
  所以,我們還要加上「想解決的問題」與「未來計畫」,展現思考的深度性。
  例如:「從小照顧我長大的爺爺罹患癌症死亡,所以立志當醫生」,可以變成:「從小照顧我長大的爺爺罹患癌症死亡(自身原因),肇因於偏鄉醫療資源的不足,若當年有相關的資源,或許就能及時醫治(想解決的問題),因此未來若有機會,我想成為一名偏鄉醫生(未來計畫)。」
  是否有感覺到具體多了,可信度連帶也提升了。
2.科系的獨特性
  撰寫就讀動機時,可以多上官網查閱資料,了解欲申請的科系特色、風格、師資專長、課程表為何。
  哪些課程吸引你想選擇該系?哪些教學資源可以使用?或是哪位教授特別吸引你?科系的未來出路?
  以上這些問題都可以思考一下,寫進申請動機裡。展現你對該科系的了解與獨特性,讓教授看見你的誠意(認真認識本系)。
  例如:你想就讀法律系,傳統法律系不外乎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等課程,但是你想申請的科系卻開設一門「教育法規」,獨步於台灣法學界,便可成為申請動機的亮點之一。
3.學校的特色
  學校的風評、特點、資源、讀書風氣、校園環境、校系排名等等,透過以上要點,展現非選本校系不可的決心。
  像是有些學校提供國內外雙學士學位,畢業後同時獲得兩所大學的畢業證書;有的是大學碩士五年一貫,花五年的時間,同時取得學士與碩士雙學位;有的提供產學合作、實習,甚至還幫忙媒合工作等等。
  另外,有的學校理工見長,有的文科為擅,有的商管傲視全球,有的醫藥獨領風騷。有些是綜合型大學,彼此可以互相跨域,例如中文系、外文系等傳統文科科系,可以結合校內理工資源,開發AI人工語言;有的社科系所,連結資訊、數理等背景,以大數據建構模型、擬定政策。
筆者自製

四、Q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一)重點說明
  Q即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簡稱為「讀書計畫」。撰寫讀書計畫目的,就是向大學教授證明自己擁有興趣、時間管理能力,以及未來明確的生涯發展方向
  進入該科系後,想要學習什麼課程?想要增強哪些能力?考取哪些檢定證照?參加哪些競賽?參與什麼活動?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等等。

(二)寫作技巧
1.課內課程(必修、選修)
  應該上網搜尋,申請的大學系所有什麼設備、師資、專長、資源,然後去做大學四年,甚至碩博士的規畫。
  務必要「具體」寫出修讀的領域、課程,讓教授明白自己確確實實有先做過功課,且方向明確。
  例如:打算要出國交換,則可以具體寫出當交換生的「條件限制」(如英文成績全班前10%),並針對這項條件去規畫自己的讀書計畫。
  另外,若能夠有跨領域的企圖,也是一大亮點。
  像是申請法律系,若能跨領域修習資訊、電子等理工課程,未來便可到科技公司服務,解決科技法律人才不足的問題。
2.生涯規劃(按時間短中長三階段)
  撰寫時,不妨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適時融入讀書計畫中。
(1)短期:錄取到開學日。想閱讀哪些基礎書籍?修讀哪些先修課程?科系需要哪些先備知識、能力、技術?
(2)中期:大學四年。修習哪些專業課程?哪些選修課程?是否雙主修?輔系?學分學程?要不要出國交換?還是要去業界實習?
(3)長期:畢業或就業。未來鎖定科系內的哪一個領域發展?國內還是國外進修?要從事公職還是進入業界?是否要考取證照?
3.課外課程(實習、打工、社團、活動等)
  這項很多學生會漏掉,以為只要寫好、寫滿申請系所的課程就好。殊不知大學不能只有死讀書,教授希望能看到自己不同面向的能力、興趣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所學終當回歸社會,例如就讀經濟系,卻沒有任何在職場打工賺錢的經驗,能與所學呼應嗎?
  欲就讀牙醫系的學生可以加入繪畫社團,培養自己的美感經驗,未來進行治療的同時,更能顧及病人對口腔美觀的要求。
  或者未來想從事教職的同學,是否能安排家教、補習班的打工,抑或參加偏鄉服務隊,不只能服務他人,更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相處。
筆者自製

五、NOPQ撰寫大原則

  NOPQ個別著重的重點雖然不同,但是寫作的大原則卻是相同的,只要把握住以下兩大原則,相信能以簡馭繁,順利產出NOPQ。

(一)內容
1相關
  這點是最重要的,不論寫了什麼,一定要跟自己申請的「科系」相關,否則多說無益,只是整篇的廢話。
  例如想要申請餐飲管理系,卻不斷說明自己的體育表現多突出,教授一定邊看邊滿頭黑人問號。
  當然,不是說體育表現與餐飲管理系完全不相關,所謂的「相關性」,其實是看自己怎麼掰的(不對!是怎麼寫的)。像我之前有個學生,想要申請餐飲管理系,但是他除了擔任籃球隊長外,一無所長。我告訴他別灰心,就拿「隊長」這件事,大書特書,說明自己「管理」球隊的能力。你看,這樣是不是跟「餐飲管理」的「管理」扯上邊了?最後他也如願以償進入該系就讀!
2.具體
  NOPQ撰寫不是喊喊口號的「死老梗(slogan)」。切勿使用過多的形容詞,這樣會讓你的資料讀起來太過抽象,必須利用名詞、數據、故事使之具體。
  例如與其說自己「很熱心」,不如清楚說明做了哪些熱心的事情,甚至直接貼一張「志工服務300小時證明書」,勝過千言萬語。與其說明自己想要「增強英文能力」,倒不如說要使用哪些網路資源、閱讀哪些書籍,以提升英文能力。這些都會讓教授覺得你言之有物,而非打高空。

(二)形式
1.小標
  千萬不要把NOPQ當作在寫作文,長篇大論、文分四段,這只會讓教授愈看愈不耐煩。
  所以就要像新聞或雜誌一樣,學會「下小標」。利用標題,濃縮段落的重點(關鍵字+數據)。例如強調英文能力,小標可以下:「多益成績800分」,一句話勝過一段廢話,立即抓住教授的眼球。
2.凸顯
  再好的內容,也需要適當的表現技巧,不需要高深難學的美編技能,只要2招,也能凸顯內容主題喔!
(1)關鍵字
  針對重點部分,可以畫底線粗黑體,抑或變換顏色(建議紅色),讓教授可以一眼掃到你的核心關鍵(有沒有發現自己對於:「畫底線」、「粗黑體」、「變換顏色」三項,特別熟悉呢?)。無論是變換字體或顏色,建議以兩種為限,否則可能會讓教授看得頭昏眼花,得不償失呀!
(2)圖表
  圖勝於表,表勝於圖。人是視覺動物,若能將內容轉化為圖表,不只方便閱讀,更容易記憶,讓人印象深刻。例如大家常用的sowt分析,你當然可以條列程s、o、w、t四點,但比不上變成一張圖表。
  另外,可以考慮用教授們熟悉的方式來展現內容,如申請商學院科系,與其單純論述自己的優缺點,不如利用「資產負債表」來呈現(資產欄位是優點,負債欄位是缺點),一定更加吸睛。
  以上就是NOPQ書寫的撰寫的技巧。

六、總結

(一)寫什麼
1.N:具體事件+感想
2.O:時間法or以小見大法or能力態度法
3.P:自身(原因+想解決的問題+未來計畫)+科系獨特+學校特色
4.Q:短中長程計畫(課內+課外)

(二)如何寫
1.內容:相關、具體
2.形式:小標、凸顯(關鍵字、圖表)
筆者自製
  沒做到這些不會怎麼樣,但是做了,一定會不一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教育界走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