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要退房(租)

回想退休後這十多年來,租房、退租,用手拎著簡單的行李搬家、搬回家,已經多次了。
想到我退休時,最有感慨(捨不得)的,除了失去了頭銜(雖然那頭銜沒什麼,總是一個頭銜,活在社會中的一種身分)之外,就是電腦和辦公桌了。電腦得自己打理,那事只要花錢、自己稍微用點心就好,失去了辦公室,沒有一個個人的地方可以「躲」,就很有關係了。家裏氣氛不好,加上我會時時去洗杯子、掃地等做不完的雜事,就每天背著電腦搭公車出來,待遍台大附近的咖啡館、餐廳、圖書館……寫東西、看書,有時候租(或跟親人借)個小房間,每天去「上班」,做事加休息。
2008年起在高雄開寫作班,我總趁著去上課時待一、二天,一開始住女兒家,後來她的貓稍大之後全屋子跑來跑去,活蹦亂跳,害我氣喘發作,改住旅館、民宿、日租房,到了第4年終於租了一間房,也想推一下花精和成長課程。
2012年台北工作室成立,撐到第2年,發現這樣2邊跑事情做不好,7月搬離左營,全部待在台北。過了2年,還是不耐煩每天待同一個地方,2015年7月起,在台南租房,我說每隔一、二週換個地方混,因為時間很多,搭巴士、火車(間雜區間車),不只省錢,兼在車上靜坐(強迫自己靜坐,什麼事都不能做)。
住了2年,又不耐煩了,這次想換宜蘭,順便在宜蘭社大開了課,作為和當地人們認識、交流的媒介。當想換住到宜蘭時,我想到的問題是,我要怎麼跟當地人們(尤其中年女人們)連結呢?想了很久,開課的想法從腦中迸出來,這是個好主意,以前開過寫作課,但人數不夠,沒開成,那時也想在當地租間房,每次可以多待幾天。
要離開一個地方時,心情會有起伏,這次更確認我那想做得「剛剛好」的意圖。決定好離開後,會在最後幾次去的時候,陸續將東西搬回去,不用的東西先搬,總想不要太早或太晚搬,太早搬走,如果要用的話會不方便;太晚的話,擔心退房那天如果東西太多的話搬不走,總要安排得「剛剛好」。
再來是時間,我不要付那500元的清潔費,因為我本來就將房間保持得很乾淨,離開前會再清理一遍。昨天先將牆壁乾擦一遍(發現樑上有蜘蛛網),落地玻璃門、大門擦好,浴室也洗好,今天收好東西,再將衣櫥、地板擦乾淨就好。我留了很多時間,我不喜歡匆匆忙忙,遺漏了東西或程序。
冰箱裏的東西也要算好剛好吃完,今早蒸了最後一個包子。打算10多開始打包、打掃,然後坐下來看書(電腦收起來了),約好房東1點時退房,朋友會開車來幫我載東西到高鐵站,也謝謝她當初借我電扇、枱燈、水桶等,讓我少了許多要處理的東西。
前些日子認識了一位朋友,他這幾年帶著一只皮箱到各地住,希臘、德國、北京、大理、台北等,一次住幾個月或一年,我很佩服過日子的東西可以那麼少,那皮箱裏還有電磁爐,他可是自己煮飯哩!
照片: 這是一樓, 有個小小的後院
這是一樓, 有個小小的後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