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在台灣已經是習以為常的日常,雖然是兩年一次不同層級的大選,但政治的攻防,從來沒有在選期之外減少聲量,使得台灣人的日常裡,不只追劇、看電影,經常還能看見一場又一場的「政治秀」的戲碼。
以「選舉」為主軸的《人選之人》,聚焦在參選人身後的那群造浪者,從大選前十個月開展的劇情,若不知道這是一部被虛構出來的影集,還真的會讓人覺得接下來的總統選戰已經起跑(事實上那浪其實已波濤洶湧)但也因為過於熱烈的被討論,讓人不經想「這該不會又是台灣作品在行銷上,總是說的嘴角全沫,但內容空洞不已」而有著「真的有那麼好看嗎?」的懷疑,也更像是看待政治人物的嘴角全沫的說著選後變成空頭支票的政見那般,只出一張嘴端出牛肉,但什麼都沒有被實踐!
相較起也是大慕影藝製作,林君陽導演、呂蒔媛編劇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直視精神疾病與廢死/死刑議題,《人選之人》用了不同的方式,將主議題包進了「大選」裡,起初你以為這就是在講選舉背後的故事,後來你發現它要說的是性別議題;起初你覺得它要表現的是選戰之中各種各樣骯髒的手段,後來你發現它抓準了所有浪尖上的聲量,突顯那些不能被單獨發聲的議題,用政治的迂迴不強迫你去接受,卻讓你跟著劇情節奏去思考它想說的事情。
教人不舒服的真實
如果你是稍微關心身邊社會議題或是選戰之中的那些口水(不是看熱鬧的那種,而是真的想知道台灣未來的那種),或是你本身對於這部影集想說的那些性別議題有所關注且希望能改變的觀眾,你可能會在收看的過程中感到壓迫而想中離;它不像那些被虛構出來的懸疑犯罪劇情,也沒有主要的犯罪者可以被找出來定罪,你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你也知道「怎麼發生的」,但你跟劇中人物一樣「無可奈何」,特別是在那句「以大局為重」的對白裡,它就像現實一樣,壓得人喘不過氣,也逃離不了那場局!
你需要像現實生活一樣,不管是哪一種議題,都得中離一下,免得那些國家主權、空汙環境、犯罪殺人、工安意外、居住正義、兒少虐待、跟騷性傾⋯⋯種種議題充斥在生活裡讓自己無法呼吸。《人選之人》也給人這種壓迫感,但不一樣的事是:你要把劇看完,你就得去思考、面對這些劇中人物面對的事情,尤其是被包在大選之中的性騷、性傾,以及看起來不明顯,但很直白的同志議題!
包藏在選戰中的性騷
看過政治秀的觀眾們都知道選舉是瞬息萬變的,很多人以為是誰的政策好、誰的牛肉多就可以勝選,但後來才發現選戰經常比的是「失誤與犯錯率」,誰能在選戰中盡量不出錯/不失言,就越有機會得到後來的勝利。
把亞靜的性騷擾事件和她與趙昌澤的過往放進這場選戰裡,那原來檯面上無趣的口水戰,在檯面下的風浪就更加精采,而將這兩起「看起來」是政治結構裡再尋常不過的事件,在劇裡搬上檯面,讓你不得不從政治秀中切換視角來思考這些在父權社會總是被加上「都是那些女權至上的人在靠夭」的現實。
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這些微小的細節,帶出每次討論性騷擾會有劇中那樣「以大局為重」的作法,並再以性愛影音為脅迫來完整那些「不說就沒事」的「息事寧人」來突顯整個社會經常性地讓被害者待在孤立無援的狀態,而沒有勇氣發聲與對抗。
不強調同志的正常
這是一部可以用作台灣創作同志故事很好的範本。台灣的同婚法已經在二◯一九年正式生效,但在那以後的同志故事創作,還是經常被關在「認同」或者「我這樣沒有不正常」的「找自己」之中。當我們都已經能將同志婚姻搬合法了,我們也需要更多的故事來告訴那些在櫃子裡的同志們:我
們一如往常的繼續生活,並且在法律上有一定的保障了!也被認可了。
像包在政治中的性騷事件一樣,必須有更多的作品去呈現「說出來是有用的」,好讓事件的當事者可以不要感到過分的被孤立,才能在憾事發生前,可以有轉寰的契機,也能透過創作一點一滴地打破既定印象並以不同的方式觀看「原來這些事不會只有那樣的方式思考」。
《人選之人》在同志議題上其實沒有做太多的處理,只有幾場戲提起了文方與里長在同志認同上的歧見之外,再沒有多加著墨,但卻以文方與朱儷雅的互動表現著如一般異性戀的平常,無須大聲急呼「這是正常的」、「請認同我們是正常的」,也算是台灣戲劇作品在同志這個議題很大的突破了!
不要過分的強調「正常」其實就是正常了。台灣的同志故事要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讓所有被視為「不正常」而感到自己「不應該存在」的人們都能繼續他們的故事!
政治就是垃圾
用BPL來帶出垃圾與環境議題,也同時帶出了政治裡充滿大量的垃圾事件。(果然是真實得讓人不舒服)
環境議題不意外的已經成了世界大選中重要的項目,特別是氣候暖化不斷造成災難,全世界都必須在節能減碳、新能源開發、環境永續⋯⋯議題上多加關注,而這些政策也多半是候選人的政見之一。若是拿垃圾來比喻選戰中的政治秀場上的骯髒事是再適合不過了。
但有意思的是「造浪者」這個副標,說好聽是浪後面的控場,但說難聽就是海面下無所不用其極準備蓄勢待發的興風作浪。一方面是講著造浪者的如何在選戰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一方面又呈現著那些我們在選戰的表向上看不見的垃圾!
從街頭走進組織
有經歷過太陽花學運的青年們,現在很多應該都年過三十了。那一段街頭歲月,也成了以選戰為背景的創作中,常常被拿出來延伸的心境轉變。早一點有
《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就是延伸
太陽花學運後的故事,
《四樓的天堂》則是悄悄地把抗議現場和運動傷害(社會運動傷害)包進了以推拿為主題的故事裡。
在太陽花學運後將滿十週年之間,台灣已經沒有太多大型的街頭抗議場面。太陽花世代與後來興起的自媒體世代,從個人、街頭走進真正的組織,應該都有著「轉大人」時需要被迫放棄或妥協,並像家競或文方一樣,認知到「政治就是一場秀」或者必須從「勿忘初衷」中去尋找除了「初衷」以外的自己是什麼?
《人選之人》沒有特別強調這個從街頭進到組織裡的陣痛及對它的失望與對遺失自己的失落。跟這部劇裡其他的議題一樣,都是以迂迴的方式,來說著所有的細節:你不用一定要想清楚所有的事情,你不用一定要多麼正確的選擇你所相信的事,但看完這部戲你一定會有其他不一樣的想法!
學韓國影視一定會變好嗎?
台灣的創作環境,好像經常性地會卡在「別人紅的東西我學起來就好」的狀態裡(或者是出資者就是認為「你就照抄就好」,我要的是「照抄」)但經常忽略自己的獨特性,還經常忽略了細節。
《人選之人》拍得很好,把台灣的大選拍得如此真實,把我們熟悉的日常情節都搬上了檯面,並突顯之中創作者想要表達的細節。誰說一定要拍那些懸疑血腥或是非得抽絲剝繭地尋找兇手才能吸引觀眾呢?誰說故事一定要多麼的創新且出奇不意才能吸睛呢?誰說韓國成功的案例一定要能照本宣科才有人看呢?
其實韓劇裡,有非常多動人的故事都是韓國的日常,而創作者非常留意那些日常細節,人與人的互動、人在社會結構底下所延伸出來的故事,有時不是加油添醋的變出精采的情節,而是專注地刻劃那些屬於韓國生活裡人物的表現。
台灣的日常何其多的故事,與其不擅長的一昧地仿照別人的故事(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如好好了解台灣社會中那些精采動人的故事,不要過於天馬行空的說些連自己都不相信也不感動的故事!
《人選之人》拍得甚好,雖其中真的過於真實到讓人停了一下,但看完則是大呼過癮!議題藏得很好也說得很漂亮,且利用了政治的迂迴,把什麼都說了,卻不說死且留了大量的時間給觀眾思考!
《人選之人》也是台劇裡少數小配角們沒有讓人出戲的(要學韓劇的強大,配角真的要加油,韓國的配角、臨演沒有一個不會演戲的。)從陳嘉玲變成方方正正的翁文方,謝盈萱真是棒極了;很少演出的賴佩霞,她的震怒與優雅,是美好的中年與老年的樣態!而很久不見的戴立忍,下次可以演一下其他類型的角色嗎?像黃健瑋的家競那樣!(這樣的角色戴立忍演過好幾回了。)
如果故事不需要太長的篇幅去呈現,其實短短的八集也就夠了!去蕪存菁把不必要的橋段、對話通通拿掉,讓故事緊湊一點,情緒集中一些,也就能緊抓觀眾的目光了!
P.S
依照許久前的慣例,有戴立忍在的作品都要說:我愛戴立忍XDDD。但《人選之人》我更愛賴佩霞,也愛同志身分的謝盈萱與鍾瑤!
《人選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2023
編劇:簡莉穎、厭世姬
導劇:林君陽
主演:謝盈萱、黃健瑋、王淨、戴立忍、陳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