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選舉 是甚麼決定了你的選擇?

2024/01/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台灣,每每接近選舉就會掀起一股政治熱潮,大家也打著民主的招牌實踐自己的公民意識去投票。但究竟是甚麼驅使與累積讓每個公民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

會想寫這篇是因為以個人的觀點,選舉是用民意進行選賢與能的過程,但是在目前資訊量龐大的社會上,甚麼是真甚麼是假幾乎沒有人說得準,這樣的話要支持甚麼樣的候選人大家又是用甚麼標準下決定呢?

政策政見的認同

一個足夠好的政見最好再加上可行的執行方式,可以讓選民評估合理性而選擇支持或不支持。但很多政見都只是畫大餅,或許是因為沒有實際執行而有些資訊不好評估、或許是沒有財源的評估。再者,再好的政見沒有執行也都是空談,但沒有任何的約束可以要求候選人必須兌現競選期間提出的政見,造成就算你認同一個不錯的政見也不能保證候選人上任時會真的執行,那政見還是一個評判的有效標的嗎?

政黨定位

政黨的創建會有一個中心思想,政黨的運作會有個策略與方向。有些人會因為政黨的方向讓自己圖利或是因為政黨的方向與自己價值觀認同而選擇。但同樣的道理,策略與方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調整、改變,如果一昧地以黨意為主的價值觀凌駕在一切之上,你如何確保黨意與民意都是維持再同樣的方向,當出現分歧時,又該如何制衡或協調呢?

為了選看起來會上的人

有的人為了讓自己的選票有意義而選擇聲望最高的人、有的人為了不讓某個候選人當選所以會選其餘候選人中聲望較高的。本質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樣的選擇完全失去了選賢與能的中心思想。此外,現在媒體非常的多,但各家媒體呈現的民調差異卻很大,而且正常情況下也不會提供完整的民調原始資料供民眾查驗,這樣的條件下民眾又如何確定自己的選擇就是目前聲望最高的?要如何確保看到的民調是實際反映現況的呢?

負面新聞相對少或嚴重程度相對低的候選人

選舉期間候選人之間總不免有各種的互相攻擊,攻擊內容有些具有具體證據、有些流於意識形態,加上正確、錯誤的資訊夾雜,民眾其實很難正確判斷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惡意的攻擊。被攻擊者有時候會正面回應、有時不會回應,這樣人民到底如何有效的識別真相呢?未來AI的發展越趨發達,後製的圖像、影像將更難被識破,我們又該如何確認那些負面新聞才是事實?

依照過去候選人說的話或做的事情

因為許多尚未發生的事情無法正確地進行判斷,因此有些人會選擇依照候選人過去的言行舉止做為評估未來當選的行為依據,這是個人也覺得比較有理可循的方式。不過,越是位高權重的位置越容易受到金錢的利誘、權力的腐化,如何有效確保一個候選人當選了仍可以莫忘初衷?

★ 針對上述的這些疑問大家的想法如何呢?還有其他選擇上的想法嗎?大家又是如何決定自己支持的對象呢?歡迎留言理性討論喔!

★ 最後,感謝你的閱讀,希望這樣資訊的分享也對閱讀的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個讚並訂閱我,你的支持會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下一篇文章見囉~


11會員
31內容數
家裡的寵物毛小孩"鼻鼻"總能為生活增添一些可愛,記錄日常的有趣時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