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豪小子的父母 才真不簡單!/ 培養成功的人格特質真的很重要

    豪小子的父母 才真不簡單!/

    這幾天的體育版新聞無不圍繞著華人之光林書豪,

    他在世界籃球殿堂NBA的傑出表現。

    身為台灣人,能夠看到子弟在海外有這樣的成就當然會讓我們覺得與有榮焉。

    但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背後的意義並不是那樣簡單的。

    在進入紐約尼克隊之前,林書豪曾被所有的NBA球隊都拒絕簽約,

    連坐板凳球員都在去年連續被兩支球隊踢走。

    更別提當初因為沒有一個NCAA的學校願意提供他獎學金就讀,

    以至於他不得不選擇進入那個並非以運動著名的長春藤名校,哈佛大學。

    在得到當前的榮耀之前,他所曾經過的這些彎曲挫折,

    卻正是我們一般台灣學生或父母所避之惟恐不及的。

    這樣的林書豪,似乎才是我們在「與有榮焉」時所應深思的一面。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是林書豪的父母,

    當時難道不會覺得讓這樣會念書的孩子去打球太可惜了嗎?

    那不是只有「不會讀書的孩子」才作的事嗎?不能進入籃球傳統名校不就表示一種挫敗嗎?

    後來能在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不就表示他應該走進華爾街才對嗎?

    若早知道要去NBA打球,那些高額的學費豈不就白白浪費了?

    又為何非要去挑戰那幾乎沒有亞洲人可以生存的地方,

    經歷這麼多失敗、冷落、與屈辱?如果走一般人的路,

    作爸媽可能還可以用關係拉你一把呢!這些話聽起來都很熟悉?

    只是並非發生在林書豪身上,而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身上,

    反應出許多台灣中產階級父母對子女生涯規劃的一種「強迫性焦慮」。

    嘴巴上說是為了子女好,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害怕」未來的「不確定」:

    所以我們很少在乎孩子的興趣,只想培養他們才藝;

    我們不鼓勵他們尋求人生的夢想,只想讓他們走在一條我們放心的道路:

    與別人一樣拼明星學校、選熱門科系與作別人羨慕的職業。

    這樣的想法雖是出自於父母親的「善意」,但卻根深蒂固於我們社會,

    成為台灣教育改革始終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這也是正是林書豪的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與我們最大的不同之處。

    在去年十月份,林書豪與其母親吳信信接受台灣好消息電視台的專訪,

    讓我們有機會更了解是甚麼樣的家庭教育幫助了林書豪經歷這一段尋求夢想、

    忍受挫折、然後逐夢踏實的過程。

    因為信仰的關係,林書豪的父母在孩子打籃球的這件事上學會放手,

    讓他追尋上帝在自己身上的特殊計畫。

    他們明智地注重品格培養而非最後的成果,使得林書豪不會在輸贏的壓力下患得患失,

    反而更能謙遜感恩地享受籃球的樂趣,發揮出更大的潛能。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並未有這樣的信仰思維,

    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林書豪與其家庭的例子,

    學習到如何幫助孩子及早尋得自己生命的價值,引導合適的道路,

    接納他們的跌倒與失敗,並繼續鼓勵他們完成自己的夢想。

    這可能會是一條與他人不一樣的路,無法馬上有清楚的結果可以期待,

    但我們卻可以與孩子一起經歷生命中真實的歡笑與淚水。〈以上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

                         培養成功的人格特質真的很重要-之兒子的五四三               文/園長 黃莉莉

    昨天看了電視專訪林書豪的經紀人,主持人問他,你怎麼知道他值得投資?

    他說:「我就是知道!」因為我看到他對與隊員的相處之間的種種特質,我就知道他值得投資!

    這些特質是什麼?在很多的報導中常會提到的就是....懂得分享、保持謙虛.....創造好的人際關係....

    要不要問自己,我要當怎樣的父母?

    我們當然不能從林書豪的受世人注目,而不管孩子的資質,也鼓勵他們學籃球打籃球。

    他之所以成功的人格特質,才是我們該記取,並努力培養孩子這些成功特質。

    畢竟行業雖有別,但做為一個成功的現代人,則具有共同的特質。

    首先是自信。信心是努力不懈的動力。現代孩子在驕生慣養的環境下成長,

    依賴性特強,所以自信心明顯不足。

    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做事的能力,並發展出他的自信,實在值得家長省思。

    其次是發現自己的興趣,並發展這興趣方面的特殊能力,

    唯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當機會來臨的時候,

    才可能把握住那個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成為耀眼的一顆星。

    所以現在看孩子讀書,不是叫他死抱書本,讀死書,而是要發現他的興趣,

    並引導他能長期關注自己的興趣,朝這個方向做不懈的努力,培養自己獨特或堅實的能力。

    再來是分享。也就是所謂保持謙虛。

    任何成就都是某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不是自己孤芳自賞的自傲,貪功攬功。

    在少子化的情況下,孩子不擅於與人合作,自我中心比較強,

    懂得把成就與人分享,保持謙虛以創造更好的人際關係,才能獲得更多的助力。

    這樣才可確保成功是可以持久的,不是曇花一現。

    因為在一個團隊中,如果恃才傲物,高高在上而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樣,

    誰會來幫助你?誰願和你合作?

    所以從小鼓勵孩子發展人際關係,願意讓自己成為團體中具有建設性的角色是很重要的。

    而不是鼓勵孩子從小就與同學惡性競爭,妒嫉同學的成就,這樣發展下的人格是不健全的。

    而要發展人際關係,從謙虛做起,然後與人合作;有了成果與人分享,在團體中奉獻自己的能力。

    小學階段,成績並不是絕對的重要,發展並培養孩子的人格特質才是重要的,

    因為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是從小從環境和與人的互動中,從各種活動中來養成的。

    一但成形,便是終身都帶得走的能力,奠定成功的特質。

    相反的,如果養成負向的人格特質,會是一生發展的絆腳石,這才是身為家長該特別注意的。

    這就是蒲公英在面對教育時,常常談到的大能力的培養。

    方案課程的運作中常常就必須團隊合作,可以溝通,也能包容,互相鼓勵,不放棄目標努力達成...

    家長要的是什麼,從最近的諸多事件中已經提供了許多的思考,

    你有沒有看到或有沒有接觸到這些訊息,倒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為什麼?

    如果您知道了,那麼你就有可能改變思維,該變了思維就會改變做法,

    改變做法...結果就有可能不一樣。什麼結果?

    或許是孩子的未來、或許是您們的親子關係,甚至是家庭氣氛;

    如果這些訊息您都不知道,那麼你就只能活在您舊有的思考邏輯裡,繼續要求孩子、孩子繼續補習、

    孩子永遠不會發現自己的興趣,家裡永遠只會聽到,好好讀書,快去補習的喊叫聲...

    試問,這樣很好嗎?這是您想要的嗎?

    然後...因為不知道而不懂,不懂還傻著要求,像是很懂?

    沒禮貌一點的,就可能令人髮指還不自知....這種家長就堪稱為恐龍家長!很可怕地!

    最近開烏克麗麗班,每天回到家仍繼續唱歌,洗完澡的輕鬆時間最重要的重點就是唱歌,不是讀書,

    以前是我伴奏,現在不是妹妹伴奏,就是哥哥伴奏,要不就是一人一把各唱各的!

    雖然很吵....但跳出來欣賞這一切,只能用一種好棒的感覺來形容!唱完歌...快樂的不得了就去睡覺!

    誰說國中生不會有快樂?

    我們家的國中生,最近在忙學校園遊會的事,很正經的詢問意見之後,自己想出了一些方案,

    原本想的都是水果切盤、氣泡汽水....他都說這些很遜啦!

    我們在討論之後決定了〝迷你幸福棉花糖〞,是有經過漂亮包裝的,也討論了價錢!

    但必須要有棉花糖機,我就問他,這意見別人會同意嗎?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意見啊?

    他就說是沒錯,所以我要寫成企劃書,別人看了就會懂!之後就花了整個晚上寫這一份企畫書。

    寫完後,就拿給我看,看了字體,是方正整齊的,有圖解,有主旨,

    有幾個命名、有方式、有完整的規劃...就還有個樣子,挺不錯的,可見...他有尊重這件事!

    就看了這份企畫書,我就說如果提案通過,我就買一台小棉花糖機協助你們園遊會。

    隔天回來後就說,媽媽通過了,你快訂!我說,你是不是又用那三寸不爛之舌死纏爛打....

    他說,我甚麼都沒說,大家看了企畫書,就同意了我的idea。

    我問他,別人也有寫嗎?他說沒有啊?只有我有寫!

    我心想也是,同學都忙補習吧,哪有人像你這麼閒?就這樣訂了一台棉花糖機!

    孩子的生活要怎麼過,其實仍取決於父母。或許父母會說,可是現在大環境就是這樣啊?

    同學都在補、小朋友都學寫字和注音符號中小班就開始.....?

    這不對的!大環境不是這樣了,是你不知道而已。眼光再放遠一點,現在不改變..將來一定後悔!

    三個傻瓜星期五即將播放,用很貴的錢買了公播板,邀請大家來看,

    就算只是能改變少少的人我都認為值得!把時間錯開吧!

    邀一邀大一起來蒲公英看大螢幕吧-『三個傻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