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高年級實習生》鼓勵中高齡就業不能只補助「價錢」而有更重要的「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5年的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由南希梅爾斯編劇、導演,勞勃狄尼洛和安海瑟薇領銜主演。講述一名年過八旬的老先生,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生活無虞,卻在妻子過世後,因為退休生活無所事事,起心動念決定重新回到職場,並與年輕的女性創業家碰撞出火花的故事。
過了八年後重看這部片,才發現這部電影不只是一部職人喜劇片,更重要的是電影看見了當代重要的社會問題,也就是人口老化導致的長照壓力和勞動力短缺雙重問題,並試圖透過電影提出一個可行的解方。
電影的主角Ben是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先生,妻子因故身亡,他獨自一人在退休之後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但這樣無所事事的日子過久了,反倒懷念起當年忙碌工作的生活。他曾經是一家公司的主管,負責生產電話簿,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他和電話簿就漸漸被時代給淘汰了。
有一天,Ben在家裡附近的雜貨店看見一張「徵求銀髮族擔任實習生」的傳單,雖然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卻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照著指示到網站上應徵,沒想到竟然真的中選。Ben提起塵封已久的手提皮箱,穿上皮鞋打上領帶,隔了幾十年重回職場上,這次他沒有要拚自己的事業,也無須再為生活經濟困擾,而是真正為了工作而工作,抱持著遲疑也期待的態度,重新檢視自我存在的價值。
其實Ben所面對的問題,也是當代高齡化社會上,許多年長者共同面對的問題:「不再被社會所需要」,他們逐漸成為一個家庭中,甚至社會上的負擔,老年人常常走到哪裡都惹人嫌,導致許多人經常自我否定,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在哪?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也愈來愈長,若只是維持著呼吸心跳,而無法讓人們感到「活著」的價值,那是毫無意義的。在高齡化社會已然來臨的現在,每個人都應該思考如何:「好好地老?」應該要老驥伏櫪,還是老而不退,或者說未老先衰、不再戀棧,這是社會上許多人都正在決擇的一道難題。
這幾年各國政府為了鼓勵中高齡人口持續留在職場上,提出了許多獎勵和補助,希望業者可以聘用中高齡的員工,但是這卻忽略一個關鍵問題,其實許多年長者並不真的缺錢,許多人賺了一輩子早已生活無虞,這些人需要的其實是一個生活的重心,因此投入資源去補助經濟誘因可能事倍功半,更需要的是改善社會大眾的觀念,不要覺得老了就要退休,讓就業市場更歡迎、需要這些長輩。
這部電影透過真實立體的人物設定、簡單的情節鋪成,導演讓觀眾看見了社會的問題,也試圖從虛構的電影去找到實際的答案。一位是事業有成的退休老人,熟稔人情世故,卻被家人與職場給遺棄,而一位是正要起飛的新女性,衝勁十足,卻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心力交瘁,職場不只對老年人不友善,對女性也很嚴苛。
安海瑟薇飾演的女主角Jules,是一位21世紀的新女性,她每天有開不完的會議與工作,手下掌管了兩百多位員工,面對無數消費者的問題與期待,雖然表面上她是個能幹而且令人稱羨的新女性,但回到家裡,面對她的丈夫與女兒,甚至面對自己的父母與家庭,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事業有成和女人義務兩者總是衝突,成了她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因素,也讓她身心疲勞。
由於不想要放棄事業,Jules被迫面對許多抉擇,如何兼顧上班族與母親的身分?如何體諒丈夫照顧孩子的辛勞和寂寞?又如何在商場上不要被其他男性輕蔑?除了武裝自己以外,她需要更多細膩的心思讓一切都在穩定的道路上,這部電影將當代職業婦女所面臨的問題非常真實的呈現出來。
編劇讓Ben成為Jules的高年級實習生,使時代的隔閡有了對話的可能,彼此學習對方能夠互補之處,也同時在對方身上看見自我的價值。Jules看似向一位長者學習,卻也帶給這位前輩許多意想不倒的收穫,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雖然現實世界不可能像虛構電影一樣順遂,有更多更真實而深層的問題,無法用輕描淡寫的劇情簡單帶過,不是每一位高齡人士都是業界的佼佼著,也並非每個新創公司的創辦人都會接受外界的指教,這個故事需要許多巧合來湊成,但我也相信這絕非不可能。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鹿刻Luke 了解最新動態!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10會員
115內容數
只不過是一頭愛看電影的鹿🦌 不是影評人,是電影導覽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鹿刻Luke 的其他內容
昨天金曲獎公布了今年的入圍名單,洪珮瑜以專輯《明室》入圍最佳華語專輯、最佳華語女歌手、最佳新人、年度歌曲等8項大獎。聽到「洪佩瑜」這個名字,我既熟悉又陌生,彷彿有在哪裡聽過,卻又想不起來我聽過什麼歌,後來我上網查了她的名字,才發現原來我在12年前聽過她的〈踮起腳尖愛〉。
今年是和平封院20週年,國片《疫起》取材和平封院事件,以院內醫護人員的侷限視角,帶領觀眾重回20年前,和平醫院緊急封院的那14天,才發現原來勇敢和恐懼,只有一線之差,正如電影海報上的標語:「恐懼會傳染,勇氣也是。」當外界把醫護人員塑造成「防疫英雄」時,別忘了他們也是人,會害怕、會疲勞、會病倒的人。
金穗影展在華山光點熱鬧登場,金穗獎是台灣影視人才的搖籃,李安、蔡明亮、魏德聖等名導都曾入圍過,今年更出現難得的雙料入圍,台南藝術大學的新銳導演薛若儀和黃聖鈞雙導演組,以〈百夜縫生〉入圍紀錄片組、〈After Life〉入圍實驗片組,兩部作品都以死亡為共同主題,紀錄下造墓師及大體修復師的職業點滴。
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特別舉辦《無法離開的人》特展,展期從即日起至7月2日,除VR放映,還邀請幕後劇組團隊、音樂家王榆鈞、木雕藝術家李佳泓和海筆子大樂隊,以及專研白色恐怖的林傳凱老師等人,共同打造出包含從史料研究、藝術發想過程到作品完成的全方位展覽,從歷史到藝術、從虛體到實體,是今年度必看的展覽。
《海洋奇緣》是迪士尼再次成功創造出一部非常好看的兒童電影,電影中的視覺藝術美麗而璀璨,可說是迪士尼近年來製作過最為優質的海洋場景,相信很多原本不認識南島語族的觀眾,會因為這部電影而「認識」這個原住民族的文化,即使這樣的「認識」未必正確,但電影確實讓文化的快速行銷、展演、傳遞的途徑。
小望是一個59800日圓的充氣娃娃,有一天她突然有了自己的意識,像是小女孩一樣探索著世界的千奇百怪,她被她的主人愛著,當主人知道她有心以後卻說:「那真是太麻煩了。」而她也愛上了另一個人。是枝裕和的《空氣人形》像是《雲端情人》加上《玩具總動員》,當人們深愛的物品有了靈魂,許多人類更顯得「沒有心」。
昨天金曲獎公布了今年的入圍名單,洪珮瑜以專輯《明室》入圍最佳華語專輯、最佳華語女歌手、最佳新人、年度歌曲等8項大獎。聽到「洪佩瑜」這個名字,我既熟悉又陌生,彷彿有在哪裡聽過,卻又想不起來我聽過什麼歌,後來我上網查了她的名字,才發現原來我在12年前聽過她的〈踮起腳尖愛〉。
今年是和平封院20週年,國片《疫起》取材和平封院事件,以院內醫護人員的侷限視角,帶領觀眾重回20年前,和平醫院緊急封院的那14天,才發現原來勇敢和恐懼,只有一線之差,正如電影海報上的標語:「恐懼會傳染,勇氣也是。」當外界把醫護人員塑造成「防疫英雄」時,別忘了他們也是人,會害怕、會疲勞、會病倒的人。
金穗影展在華山光點熱鬧登場,金穗獎是台灣影視人才的搖籃,李安、蔡明亮、魏德聖等名導都曾入圍過,今年更出現難得的雙料入圍,台南藝術大學的新銳導演薛若儀和黃聖鈞雙導演組,以〈百夜縫生〉入圍紀錄片組、〈After Life〉入圍實驗片組,兩部作品都以死亡為共同主題,紀錄下造墓師及大體修復師的職業點滴。
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特別舉辦《無法離開的人》特展,展期從即日起至7月2日,除VR放映,還邀請幕後劇組團隊、音樂家王榆鈞、木雕藝術家李佳泓和海筆子大樂隊,以及專研白色恐怖的林傳凱老師等人,共同打造出包含從史料研究、藝術發想過程到作品完成的全方位展覽,從歷史到藝術、從虛體到實體,是今年度必看的展覽。
《海洋奇緣》是迪士尼再次成功創造出一部非常好看的兒童電影,電影中的視覺藝術美麗而璀璨,可說是迪士尼近年來製作過最為優質的海洋場景,相信很多原本不認識南島語族的觀眾,會因為這部電影而「認識」這個原住民族的文化,即使這樣的「認識」未必正確,但電影確實讓文化的快速行銷、展演、傳遞的途徑。
小望是一個59800日圓的充氣娃娃,有一天她突然有了自己的意識,像是小女孩一樣探索著世界的千奇百怪,她被她的主人愛著,當主人知道她有心以後卻說:「那真是太麻煩了。」而她也愛上了另一個人。是枝裕和的《空氣人形》像是《雲端情人》加上《玩具總動員》,當人們深愛的物品有了靈魂,許多人類更顯得「沒有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點年紀的電影,但我是最近才看的,這是部好電影喔! 其實高齡化在全球都是趨勢,那怕是生育率依然很高的國家也一樣,因為現代人真的平均壽命延長很多,所以退休後的日子變得很長,長到你會「不想退修」。 但職場願意聘用老人嗎? 所以台灣前幾年有了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還有一堆包裹法規,就是為了推動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安可職涯這本書針對熟齡世代提供了針對性的職涯規劃、發展策略,並強調重塑職業觀念。此外,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工作轉換策略。這本書鼓勵讀者積極面對變化,並且擁抱在職涯中後期可能出現的新機會。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所定義的65歲稱為老年,正在變化中。這些被認為應該是退休在家裡含飴弄孫的人群,卻因為醫學的進步而有著健康的身體與外觀,再加上年輕時代的努力,讓這群人有著相當不錯的經濟能力,而且不需要子女的奉養。當這一個人群越來越多時,「重啟人生」或「第二曲線」就不斷的被提出討論,這是一個新的
有人.....領了年終後,要轉職或離職的嗎? 還是有人...在過年後,想要多做一份工作的嗎? 我這不是在招募,也不是在徵人,而是....又有感而發。 有位長輩,雖說是長輩,但卻是與我同一輪的年紀,他們一家人都很愛賺錢(我這個語法...好像有點不太對,有誰不愛錢的?)。 賺錢,每個人的理由都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點年紀的電影,但我是最近才看的,這是部好電影喔! 其實高齡化在全球都是趨勢,那怕是生育率依然很高的國家也一樣,因為現代人真的平均壽命延長很多,所以退休後的日子變得很長,長到你會「不想退修」。 但職場願意聘用老人嗎? 所以台灣前幾年有了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還有一堆包裹法規,就是為了推動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安可職涯這本書針對熟齡世代提供了針對性的職涯規劃、發展策略,並強調重塑職業觀念。此外,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工作轉換策略。這本書鼓勵讀者積極面對變化,並且擁抱在職涯中後期可能出現的新機會。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所定義的65歲稱為老年,正在變化中。這些被認為應該是退休在家裡含飴弄孫的人群,卻因為醫學的進步而有著健康的身體與外觀,再加上年輕時代的努力,讓這群人有著相當不錯的經濟能力,而且不需要子女的奉養。當這一個人群越來越多時,「重啟人生」或「第二曲線」就不斷的被提出討論,這是一個新的
有人.....領了年終後,要轉職或離職的嗎? 還是有人...在過年後,想要多做一份工作的嗎? 我這不是在招募,也不是在徵人,而是....又有感而發。 有位長輩,雖說是長輩,但卻是與我同一輪的年紀,他們一家人都很愛賺錢(我這個語法...好像有點不太對,有誰不愛錢的?)。 賺錢,每個人的理由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