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2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便溺汙穢,尤非所宜。」

有趣的倒還不是舊聞本身,而是舊聞如何連結至歷史,或者說歷史上「痰唾便溺」如何作為一種文明指標以及禁制標的。
有趣的倒還不是舊聞本身,而是舊聞如何連結至歷史,或者說歷史上「痰唾便溺」如何作為一種文明指標以及禁制標的。
輾轉注意到一張新莊區西盛里舊聞圖片。有趣的倒還不是舊聞本身,而是舊聞如何連結至歷史,或者說歷史上「痰唾便溺」如何作為一種文明指標以及禁制標的。
遠的不說,近代我想得到的例子有兩個。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成立於一八九八年。隔年頒布的《京師大學堂禁約》有一條特別指明:「戒咳唾便溺不擇地而施。屋宇地面皆宜潔淨,痰唾任意,最足生厭。廳堂齋舍多備痰盂。便溺汙穢,尤非所宜。是宜切記,違者記過。」
才女呂碧城於一九二六年起漫遊歐美,遊記提到紐約電車裡的告示嚴令「吐痰一口,罰五百金,或監禁一載,或罰鍰與禁錮並行,亦不許吐痰於窗外」。罰則這麼重,初讀時頗讓我意外。呂碧城說,「〔美國人〕好潔,遊者所應注意」。
呂碧城這本記遊的《鴻雪因緣》有意「兼為國人之嚮導」。但或許也正因如此,所以為了不讓國人貽笑國外,難免放大了「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先入之見。月有圓缺;外國固然「文明」,自也有隨經濟條件、階級差異而起的區域之別。再說,從影視和各方記敘來看,至少如今紐約地鐵的髒汙就打了才女的臉。
論罰則,台灣的告示應該是最重的,搖追逆了龍鱗的司馬遷所受之刑。所幸這只是聳人耳目以收警示之效。至於京師大學堂,以仕學館來說,由於學生是名符其實有官身的大老爺,更不可輕慢。傳聞,上體育課,教官喊的口令是:「大人向右轉」、「老爺開步走」。據北大教授陳平原說,「這些軼聞,全部查有實據」。同樣的「便溺汙穢,尤非所宜」,若仿照台灣的警示來處理,恐怕「中國最後的太監」就不只一位了。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