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0/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你對「回家」的期待,是什麼?

我們總是說,
「家」是我們可以最「做自己」的地方,
「家」是我們最可以包容我們「自己」的地方,
而「家」也是常常我們最直接表達情緒的地方,
一個可能我們使用「最毫無掩飾、最具殺傷力、最不拐彎抹角」言語的地方。
而今天的你,對「回家」的期待,是甚麼呢?
  • 等等回家,我最想要待在電視前,不斷地轉電視,因為我想放空,因為我好累。
  • 等等回家,我只要想到等等還要煮飯,我就煩,超級煩,因為今天工作好不順利。
  • 等等回家,我最想要回房間,因為爸媽每天吵架,而且他們好愛管我,煩死了!
還是?
  • 等等回家,我一定要把熱騰騰的菠蘿麵包給我老公吃,這真的太好吃了!
  • 等等回家,我一定要緊緊的抱著我兒子,告訴他「媽媽愛你」。
  • 等等回家,我一定要把今天聽到超級好笑的笑話告訴我女兒,我已經開始想像他的表情了。
  • 等等回家,一進門,我就要對我的家人大聲且開心的說「今天,你們好嗎?」
一位對自我情緒負責的成人,進入家門前,他懂得自我照顧,因為他知道「把工作壓力、外面鳥事通通拋出」,進入家門後,才能專注並盡情享受家庭生活。
也許今天孩子有一點不開心,但因為成人「是有能量的」,他能夠花十分鐘專注地陪伴孩子。
也許今天朋友打電話來抱怨,但因為成人「是有能量的」,他能夠分辨輕重緩急並適時劃出界線,回到他想享受的家庭生活。
也許今天伴侶情緒起伏過大,但因為成人「是有能量的」,他能夠區辨自己身體的負荷程度,
而不過度把他人的情緒加註在自己身上,並可告訴伴侶「我知道你今天心情不太好,而我今天的身體狀態,僅能給你一個擁抱,讓我抱抱你,好嗎?」
記得,完成一天的工作後,想想,你對「回家」的期待,是什麼?
而你「期待」你帶給你的家人「什麼?」
註:
今天,回家前,買了兒子最喜歡吃的烤地瓜,這是我今天「回家」想給予孩子的期待。
進門後,兒子那一句「歡迎回家」,更是我對「回家」的期待。
攝影師:RDNE Stock project: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5737832/
此篇文章同時發表於「屏東好好玩好好伴協會-2023年七月專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