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的安全感,從你叫他的方式就知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王小明~~~~~~~你為什麼還不寫功課,還在那邊看電視,每天都這樣,要媽媽一直說一直說。

想像一下,平常你最常使用什麼樣的口氣,呼喊你的孩子?而孩子的心情感受又會是如何?


是,媽媽叫我的名字口氣不太好,「是我什麼沒做好嗎?」

是,爸爸又開始說家裡的東西怎麼又壞掉,「是在懷疑我嗎?」

是,教養者高分貝的叫著孩子的名字,孩子緊張的不知所措/或是翻白眼?

或是,你常常使用聊天的方式「好奇孩子的生活」。

或是,你們常常一句話也不說的陪伴,只是做著彼此最愛活動,像是做手工藝,或是一起看影片。

或是,你彈著吉他,孩子唱著歌?


而你們家,是孩子可以放心訴說自己心情的地方嗎?

而你們家,大人叫小孩的方式,會讓孩子常常感受緊張嗎?


國中的芸芸說「每次我爸爸要回來的時候,我們就得很緊張,我們開始看看家裡環境亂不亂,想想看事情有沒有完成,而且爸爸回來時,就會希望我們都在家,如果有人不在,爸爸就會大聲罵」。
不惑之年的阿強說「其實我也想回家看看媽媽,但每次回家她就一直念,然後又要求我太太要做什麼,我夾在中間真的很煩」。
家庭主婦的小蓮說「每次我跟孩子有衝突的時候,都會威脅我,說他要離家出走,我真的很害怕」。
剛出社會的小文說「我出車禍都不敢說,因為我怕我爸媽會罵我,但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處理車禍的法律議題」。



家庭就像是孕育孩子的環境,我們其實最希望「當有一天孩子離開我們身邊,我們都能夠放心」;而這過程中,每當生命給予我們孩子一個難題時,親愛的照顧者,又是怎麼看待孩子生命的難題呢?


是,都這麼大了,還要我幫你處理問題?

是,都是你沒有好好聽我的話,才會落得這個下場?

還是,「生命的難題,其實我們也遇過,你感覺很不好受,我陪你」。


關係的覺察,請從「你叫他的方式」開始覺察。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81274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魚販心理師的沙龍
19會員
16內容數
本專題透過筆者訪談現代繼母真實的生活概況,並以十二條守則,端看繼母在社會角度的定位、夫妻關係、姻親關係、自身關係;並希望透過本專題,讓身為繼母的你,或是您身邊朋友正處於重組關係,提供多一份提醒與思索。
2023/10/05
在青澀的年紀,我們交往、我們相知、我們相惜、我們相戀。 你走進了我那幽暗的房間,幫我點燃一盞燭火;你總是知道我在那個沒人懂得世界裡,我有多努力。 因此,我也走進了你的世界,知道你多麼努力撐著生活中的不容易。 那段時間,真的很快樂,因為你總是在我哭泣時,幫我逝去臉龐的淚水,並陪伴我。 但,我終究邁向我
Thumbnail
2023/10/05
在青澀的年紀,我們交往、我們相知、我們相惜、我們相戀。 你走進了我那幽暗的房間,幫我點燃一盞燭火;你總是知道我在那個沒人懂得世界裡,我有多努力。 因此,我也走進了你的世界,知道你多麼努力撐著生活中的不容易。 那段時間,真的很快樂,因為你總是在我哭泣時,幫我逝去臉龐的淚水,並陪伴我。 但,我終究邁向我
Thumbnail
2023/05/23
我們總是說, 「家」是我們可以最「做自己」的地方, 「家」是我們最可以包容我們「自己」的地方, 而「家」也是常常我們最直接表達情緒的地方, 一個可能我們使用「最毫無掩飾、最具殺傷力、最不拐彎抹角」言語的地方。 而今天的你,對「回家」的期待,是甚麼呢? 等等回家,我最想要待在電視前,不斷地轉電視,因為
Thumbnail
2023/05/23
我們總是說, 「家」是我們可以最「做自己」的地方, 「家」是我們最可以包容我們「自己」的地方, 而「家」也是常常我們最直接表達情緒的地方, 一個可能我們使用「最毫無掩飾、最具殺傷力、最不拐彎抹角」言語的地方。 而今天的你,對「回家」的期待,是甚麼呢? 等等回家,我最想要待在電視前,不斷地轉電視,因為
Thumbnail
2023/05/06
一位年約40歲的媽媽說:「便當盒沒洗,我還要肯定他?這哪招?」 我們常常期待孩子透過「他律」就直接「自律」。 表示「用說一說的方式」(他律),孩子就會直接成為「打掃小幫手?勤奮努力用功的孩子?馬上戒斷網路的孩子?」(自律) 但,往往這些「他律」,都會成為孩子耳邊的「ㄈㄢˊ」。 因為孩子在經歷這些事件
Thumbnail
2023/05/06
一位年約40歲的媽媽說:「便當盒沒洗,我還要肯定他?這哪招?」 我們常常期待孩子透過「他律」就直接「自律」。 表示「用說一說的方式」(他律),孩子就會直接成為「打掃小幫手?勤奮努力用功的孩子?馬上戒斷網路的孩子?」(自律) 但,往往這些「他律」,都會成為孩子耳邊的「ㄈㄢˊ」。 因為孩子在經歷這些事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王小明~~~~~~~你為什麼還不寫功課,還在那邊看電視,每天都這樣,要媽媽一直說一直說。 想像一下,平常你最常使用什麼樣的口氣,呼喊你的孩子?而孩子的心情感受又會是如何? 是,媽媽叫我的名字口氣不太好,「是我什麼沒做好嗎?」 是,爸爸又開始說家裡的東西怎麼又壞掉,「是在懷疑我嗎?」 是,教養者高分貝
Thumbnail
王小明~~~~~~~你為什麼還不寫功課,還在那邊看電視,每天都這樣,要媽媽一直說一直說。 想像一下,平常你最常使用什麼樣的口氣,呼喊你的孩子?而孩子的心情感受又會是如何? 是,媽媽叫我的名字口氣不太好,「是我什麼沒做好嗎?」 是,爸爸又開始說家裡的東西怎麼又壞掉,「是在懷疑我嗎?」 是,教養者高分貝
Thumbnail
昨天早上去外婆家, 口袋一摸, 「啊~我手機忘記帶出門!」 「我幫你回家拿~」媽媽說。 「不用~我用電腦一樣作業。」 「我可以幫你拿了送去公司….」 「真的不用啦~~~」 「不然請妳先生幫你送去公司....」 媽媽滔滔不絕,我感覺有一股煩躁升起。 我想起過去, 我也常常追著孩子問:「功課寫了沒?作業
Thumbnail
昨天早上去外婆家, 口袋一摸, 「啊~我手機忘記帶出門!」 「我幫你回家拿~」媽媽說。 「不用~我用電腦一樣作業。」 「我可以幫你拿了送去公司….」 「真的不用啦~~~」 「不然請妳先生幫你送去公司....」 媽媽滔滔不絕,我感覺有一股煩躁升起。 我想起過去, 我也常常追著孩子問:「功課寫了沒?作業
Thumbnail
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養孩子的第一順位。 而孩子願意聽,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不容忽視的前提
Thumbnail
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養孩子的第一順位。 而孩子願意聽,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不容忽視的前提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事實上,我只感受到她在唱衰我。」對於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實在心有戚戚焉。每次聽到總會在心裡想:「你明明在關心他,但聽起來就像在詛咒、唱衰你的孩子呀!」在此列舉小小靈感,期望大家讓愛真正的被表達出來,不再只是斥責與責備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事實上,我只感受到她在唱衰我。」對於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實在心有戚戚焉。每次聽到總會在心裡想:「你明明在關心他,但聽起來就像在詛咒、唱衰你的孩子呀!」在此列舉小小靈感,期望大家讓愛真正的被表達出來,不再只是斥責與責備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還沒搞清楚自己的時候,就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世界,很可能就會有委屈。 遇到孩子有狀況時,媽媽總說:「他國小就這樣啦!我也沒辦法!他又很會說謊,打也沒在怕,怎麼處罰都ㄧ樣給我擺爛呀!」 「我也很煩呀!一項作業,就算我盯著他一整天,ㄧ樣可以給我摸到寫不完!我也無可奈何呀!」 「是什麼通知單?他沒拿給我⋯唉
Thumbnail
還沒搞清楚自己的時候,就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世界,很可能就會有委屈。 遇到孩子有狀況時,媽媽總說:「他國小就這樣啦!我也沒辦法!他又很會說謊,打也沒在怕,怎麼處罰都ㄧ樣給我擺爛呀!」 「我也很煩呀!一項作業,就算我盯著他一整天,ㄧ樣可以給我摸到寫不完!我也無可奈何呀!」 「是什麼通知單?他沒拿給我⋯唉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