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跟愛是兩碼子事°
在我第一冊書中我有提到毒性關係,那樣的關係總是會帶給我們很多痛苦,但是痛苦的同時又感覺愛好像是存在的。不僅僅是毒性關係會面臨到這種狀況,很多親密關係都會有這樣的情況,這也包括家人、朋友跟一切的人際關係。我們在感受到痛苦的同時,又拿一些對方愛我們的表現來安慰自己,所以總是在矛盾的情緒中反覆的折磨與痛苦。而會有矛盾的感覺就是因為我們不去接受跟正視我們在關係中體驗到的痛苦,而是我們一直希望著感情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感覺,一但有了負面或是不舒服的感覺我們就會想要說服自己事實不是這樣,我們會拼命的去轉換自己的感覺,但是因為不舒服跟痛苦已成事實,我們不斷的逃避只會讓我們自己覺得更加痛苦罷了。常常會有人說:「他這樣做讓我感覺真的很差,但是......」我們總是會加上一個”但是“,而不是單純的說出對方不好的行為。例如有些人會說:「他這樣做我真的會覺得他不喜歡跟不在意我,但是他上次......」跟「我覺得他可能是因為在意我才會這樣攻擊我,可能是我哪裡的態度不好傷害到他了。」或者「我知道他講話很難聽、這些行為也很差勁,但是我覺得他只是口是心非,因為他有一些細節讓我覺得他還是在意我跟喜歡我的。」跟「雖然上次真的讓我很受傷,但是他有過來跟我道歉,最近也對我好很多了,我想他還是在意我的。」這些話看似沒什麼,其實都有淺台詞,一個是痛苦跟愛好像變成了同一回事,另外一個是我們都不願意接受“痛苦”跟愛情帶來的讓人難受的情緒,我們只想要美好,所以我們有時候也會自欺欺人去編織一個美麗的愛情童話不願從中醒過來。
我們首先得先從痛苦等於愛的情節醒過來,我們並不是在演悲情男女主角或是在詮釋瓊瑤小說,並不是每段愛情都要是虐戀才代表那是真實的,不是愛情永遠都要有很多戲劇化的東西才是愛,愛有很多種形式。而我們會一直把痛苦跟愛劃上等號的原因可能有來自於我們從小的經歷跟背景,但是如果一直探索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痛,這可能真的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真正的療癒,不過我們若是能意識到我們淺意識確實一直在追逐著我們小時候習慣的親密關係的模式,這有助益於我們去療癒,但同時我們也可以先探索當下的我們。我們為什麼會把痛苦跟愛劃上等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上面所說的,我們有時覺得愛情要轟轟烈烈有時我們又無法接受愛情會有不好的一面。很多人都在進入婚姻後才發現原來白馬王子跟白雪公主不復存在。當我們在期待愛情跟進入關係時,我們總是會有美好的幻想,但因為這些美好的幻想讓我們有了很多過高的期待,我們期待有個人可以給我們依靠跟我們一起規劃未來,或者是能跟我們有甜甜的戀愛。我們也會把這些期待加到關係的另個人身上,這時候我們注意力都會是我們有沒有被滿足到,對方有沒有跟我們想要的人如出一徹,不管是期望然後失望幾回,我們還是無法完全看到最關鍵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