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不是我的家-1 (起源)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先來聊聊為什麼會有寫這系列文章的念頭好了,這句話最早是從一個20年老友W口中得知,她小我三歲,和家人住在新北市自家獨棟透天,原本從小到大都生活得融洽,直到適婚年齡時,除了被她的大姐催婚外,大哥大嫂也急急忙忙地想將她推離這個家,當初她感嘆地跟我提到:「我的家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時,我還不太懂,每天在家悠然自得過得自由自在。
曾幾何時直到這幾年開始,這句話「我的家不是我的家」居然也可以印證出現在我家。
從2016年起,厭倦了每天上班下班的奔波生活,開始踏上WFH的職涯生活,"自由接案SOHO族"成了個人新的代名詞,於是老是被大人說天天都往外跑的我,成了大人眼中天天宅在家的啃老族。大人只要看到孩子在家,不論她在做什麼都會被認為是無業遊民。
家中父母親都把重望寄託在很有成就的弟弟身上,做老姐的也多少有沾光的感覺。對爸媽而言他們的養老計劃都在弟弟身上,因此所有生活大小事一切以弟弟夫妻倆為主,盡量買他們愛吃的,晚上再煮他們愛吃的,就在WFH前幾年,晚餐除了家人吃的份量外,還有弟弟夫婦倆的便當菜,常常就在我要挾菜時,不斷地被爸媽提醒: 「這些是你弟要帶便當的,妳再挾了就不夠了!」因為從小到大家裡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被差別對待不是第一天才這樣。
當下心情仍然有點錯愕,於是找了20年老友W聊到此事,她表示這種情形她在家早就有所領悟了,她比我早就感受那句「我的家不是我的家」的心情。除了勸我有能力就盡早搬出來,她也在提到這句話時表示憤憤不平,明明是自己生長的地方,為什麼時間一到就要被人趕出家裡? 多麼羨慕那些爸媽疼女兒,連婚後都可以隨時回家住的那種家庭,就像我國中同學H。想不到我卻是到了近幾年才體悟到這句話的道理。
於是乎,這幾年不停地就會在家裡上演因這句話延伸出來的狗血肥皂劇,時不時就會來一齣戲說台灣、台灣民間故事的橋段。家中重男輕女的戲碼不勝枚舉,以後有機會再聊吧!
第一篇除了想聊聊最近對這句話「我的家不是我的家」的感觸與它的起源外,也想分享一下近幾年在家當SOHO及家人眼光的甘苦談。
打從離開待了三年的大醫院牙科工作後,就一度嚮往辦公室工作,自以為可以當個每天看著穿著美美通勤服的上班族,於是努力加強學歷後想擠進好一點的辦公室上班。誰知道沒多久就開始嚮往自由的工作生活,直到我看了一本「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一書,開啟了我SOHO族的生活目標。
書中作者提到他離開編輯後,經過客戶的提攜和引介,得到不少案源的機會,每個月都有不錯穩定的收入,而且他所求不高,作者也說他都可以了,不求高薪的話基本上都有4萬以上收入,這更加堅定我想成為SOHO的想法。
只是沒預料的是,這幾年在家工作卻越來越有種這不是我的家的想法,很奇妙的體悟,卻是讓人覺得有點心酸的感觸。(待續)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34內容數
安小娜的人生脫口秀... Anna's Talking Show for Life 即將分享人生百態、社會觀察與發現、職場甘苦、親情愛情與友情… 敬請期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小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不能單純好好戀愛就好?」 「為什麼一旦有了對象就要被催進度?」女子內心不斷反覆地嚷著。 世俗的眼光和周遭的聲音總讓人覺得礙眼且吵雜,為什麼不能好好欣賞別人談好戀愛就好,偏偏要伸手捏一把抽一下進度,讓當事人覺得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小A生長在一個男女權不平衡的家庭環境,身為長女的她小時候就被教育成一位要懂得照顧別人,獨立自我的個體,她也認為自身就該做出這麼多的奉獻與犧牲。 在成長到出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小A漸漸覺得自己的人格特質被教育得有點扭曲,什麼到別人家吃飯就要主動幫忙洗碗之類的,姐姐就該讓弟弟,女生就該怎樣怎樣做才是「乖」
「結婚是女人的宿命呀,如果眼前這個人對妳不會太差就好了,妳要懂得認命...」 雖說不知道是出自哪個沙文主義心態的人,但可以理解的是這個「認命」這件事真的實在是讓身為女人的我難以認同!  兩人有心交往走下去,彼此互相陪伴一起開心出遊,到處見山遊水恣意樂活的難道不好嗎? 為什麼女人就要被所謂傳統的宿命論
從小到大,不論是大人、師長都會教導我們要有一份「同理心」,想做什麼事、想說什麼話之前最好要先替對方著想,看著最近的疫情越來越嚴重,這份「同理心」也越來越重要! 雖然很多人都積極地在家裡做好防疫政策,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地在家宅著,就算還是得要外出都還是會做好保護彼此的戴口罩運動,隨時擁有這份同理心,也
「我先玩一下下唷! 玩一局就好…」 大樹每次在約會時,總是很會利用時間來玩一局手遊,這次又是趁著電影開場前的一段時間玩了起來,硬是把身邊的女友放生在一旁。 其實這種情形發生在交往初期還滿多次的,一開始女友對這位男生不熟悉想說應該沒關係吧?! 久而久之,一股莫名的空虛油然而生,「到底是我重要還是手遊重
每年的11月11日(光棍節)一直被認為是商人製造出來的商業節日(實際上也是),但其實這天在韓國是跟另一半告白或表示愛意的可愛且重要節日。這一天最早是從高中女生在這一天互送好友直直的巧克力棒,並希望身材可以跟巧克力棒一樣纖細苗條演變而來的。 於是有聰明的人看中這股商機,決定好好利用把11/11光棍節
「為什麼不能單純好好戀愛就好?」 「為什麼一旦有了對象就要被催進度?」女子內心不斷反覆地嚷著。 世俗的眼光和周遭的聲音總讓人覺得礙眼且吵雜,為什麼不能好好欣賞別人談好戀愛就好,偏偏要伸手捏一把抽一下進度,讓當事人覺得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小A生長在一個男女權不平衡的家庭環境,身為長女的她小時候就被教育成一位要懂得照顧別人,獨立自我的個體,她也認為自身就該做出這麼多的奉獻與犧牲。 在成長到出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小A漸漸覺得自己的人格特質被教育得有點扭曲,什麼到別人家吃飯就要主動幫忙洗碗之類的,姐姐就該讓弟弟,女生就該怎樣怎樣做才是「乖」
「結婚是女人的宿命呀,如果眼前這個人對妳不會太差就好了,妳要懂得認命...」 雖說不知道是出自哪個沙文主義心態的人,但可以理解的是這個「認命」這件事真的實在是讓身為女人的我難以認同!  兩人有心交往走下去,彼此互相陪伴一起開心出遊,到處見山遊水恣意樂活的難道不好嗎? 為什麼女人就要被所謂傳統的宿命論
從小到大,不論是大人、師長都會教導我們要有一份「同理心」,想做什麼事、想說什麼話之前最好要先替對方著想,看著最近的疫情越來越嚴重,這份「同理心」也越來越重要! 雖然很多人都積極地在家裡做好防疫政策,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地在家宅著,就算還是得要外出都還是會做好保護彼此的戴口罩運動,隨時擁有這份同理心,也
「我先玩一下下唷! 玩一局就好…」 大樹每次在約會時,總是很會利用時間來玩一局手遊,這次又是趁著電影開場前的一段時間玩了起來,硬是把身邊的女友放生在一旁。 其實這種情形發生在交往初期還滿多次的,一開始女友對這位男生不熟悉想說應該沒關係吧?! 久而久之,一股莫名的空虛油然而生,「到底是我重要還是手遊重
每年的11月11日(光棍節)一直被認為是商人製造出來的商業節日(實際上也是),但其實這天在韓國是跟另一半告白或表示愛意的可愛且重要節日。這一天最早是從高中女生在這一天互送好友直直的巧克力棒,並希望身材可以跟巧克力棒一樣纖細苗條演變而來的。 於是有聰明的人看中這股商機,決定好好利用把11/11光棍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尋找生活的舒適區 在這個時代,我們常常被告誡要走出舒適區,去迎接挑戰,探索未知。然而,對於剛步入社會的人來說,住在家裡或許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家裡的每個角落都蘊藏著我們的記憶,這些記憶在無形中給予我們力量和安全感。在家裡,你不必面對高昂的房租,不必
2014年跟先生小孩從公婆的房子搬到隔壁巷子的公寓,對於新生活很期待,終於不用四個人擠一間房。搬家之後才發現,之前一直誤會自己,以為能工作賺錢,曾經獨立租屋在外生活,已經結婚生養小孩,就是一個大人。終究,一個人的生活跟負責一家人的日常運作,還是有極大的差異,38歲高齡才開始覺得要獨當一面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早些年前一直在計畫著要脫離原生家庭負累的我,在前年終於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從前在家的我是個大小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多麼令人羨慕的日子啊!很多人都認為我一定是瘋了,好日子不過,要搬出去過苦日子。其實這是我孝順父母的方式,也是讓他們活的長一點的方法,重點我可以擁有多一點自己的生活。 剛搬出來
Thumbnail
我有一個阿姨,從我有印象以來,我們家和她們家就住在附近,小時候我們家買房子跟她家住在隔壁棟,後來搬到另一條路上我們又跟她住在樓上樓下,我問我媽為什麼要住這麼近,我媽說這樣姐妹可以互相照應,畢竟我媽小時候,姐姐都很照顧她,現在離鄉背井出外工作,住附近外婆來也方便。後來我出社會後,阿姨有段時間住香港,就
老實說從家裡搬出來住這件事我在兩年前就在想了甚至是跟家人提過,因為想知道家人的想法以及對家人尊重於是我向家人提出我想搬出去住的想法可是他們並不同意覺得花費太多了然後就被爆念一頓了!可是這並沒有打消我想要搬出來的念頭後來二姐回來了他提出要一起合租的想法於是我利用了這個機會終於搬出來了。 一開始我蠻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尋找生活的舒適區 在這個時代,我們常常被告誡要走出舒適區,去迎接挑戰,探索未知。然而,對於剛步入社會的人來說,住在家裡或許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家裡的每個角落都蘊藏著我們的記憶,這些記憶在無形中給予我們力量和安全感。在家裡,你不必面對高昂的房租,不必
2014年跟先生小孩從公婆的房子搬到隔壁巷子的公寓,對於新生活很期待,終於不用四個人擠一間房。搬家之後才發現,之前一直誤會自己,以為能工作賺錢,曾經獨立租屋在外生活,已經結婚生養小孩,就是一個大人。終究,一個人的生活跟負責一家人的日常運作,還是有極大的差異,38歲高齡才開始覺得要獨當一面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早些年前一直在計畫著要脫離原生家庭負累的我,在前年終於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從前在家的我是個大小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多麼令人羨慕的日子啊!很多人都認為我一定是瘋了,好日子不過,要搬出去過苦日子。其實這是我孝順父母的方式,也是讓他們活的長一點的方法,重點我可以擁有多一點自己的生活。 剛搬出來
Thumbnail
我有一個阿姨,從我有印象以來,我們家和她們家就住在附近,小時候我們家買房子跟她家住在隔壁棟,後來搬到另一條路上我們又跟她住在樓上樓下,我問我媽為什麼要住這麼近,我媽說這樣姐妹可以互相照應,畢竟我媽小時候,姐姐都很照顧她,現在離鄉背井出外工作,住附近外婆來也方便。後來我出社會後,阿姨有段時間住香港,就
老實說從家裡搬出來住這件事我在兩年前就在想了甚至是跟家人提過,因為想知道家人的想法以及對家人尊重於是我向家人提出我想搬出去住的想法可是他們並不同意覺得花費太多了然後就被爆念一頓了!可是這並沒有打消我想要搬出來的念頭後來二姐回來了他提出要一起合租的想法於是我利用了這個機會終於搬出來了。 一開始我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