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研究生散步日記

    自己是個喜歡提前做計畫、但實際卻又不喜歡僅照著計畫走的人,很矛盾對吧~其實我也不太能夠理解這種想法,我只知道,原來這就是自己的模樣啊!
    這週是期末週,轉眼間,研究生生活就邁入第二年的尾聲了。恩...別問我要畢業了沒,我自己也沒把握再多一學期是否就能完成論文。面對需要考慮的事,我總是傾向跟從發自心底的靈感,因此必須花費很多時間釐清思路與等待靈感,加上捉摸不定的個性及日日千絲萬縷的想法,把所有事情都複雜的纏繞在一塊。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愈來愈覺得自己似乎不太適合這種固定或呆板的研究生活。可是怎麼辦呢?都已經半隻腳踏入、臨陣脫逃似乎又對自己的人生不太負責任,畢竟投注的兩年青春可是一去不復返。只能以既來之、則安之的老派說法,暫時安撫自己不時躁動的心。
    我喜歡讓自己感到舒適、自在的生活,也喜歡能讓生活充滿愉悅、快樂的自己。我知道,對我來說這是不變的事實,也是我努力過日子、甚至是活著的目的。
    喜歡有趣事物的我,在就讀研究所之前,就已斬釘截鐵的決定、要將心中嚮往的理想投射在研究論文的題目中(事實上,也只有好玩且真正有興趣的內容、才能讓我有辦法堅持住枯燥乏味的研究生活吧!),而如今也確實達成此研究初衷。但是呢,過多的理想投射和崇尚追求完美的性格,讓我既使走在夢想的路上、卻也經常身陷泥淖之中,真是令人又愛又恨啊。
    今天早上在最喜歡的文學課程中,詢問教授文學研究的價值與重要性,言外之意,其實更想表達研究與生活的關聯,涵蓋個人主觀意識的內容究竟適不適合做成研究?適合的話,那其研究意義和目的是什麼、又應該怎麼去談論和描述;而若是不適合的話,為什麼在日常生活裡雖然普通但卻很重要的的問題意識,經常性的被學術研究所忽略?教授一時間也回答不出來,真是個羅生門啊(嘆氣)。
    無論在投入一件新事物或認識一個新朋友時,我好像總會習慣性的直探價值意義的核心。事情要找到做的理由和目的、朋友要感受到之間真誠與互相的心意,否則,再怎麼樣也融化不了心中動也不動的冰山,也不會有跨出心門的動力。
    這篇文章其實也沒什麼重點,只是想抒發一下存在心中許久的感受,我想,進入研究所的這些日子,最大的收穫呢,就是認識更深層次的自己了吧。因為疫情、因為獨居,擁有更多與獨處的時光,似乎也漸漸習慣一個人待著、甚至愛上這種感到舒暢的自由。因此,既使有課,我的身體也會不自覺的避開膚淺表面的社交互動:因為,我只想要對一切真實的事物保有感知。所以,大多時候我都是獨自行動,一人吃飯、一人讀書、一人追劇、一人逛街、一人看海、一人漫步街頭、一人去外地旅遊,一個人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雖然,偶爾冷不防會害怕被別人覺得是邊緣的異類,或看到別人熱鬧的氛圍而心生一絲絲羨慕之情,但我又確定自己肯定待不久、也很快就受不了這種歡騰、吵雜的環境,相較之下,我絕對更喜歡屬於自己的安靜、舒適的小角落,在那裡我可以看電影到淚流滿面,也可以在浴室大聲高歌(希望沒打擾到隔壁鄰居哈哈),當然還可以伴隨音樂和雜誌,靜靜享受假日美好、悠閒的早晨時光。聽起來多棒呀。
    最後我想告訴自己,妳很好、真的很好,絕對不要膽怯展示自己的鋒芒、也不要害怕與別人不一樣,相信自己、也盡情的做自己吧!生活既使充斥著紛擾,仍然要記得停下來仔細聆聽內心真實的聲音。雖然生活意義仍然是個持續探索的謎,但千萬不要否定生命的美好、生活的快樂,這是無庸置疑、千真萬確的,無論是自己或身邊摯愛的人們,這些人生的美好都是操之在己。盡全力去闖,相信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人生不論境遇為何,都跟隨心志、縱情當下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