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別人的不同」並克制「糾正」別人的慾望,是一種自律,也是一種能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選擇性注意」是指我們的注意力有限,所以只會留意自己想留意的,或對自己有利的那部分。而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就是對的,然後不由自主的想要糾正別人,是「好為人師」的表現。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23章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每個人都願意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的了不起,顯得比別人強,從而獲得自己的虛榮與滿足。而好為人師,喜歡教育別人,指導別人,在自覺與不自覺之中已經包含了我比你強的自以為是。
叔本華說的:「在和別人交談時,要克制去糾正別人的衝動,儘管我們這樣做出於好心。」


心理越成熟的人,越懂得尊重每個人的差異,因為他們知道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改變別人不僅很難,而且容易傷害到別人。

一段關係裡,最難得可貴的就是理解和被理解。堅持自己的喜好,不影響他人;尊重別人的價值觀,不破壞別人的興致,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也是成年人社交的基本禮儀。

基督教今日報說:「糾正」本身沒有問題,但
1. 未經他人許可主動糾正對方,俗稱「雞婆」或是「多事」。
2. 即使無需對方同意,用權力糾正的行為,通常變為「定罪」。
3. 雖然動機純正,目的也是管教,這種糾正最後往往淪為「嚴格」與「壓力」。
4. 跟對方不熟的情況下,善意的糾正也很容易被誤解為「輕視」甚至「嘲笑」。
5. 當我們糾正的同時帶著強烈的情緒,那就是「發洩」甚至是「投射」。

當我們糾正他人的時候,我們通常覺得自己是對的,糾正的目的是為了對方好,不希望他一直錯下去,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或是「自己比較厲害」;遺憾的是,這通常就是糾正的下場。

嚴格來說,只有在對方同意或是「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糾正才有意義。克制去糾正別人的慾望,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聖經特別提醒「用愛心說誠實話」,這絕對是藝術。
就算是自己小孩或是另一半,甚至員工下屬,只要涉及「糾正」最好還是謹慎一點,說話之前先想想,這樣的說法有沒有意義,對方可以接收到完整訊號嗎?還是會模糊了焦點,給人不舒服的感受?

所以,我們要的是「正確」還是「溝通」,是「理解」還是「對錯」,這足以影響往後各種人際間的相處。練習好好說話、只看優點,多稱讚少糾正,對於任何關係都會很有幫助的。

#只看得到別人的缺點
#看不到別人的優點
#等於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
#看不到自己的優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相同的命格卻有不一樣的人生,差別在於「選擇」。 想要人生有所不同,想要不被表現迷惑,並做出更好的選擇 歡迎找我預約:|八字|答案桌遊|奇門遁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忍耐或逞強都會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因為那不是原本的自己,而是演出一個「裝腔作勢的自己」。 當「裝腔作勢的自己」受到別人認可時,我們就必須時常扮演這樣的角色,一直戴著面具過生活扮演著別人認可的人,心裡就會覺得苦悶。 解決的方法有很多種,只要有心想要解決,就一定能找到方法,只看自己願不願意那樣做而已。
為什麼離婚後男性再婚的機率比女性大?因為女生一次就怕了。當你知道所有家事跟帶小孩責任都是你要扛,然後還要面對婆家的指責與要求,那不如自己過還能保有自我。 有人說:男生需要有人幫忙照顧他,女生通常是照顧者,所以離婚男女,男生再婚機率高是這個原因,而女生比較不願意再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想再婚只是換照
當我們講「寬恕」就是把自己放到一個驕傲與傲慢的位置去看事情,那樣就無法看清事情的原貌。其實,根本沒有人需要被我們寬恕,我們需要的只是原諒自己。 是誰把自己逼到角落? 是誰讓自己處於那樣的狀態? 是誰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是誰沒替自己說話? 是誰要自己去討好? 是誰讓自己去尋求別人的認同? 是誰
「功德」跟福德有差別,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功講的是功夫,必須自己有真實修學的功夫所獲得的叫功德,你持戒,從持戒得定,那個戒就叫做功德。 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直接按字面上的意思,有兩種可能解釋:一是不帶任何目的去佈施;一是不拘泥於布施的形式。 而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
修行有正行和助行,通常以持戒修定為正行,布施是助行。 ●「財佈施」 那個財不是錢財(外財),釋迦牟尼佛一文錢都沒有。那個財是什麼?內財,就是身體。要用這個身體,要用體力、要用精神、要用時間、要用智慧,這都是他的財,這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功德大。 義工是屬於內財布施。用你的心,心力,用你的智
我們不是因為要當好人才出生的 我們也不是因為要迎合別人才出生的 如果我們太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就會想要做好、做到完美,反而把自己逼到一個壓力的臨界點而不自知。 我們要走的是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別人怎麼看我們的路,所以「證明」給別人看是不需要的,反而會讓路走偏;我們只需要堅持自己的意願走下去,無論結
忍耐或逞強都會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因為那不是原本的自己,而是演出一個「裝腔作勢的自己」。 當「裝腔作勢的自己」受到別人認可時,我們就必須時常扮演這樣的角色,一直戴著面具過生活扮演著別人認可的人,心裡就會覺得苦悶。 解決的方法有很多種,只要有心想要解決,就一定能找到方法,只看自己願不願意那樣做而已。
為什麼離婚後男性再婚的機率比女性大?因為女生一次就怕了。當你知道所有家事跟帶小孩責任都是你要扛,然後還要面對婆家的指責與要求,那不如自己過還能保有自我。 有人說:男生需要有人幫忙照顧他,女生通常是照顧者,所以離婚男女,男生再婚機率高是這個原因,而女生比較不願意再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想再婚只是換照
當我們講「寬恕」就是把自己放到一個驕傲與傲慢的位置去看事情,那樣就無法看清事情的原貌。其實,根本沒有人需要被我們寬恕,我們需要的只是原諒自己。 是誰把自己逼到角落? 是誰讓自己處於那樣的狀態? 是誰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是誰沒替自己說話? 是誰要自己去討好? 是誰讓自己去尋求別人的認同? 是誰
「功德」跟福德有差別,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功講的是功夫,必須自己有真實修學的功夫所獲得的叫功德,你持戒,從持戒得定,那個戒就叫做功德。 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直接按字面上的意思,有兩種可能解釋:一是不帶任何目的去佈施;一是不拘泥於布施的形式。 而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
修行有正行和助行,通常以持戒修定為正行,布施是助行。 ●「財佈施」 那個財不是錢財(外財),釋迦牟尼佛一文錢都沒有。那個財是什麼?內財,就是身體。要用這個身體,要用體力、要用精神、要用時間、要用智慧,這都是他的財,這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功德大。 義工是屬於內財布施。用你的心,心力,用你的智
我們不是因為要當好人才出生的 我們也不是因為要迎合別人才出生的 如果我們太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就會想要做好、做到完美,反而把自己逼到一個壓力的臨界點而不自知。 我們要走的是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別人怎麼看我們的路,所以「證明」給別人看是不需要的,反而會讓路走偏;我們只需要堅持自己的意願走下去,無論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總是有一些人,喜歡不斷糾正別人的錯誤?這樣的行為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讓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想要糾正別人呢? 最近,我在閱讀一封電子報時,看到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標題——「糾正別人的人都有病」。這句話一開始讓我感到震驚,因為它直截了當地挑戰了我們的社會習慣...
Thumbnail
我們內心對於任何事都有一套自評標準,因此當他人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時,會覺得:「你這樣做不對,應該要…」,但這句話暗藏的其實是:我比較厲害,你比較差的優越感。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建立健康的界線,才能真實的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並透過練習接納自己去更深入的自我,透過認識自己去理解生命的差異以及和諧之道。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因為對自己嚴格要求高標準,覺得事情做好是應該的,比起讚美自己更喜歡找到缺點改進,要求自己沒有不對,甚至可因此獲得很好結果,只是很容易把這嚴格標準,也投射在別人身上。 會覺得對方怎麼做不到這點小事,這想法是把自己當主角,自我出發的對話,雙方當然不會感到愉悅。 學會不將自己的標準與價值觀,強加於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總是有一些人,喜歡不斷糾正別人的錯誤?這樣的行為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讓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想要糾正別人呢? 最近,我在閱讀一封電子報時,看到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標題——「糾正別人的人都有病」。這句話一開始讓我感到震驚,因為它直截了當地挑戰了我們的社會習慣...
Thumbnail
我們內心對於任何事都有一套自評標準,因此當他人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時,會覺得:「你這樣做不對,應該要…」,但這句話暗藏的其實是:我比較厲害,你比較差的優越感。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建立健康的界線,才能真實的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並透過練習接納自己去更深入的自我,透過認識自己去理解生命的差異以及和諧之道。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因為對自己嚴格要求高標準,覺得事情做好是應該的,比起讚美自己更喜歡找到缺點改進,要求自己沒有不對,甚至可因此獲得很好結果,只是很容易把這嚴格標準,也投射在別人身上。 會覺得對方怎麼做不到這點小事,這想法是把自己當主角,自我出發的對話,雙方當然不會感到愉悅。 學會不將自己的標準與價值觀,強加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