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0|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美人魚還是美人魚?從布希亞擬像論看《小美人魚》發展史

1989年迪士尼公司製作了《小美人魚》動畫,改編自丹麥作家安徒生同名童話故事。2023年迪士尼公司上映了《小美人魚》真人版,改編自1989年的同名動畫電影。迪士尼公司在多次改編原著《小美人魚》的過程中,離安徒生筆下的想像越來越遠。人們對海底世界的印象已從真實感受,到安徒生筆下的故事,再轉變成迪士尼製作的動畫、樂園與真人電影。

布希亞與擬像四階段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是後現代的大理論家之一(雖然本人不喜歡這種說法),研究成果主要在消費社會、符號交換和擬像理論等面向,而本文即聚焦在後者。透過布希亞的擬像理論,觀察《小美人魚》的擬像轉折過程,迪士尼公司如何操作深化擬像。
布希亞在消費社會和符號交換論的基礎上,進而發展出擬像理論。在布希亞早期作品《物體系》和《消費社會》中,消費社會的符號符碼交換,不只是消費實物本體,而是消費了潛藏的符碼,換言之符碼控制了消費。傳統社會的物與物交換,不存在著符號與符碼交換。到了當代社會,物與時間或金錢的交換取代之,成為了持續的符號交換過程。到了擬像理論,布希亞以擬像(simulations)解釋當代社會,真實如何被擬仿物取代,並以迪士尼樂園為例說明。迪士尼樂園一定程度上再現了近代美國社會城鎮,以及歐洲鄉間的傳統文化,然此擬像過程是被挑選的結果,先後建構了動畫和遊樂園,取代真實之物的歐美城鎮和鄉間,成為了真實與想像的混合。此挑選截取的過程,使人們再也無法也不願意認識到真實,而是將其視為真實,陷入了超真實(hyperreal),比真實還要真實的擬像迪士尼。
布希亞提到接替的四個階段:
1. 它是對深層真實的反應。
2. 它遮掩和改變深層真實。
3. 它遮掩了深層真實的缺場。
4. 它與任何真實皆無關,它是純粹自身的擬像。
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
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

第一次擬像:安徒生下筆的那刻起

《小美人魚》在此理論下具有格外意義。追本溯源,安徒生下筆《小美人魚》的那一瞬間,就已經為早期丹麥社會的傳說文化進行了第一次擬像,也就是對某種基本真實的反應。19世紀的丹麥兒童在閱讀時,理解北歐人魚文化的方式並不是來自船員們的口耳相傳,也不是親自到海上見證海洋生物,而是以安徒生的《小美人魚》理解。安徒生筆下的故事當然具有基督教、生死學和童話故事等意涵所在,然不可否認的是依舊侷限了兒童對真實的想像。翻譯本出現後更拓展到丹麥以外的地區,然在迪士尼公司進行改編前,似乎僅限於文字傳播。

再擬像:動畫與遊樂園結合了!

1989年迪士尼公司推出的動畫版,奠基在安徒生的文字基礎,既是丹麥與北歐海上傳說的第二次擬像,也是安徒生《小美人魚》文字的第一次擬像,為第一次與第二次擬像同時出現。在製作動畫片的過程中,製作圖隊是直接考察丹麥當地文化,還是以安徒生作品的藍本製作並不得而知。對觀眾而言,《小美人魚》動畫版將其文字具象化,我們在觀看動畫時,正如同親臨海洋世界。然此動畫的海洋世界明顯與真實世界不同,動畫呈現了被製作擬像出來的世界,而擬仿物反噬了人對於真實的認知。加上遊樂園進一步將其實體化,基於動畫片的虛擬擬仿物與實體擬仿物融合,第三階段擬像開始進行,逐漸使真實消失。人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場景,在遊樂園中可以被觀察、觸碰和經驗,既不真實也不虛偽,此經驗也烙印於人心,成為了新的真實之物,迪士尼是所有糾纏於擬像秩序的完美模型。(Ibid, p. 8.)迪士尼將動畫電影與實體遊樂園結合,創造的超真實擬像物已距離丹麥本地的民間信仰越來越遠,卻成為了多數人心中的真實。

「真的人」與「假的海」

2023年上映的《小美人魚》真人版更是讓人摸不著頭緒。迪士尼官方宣稱此版本是由安徒生童話故事和1989年動畫版改編,然無論是劇情、人物和製作上都更不易判斷本質。劇情上幾乎已不見安徒生筆下的惆悵成人感,人物方面更參雜了選角和演技上的問題。以真人搭配CG動畫製作,相較於1989年版本創造了一個完全虛假的海底世界,真人版將「真的人」與「假的海」結合,創造了全新的擬像物。觀眾更難以判斷片中世界的真實與否,再次落入迪士尼公司創造的擬像中,進入了第四階段擬仿物取代了真實。至此,迪士尼將1989年動畫、實體遊樂園和真人版電影三者結合多重擬像,觀眾已無法判斷真偽,離安徒生和丹麥越來越遠。迪士尼公司試圖在現實世界建立一個想像中的大海,而此模擬的純潔美麗大海卻與現實不符,是一個貼近於真實卻又是被創造的擬仿物,一個徹底取代真實的擬仿物。
此外,《小美人魚》真人版的背景設定也令人困惑。北歐地區從來不存在著熱帶國家的地景面貌和產物。宮殿同時出現了歐洲貴族的服飾風格和熱帶地區獨有的佈置習慣,彷彿迪士尼正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扭曲混合,達成某一程度的文化大和解。這種故意或無意的文化錯置,對長時間沈浸於迪士尼文化的觀眾們深具影響力,試圖製造出一種文化疊加的擬仿物,不只掩蓋了真實,也創造了一和真實沒有關連的純粹擬仿物。
《小美人魚》真人版是迪士尼在動畫版和遊樂園上的再進化。動畫版創造了完全虛假的世界,遊樂園從動畫中具體化,迪士尼擬像的第一次成功。真人版將動畫與真人結合,人浸泡在綠幕之海,再由團隊擬像出「真正的假海」,使觀眾更加混淆於誰真誰假。回到布希亞提出擬像理論的脈絡,消費社會和符號交換在迪士尼也隨處可見。多數觀賞電影的動機已不是單純認識丹麥民間文化,而是消費迪士尼所建構的符號,符碼就是定義自己的方式,藉由消費迪士尼來界定自己,幻想沈浸於擬像世界中。布希亞對擬仿物的批判根本上可以回到馬克思的理論基礎,迪士尼的所作所為當然是為了賺錢,第一次擬像製作動畫與創造遊樂園的動機,尚可算是誤打誤撞擬仿成功。而真人版電影,則是迪士尼公司在意識到前兩次擬仿成功的經驗後,深化了此擬仿的方法。早年被迪士尼公司第一次擬像誤打誤撞陷入擬仿物的的觀眾們,在三十多年後的今日,再一次被擬像混淆,也可以透過此真人版拓展未被美人魚擬像洗禮的年輕觀眾。如果從此脈絡來看,近年迪士尼不斷推出「真人版」電影,就是在鞏固早期建構且有效的擬像,缺乏新的動畫電影,則代表已經不需再積極建構新擬像了。

日本的《小美人魚》

在遙遠的亞洲,2008年日本吉卜力公司宮崎駿,也製作了另一部以安徒生《小美人魚》改編的動畫電影《崖上的波妞》。此動畫僅以安徒生原著為藍本,多數內容是由宮崎駿自行發想,與迪士尼動畫版毫無關係。相較於迪士尼兩版本,宮崎駿版並沒有扭曲安徒生和使觀眾誤解之意,而是創造了全新的故事,與迪士尼脈絡的擬像完全不同,是另一種擬像過程。且直到2022年吉卜力樂園開幕,吉卜力公司操作的擬像結合才開始發酵,動畫電影與實體樂園相結合。吉卜力公司從未製作動畫電影續集或真人版,舞台劇和有聲書也幾乎只在日本國內發行,擬像擴展速度和規模緩慢。論及電影規模、數量、推行和時間皆無法堪比迪士尼,也許這就是吉卜力公司始終不願經營樂園的原因之一吧。

結論

《小美人魚》真人版除了深化與擴展控制社會的擬像,迪士尼也在製作過程面臨了許多爭議議題,然這些皆未阻止票房成功。即便上映前影評界對此的兩極端聲浪,票房依舊相當賣座。這些爭議並未間接阻止迪士尼的再擬像,反而在某一些支持者中更加深化了。對大多數的觀眾來說,已無法藉由觀看動畫版與真人版憶起安徒生原著,更無法對北歐文化產生興趣。正所謂「以假亂真」,迪士尼公司徹底創造了新的海洋形象,真假融合後的就是假,假取代了真為真。原始的真實面貌被三度剝奪改造,剩下的就是迪士尼的擬像,真實與擬像混合,又或者真實已經不在了,只剩下純粹的擬仿物呢。
參考資料:
Jean Baudrillard,2018,《物體系》,林志明譯,台北:麥田出版社。
Jean Baudrillard,2001,《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Baudrillard, Jean, 1995.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Ann Arbor ,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本文同時刊載於哲學新媒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