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因為做專題的緣故,加上後期到了國際科展,開始變得非常忙碌。但,到了大學我才知道,高中只有讀書、專題的日子,其實只是小 case ,何況高中的我,在班上成績平平無奇,其實算不上很會管理時間的人。
上了大學之後,生活遠比高中更忙碌,一邊是數位學伴計畫,一邊又是志工服務和家教的教學,還有 SLEK 的事物,以及自媒體的經營,同時還要兼顧課業,還有為了未來鋪墊的實驗室旁聽,以及演講邀約
想過不一樣的生活,先對自己有不一樣的自我認同。
我在大一上學期拿到書卷獎,大一一年擔任過 4 場講座的講師,也獲得數位學伴負責老師們的肯定,在 SLEK 也成為活動總監......等,對我來說都是過去無法想像的事情。
關於時間管理
講到時間管理,你會想到什麼呢?可能很多人腦海浮現的是艾森豪矩陣,分成緊急和重要兩個軸,切成四個象限的那個。
時間管理,就是自我管理。
我後來發現,其實列出重要且緊急、緊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緊急與不重要也不緊急,對很多人來說都像空談。因為,我們都是人,是人就會著眼於緊急的事務,或是因為壓力而開始拖延,選擇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開始做。
上週去興大附中心研社演講時,台下有一位學妹問到「要怎麼自律?」
這是個大哉問,特別是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
後來的我給出的答案是,「自律不是源於一種自我認同,就是源於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