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維摩詰所說〉菩薩問疾〔善德〕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
    等于大悲,不求果報。
    是則名曰 “具足法施”。
    維摩詰所說經菩薩品第四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堪任詣佛問疾維摩詰

    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于大悲,不求果報。

    善德菩薩
    佛陀在世時,善德是出家人,他也是非常富有的商人之子。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
    (善德)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
    所謂大施會,是當時富裕的印度人喜歡對心靈導師做大量的供養,
    比如在整片草原上鋪滿金子。
    即使在今天,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仍然保留這種傳統,
    經常慷慨地供養比丘、比丘尼或出離世間、追隨心靈之道的修行人。
    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
    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
    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
    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

    法施之會
    (維摩詰)答言:『法施會者,無前無後,
    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長者子善德)曰:『何謂也?』
    (維摩詰答言):『
    以菩提,起於慈心。
    以救眾生,起大悲心。
    以持正法,起於喜心。
    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
    以化犯戒,起尸波羅蜜。
    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
    羼 音ㄔㄢˋ
    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教化眾生,而起於空。
    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
    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
    以度眾生,起四攝法。
    四攝法:乃慈、悲、喜、捨。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
    於身、命、財,起三堅法。
    三堅法:

    (一)財
        謂一切世間財物,體非堅固,聚散無常,不可久保;
        若能持以布施梵行清淨之人,遠求無上安樂涅槃,
        或求當來天人樂果,即為堅固之財。
    (二)身
        謂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危脆不實,體非堅固,生滅無常,不可久存;
        若能持守五戒,清淨無染,修習菩提無上之道,
        以證金剛不壞之身,即為堅固之身。
    (三)命
        謂人所受之命雖壽夭不齊,皆同夢幻,體非堅固,倏忽無常,不可久保;
        若能了知四諦(慈悲喜捨),修習正法,超越生死,
        以續常住不朽慧命,即為堅固之命。
    於六念中,起思念法。
    六念 乃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施、念戒。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僧侶在團體生活中的生活態度:
    1.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
    2.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
    3.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
    4.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
    5.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
    6.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
    正行善法,起於淨命。
    心淨歡喜,起近賢聖。
    不憎惡人,起調伏心。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比如說行,起於多聞。
    以無諍法,起空閑處。
    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宴坐 即禪坐。
    又稱打坐、靜坐、燕坐,是指以坐姿禪修,源起於印度瑜伽。
    禪修的坐姿有很多,但目前以「七支坐法」為主。
    解眾生縛,起修行地。
    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
    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
    知一切法,不取不捨。
    入一相門,起於慧業。
    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
    起於一切助佛道法。
    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
    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時心得清淨,歎未曾有。

    具足法施
    (長者子善德)稽首禮維摩詰足,
    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以上之,(維摩詰)不肯取。
    (善德)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
    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份。
    持一份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份奉彼難勝如來。
    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
    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
    等于大悲,不求果報。
    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
    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難勝如來」:
    難勝如來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彼難勝如來昔為樵人,以齒木供施因緣從是發心。
    內文源自《大藏經》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父母恩、眾人恩、神鬼恩、佛法僧之三寶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生,
    祈願未來世、同生極樂國。

    七個白頭翁 wanna say
    恭喜你|妳讀完了一千二百字的半篇章佛經含註解,如能在身、口、意三業上亦作精進,對治及淨化,對你|妳自身所謂的『轉運』便能有所幫助,並廣結善緣,增上善緣,真誠地祈願你|妳福生圓滿。
    七個白頭翁針對佛經,因於全文字句皆為人工作業之親手擅打,如上倘若存在字句、字義之錯誤,還請見諒,如實有錯謬之處,歡迎不吝截圖,來信提醒:in5smilly@gmail.com

    專題簡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