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8|閱讀時間 ‧ 約 1 分鐘

二〇六:「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陽明證如果能吃東西代表中風,風就是熱,代表脾陽沒有受到阻遏,胃熱足夠消化水穀,「不能食,名中寒」,如果不能食,就是胃寒了,胃的蠕動沒了,舌苔白,三天沒大便也不覺得痛,這是少陰症,是寒造成的便秘,用「大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
臨床上會看到病人吃益生菌來幫助排便,益生菌只有治標的作用,但卻無法治本,無法讓腸道的環境熱起來,只有讓腸道溫暖起來,才能塑造有利消化菌種生存的環境,免疫力也才會提升起來。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