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用時間線來紓解對未來的恐懼吧!

    最近同事正在如火如荼地編輯一本關於「懷孕生產育兒」的百科。仍舊未婚的她,會不時拋出許多相關的疑問。那些疑問不斷地搖晃著我的腦袋,而那些原本包裹著「懷孕很甜蜜」、「小寶寶超可愛」糖衣的最真實記憶,隨著糖衣剝落而逐漸浮現。
    「對厚!原來還有那麼多慌張與焦慮的心情,我都忘了。」於是,我想起了,兒子剛出生從醫院回家,半夜哭鬧,我無計可施,即使已經由先生接手照顧,我仍舊擔心地全然無法入睡;兒子第一次發燒時,明明只有38度,我卻拿著耳溫槍猛量他的體溫,好像巴不得體溫快點來到38.5度,這樣我好餵他吃藥;餵女兒喝母奶不順暢,我憂慮地就像天要塌下來似的,怎麼也不肯改餵一點奶粉。
    那天我分享著這些深刻的體驗,不但同事們覺得不可思議,連我自己都不認得那個毫不理智的自己。我想大概是因為現在的我已經跳脫了當時的「困境」、也或許是因為大腦會自動刪去不好的記憶,所以,對於育兒甚至是生活中大小事,我以為之前的我自己總是樂觀的。但我發現,其實即使是現在的我也並不全然是我自己所以為的樂觀正向。
    回首至今的經驗,我想起,自己不知從何時起,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當眼前面臨的事情看來毫無改變的希望、甚至令人想逃之夭夭時,我會強迫自己去想像,事情結束時的美好樣貌,然後繼續奮戰。雖然,情緒還是會被眼前無解的狀況糾結,無法釋放。但當我提醒自己,結果一定是如想像的美好時,似乎又能擠出一點力氣面對,而且每次都有不錯的結果呈現。
    因為深知自己有這樣的習慣與經驗,於是當我看到NLP神經語言方程式相關書籍裡提到的「時間線」概念時,覺得這概念真是太有效了,我想分享給所有認識的人。
    你可以試著這樣做:閉上眼,想像自己正站在一條直線上,後方有過去,前方有未來,而自己正處於現在。即使腦中有許多為現況擔憂的畫面或聲音出現,仍舊專心調整呼吸,試圖讓自己穩下來。等情況稍微穩定後,請想像自己往前走到了未來的那個點,想像事情結束的美好模樣,請儘可能把細節也想像出來。然後,體會那時的平靜,等你覺得夠了時,就可以張開眼睛,繼續處理眼前的狀況。
    我覺得,這個方法說穿了,就是要人們提醒自己要相信未來是美好的,是能在當下給人力量繼續努力的。說到這裡,電影<三個傻瓜>裡的那句經典對白「All Is Well(一切都好)」浮現腦海,應該就是那種讓自己安下心來的感覺吧。
    前陣子,看著國三的外甥為了補習班老師的勸說而煩惱時,我非常惱火。老師為了讓孩子能去上更多的課程,而以「如果不上,高中就會跟不上進度!」恐嚇孩子。不過,想想除了補習班老師,我們身為父母的,甚至整個社會都對未來抱持著恐懼,不也都無時無刻想要把自己對未來的恐懼加諸在孩子身上嗎?
    一整晚,除了對這樣的情況感到惱怒,我還想著,該怎麼跟補習班老師給的怪異價值觀拉鋸。 隔天見著外甥時,我們一起猜想,補習班老師的作法背後隱藏的原因,然後,我把時間線的概念說給外甥聽,最後,我鄭重地跟他說「要記住,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拿對於未來的恐懼嚇唬你,連你自己都不行!」
    說出口的同時,我察覺到這段話也是我一直想對自己說的。把「時間線」概念放到你的腦袋裡,當任何面向的壓力出現,腦海中湧出對於未知的恐懼時,記得用用看,會有幫助的。
    原始文章時間 2012-02-0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反骨,源於對世界運作的反思。當媽媽前,是個正義魔人,凡事只有對錯黑白。當了媽媽後,原本自幼習得的對錯黑白,都變了調,我想當個自在媽媽,但沿襲自幼被教導的一切,讓我跟孩子都遇到了高牆,再也無法親近。這裡是我,這二十幾年來當媽的紀錄,請容我將早期在樂多寫的文章重新貼起,再加上近期所思所想。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