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論人生短暫

論人生短暫:古羅馬斯多噶學派經典人生智慧書,關於心緒寧靜、時間與錢財

Seneca  2022 遠流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哲學)  

★★★★★

 

一句話

以塞內卡描述「身、心、靈」的三篇文章,展現斯多葛哲學對於人生的實用智慧。


重要字句

斯多葛哲學(Stoicism)強調應用理念於實際生活。(此部分非書中內容,為個人整理)

  • 接受命運:不抗拒或試圖改變無法改變的事實,改變我們對事件的判斷與態度。
  • 消極想像:幻想最差最惡劣的情況
  • 控制二分:專注我們所能掌控的,不理會無法掌控的部分
  • 崇尚美德:外部事物如財富、地位、健康等等如果能幫助美德行動是可接受的。
  • 自我砥礪:依照理性、順應自然而活。
  • 一元論:人、神、自然為一體。神訂定了運作規律。


摘要


論人生短暫

你在為別人或其他事情奔走的時候,可能就是你人生的最後一刻。


我們沒活過的部分都不能視為人生,頂多算是經歷一段時間而已。惡在我們四周起伏盤旋,會妨礙我們積極行動、洞察真理,讓我們成為慾望的傀儡。

沒有人只為自己而忙,大家的時間都耗在別人身上。有人會怒斥上司不尊重員工,認為自己需要旁人關注的時候,上司都不看自己一眼。但如果一個人連照顧自己都沒空,有什麼資格抱怨別人驕傲自大

沒有人願意和別人瓜分財產,但很多人卻不在乎自己的人生被瓜分!問題究竟從何而起?你以為自己能長生不死,沒意識到自己其實脆弱不堪。

光是抱怨沒辦法改變自己,也改變不了別人。你或許能活到一千歲,但一千歲和一瞬間又能差多少?只要你的惡習仍在,給你多少時間都會被浪費。


真正忙碌的人,應該要忙著生活才對,生活才是最難精通的技術。想學其他技術都不怕找不到老師。


負責舉辦體育競賽的人,一旦卯足全力取得舉辦權,卻又說「比賽可不可以趕快結束?」人們經常匆匆度日,期待未來趕快到來,卻覺得當下沉重不堪。反觀了解自己的需求,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來規畫的人,是不會只想著未來或擔心未來的。命運女神愛怎麼出招就怎麼出招,懂得過活的人依舊能活得安穩妥當。

雙方(占用別人時間的人和被占用時間的人)只注意到自己花了時間做了什麼事,對時間本身卻毫不在呼。時間本來是世間最珍貴的事物,但人們總是輕率以對,因為時間看不見摸不著,容易被人忽視,彷彿免費的東西一樣被大家盡情揮霍。

人們一向只在乎養老金和救濟金,為了領到這些錢,大家甘願供人差遣,耗費心力服務別人。不過當這些人生病了,他們才想要跪求醫生幫忙,為了活命,就算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這些人一前一後的反應,實在落差太大了。


在凡人的生命裡,最美好的日子最先消失。


這些人(自以為有遠見的人)一輩子都在為過活做準備!這些人做的計劃,都和遙遠的未來息息相關,但拖拖拉拉才是最浪費生命的行為就算你把握了當下,時光還是會照樣溜走,你必須妥善利用時間,才能與飛逝的時光搏鬥。

當下倏忽即逝,未來難以預料,只有過去才真實可靠。只有抱持清明良知,願意反省自身行徑的人,才能勇敢面對過去。當下如同蒼穹或繁星,總是不斷切換軌道運行,從不待人。庸碌人士只在乎短暫易逝的當下,但始終留不住當下

只要事情無法立刻到來,他們便會覺得度日如年。可惜的是,他們能全心享樂的時刻極其短暫,因為他們的嗜好總是搖搖擺擺,沒有專一於一件事上。這些人享樂之餘,依舊會為了各種狀況而心煩意亂;他們一方面歡樂,一方面卻擔心「快樂時光還能享受多久?」


願意花時間鑽研哲學的人,才是世上真正悠閒、懂得過活的人。


吾友法比努斯說,有時候他覺得寧可什麼都不追究,也比鑽研冷知識好得多。

既然上天允許我們與所有時代的人為友,我們為何不跳脫短暫虛無的當下,讓自己沉浸在無涯的歷史裡,與傑出的先人為伍?


拼命取得某樣東西,卻得花更多力氣守護的人,人生真是又短又悲哀。


庸庸碌碌的人看似可悲,但為了別人的事庸庸碌碌,配合別人調整睡眠時間和走路步調,甚至連愛恨的自由都讓別人主導,才是最可悲的。所以,當你看見別人天天披著官服,或在議會裡人盡皆知,就不必羨慕對方了,因為他們要付的代價實在太大。


論心緒寧靜

(本篇為塞內卡對瑟瑞努斯的回信,瑟瑞努斯覺得自己內心常常浮出惡念,羨慕別人的榮華富貴,想投入公共事務又怕太累,向塞內卡求助)

只要暴風雨來臨,再平靜的海面都會捲起漣漪。你說你想讓內心寧靜,這絕對是天底下最難的事。

讓內心平靜無波、永遠自適自足,並抱持著喜樂觀看身邊的事物,不會雀躍過頭或灰心喪志,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心緒寧靜euthymia」。

人心天生活躍,會為了興奮的事渾然忘我;心走得越偏,人越會樂在其中,無法自拔,因為這些人會不斷找事忙,對自己疲勞轟炸。於是,人們開始到處遊走,四顧茫茫,即使自己正順著綿長的海岸線行走,也會一下入海,一下上陸,企圖安撫內心的躁動,平息對現狀的不滿。

可是,誠實面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內心不是會死纏著人不放,讓人焦躁不安嗎?沒錯,所以我們必須明白一點:讓我們痛苦的不是外界,是我們自己。我們太軟弱了,不管是吃苦、享樂、還是自己或他人的事都承擔不了。

無論情勢如何,我們都能善盡公民職責,不管是透過言行、表情、手勢,靠沉默而堅定的態度,甚至光憑走路的姿態,都能做出貢獻。美德即使位在遠處或隱而不顯,依舊能發揮影響。等等,你覺得能高尚享樂的人沒半點價值?其實,當人迫於命運或政府禁令無法任官,又能平衡休閒和工作,才是最理想的狀況,因人必然找得到方法行善,不會無計可施。無論要挺身而出還是避世隱遁,我們都得有所作為,不能因恐懼而裹足不前。


人生最要緊的事,就是隨時認清自己的能力極限,因為我們常常高估自己。


有些小事會橫生枝節,這時,我們要懂得推掉工作,不要弄得雜務纏身。

要交朋友,就要結交不容易被慾望左右的人。惡習容易互相傳染。


你會發現,比起其他煩惱,金錢帶給我們的痛苦大太多了。


追根究柢,人想留住的財產越少,受的折磨就越少。對人類而言,傷痛都會引發同樣的痛感,跟一個人的身型大小無關。所以不用懷疑,對富人和窮人來說,損失財產都令人心痛。

寧願不去積累財富,也不要損失財產,這樣才能過得更輕鬆。你會發現,從不受命運女神眷顧的人,反而過得比被女神放棄的人開心。最理想的財務狀態,就是略有財產卻不貧窮,但也非富足。

只要養成精打細算的習慣──即使許多人認為精打細算是件丟臉的事,不要一味模仿新奇卻膚淺的人事物,衡量事物價值不要光看華麗包裝,就能從窮人變富人了。

凡事不要大規模鋪張,免得被命運放的冷箭所傷。省力的內圈,永遠是該選擇的正確道路,甚至最適合文人雅士的買書行為都要適可而止。


和厄運對抗必輸無疑,就好比風帆再大都擋不住強風。


生命每個階段總有輕鬆有趣的時刻,但前提是你願意看淡世間的惡。人活著就是要受苦,但感謝上天讓我們能習慣一切,漸漸視不幸如無物,請你想想那些拖著腳鐐的人,起初會覺得雙腿沉重難行,但過了一陣子,只要自己不再為腳鐐愁眉苦臉,選擇敞開心胸接受,就能放下擔憂輕鬆以對。

所有人都為命運所縛,只是有些人的腳鐐鬆,而且材質是黃金。但話說回來,情況有差別嗎?願每個人能接受自己的命,好好把握生命中美好的事物,無須怨天尤人。

對聰慧的人來說,舉凡僕人、財產、官位,或是自己的身體,甚至是自我本身,都不是能擁有一輩子的東西,跟借來的沒兩樣,一旦出借人想把東西討回去,他們完全樂意歸還。但他們也不會看輕自己,他們會畢恭畢敬,細心努力地完成個人任務,就像保管別人的財物一樣。

凡是怕死的人,都無法活出人應有的樣子。人如果打從降生就能明白這樣的宿命,必能意志堅定地按宿命過活,不會遭逢任何意外。


別人的慘劇,都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


我始終明白,上天會讓我遭遇各種混亂,死亡總在我身旁虎視眈眈。只要事先想像未來種種,就能降低惡所導致的不快,不會因為惡而內心動搖。

不要為不可得的事物汲汲營營,更不要在得償所願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期待不切實際

要是我們沒有正經事好做,最好保持沉默,因為太忙碌的人被命運玩弄於股掌之間。記住,命運永遠如影隨形,只是不見得始終不變。


智者會做好計畫受阻的心理準備。


別讓自己反反覆覆,因為這是人最難克制的惡習。人要是固執起來,內心肯定忐忑不安、難以愉悅,而且經常要和命運硬碰硬,就越難達到自律的境界。

不要干涉別人的事,顧好自己最重要,也不要因失落而頹喪,無論遭遇什麼困難,都要保持正向樂觀的態度。

(面對世間的惡)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譏嘲以對,因為能嘲諷的人,仍然期待其他人能有所長進,但凡事埋怨的人,只是在為自己心死而哀悼,是非常不智的做法。

美德離人再近,都不會使人反感;我們寧可因為純樸被人恥笑,也好過成天背負沉重虛偽的面具。

人心需要適時放鬆,好比土地如果夠肥沃,我們就不必揠苗助長。假使休閒娛樂毫無樂趣可言,人們絕對不會熱衷此到。不過,沉溺逸樂也會讓心放蕩失態,委靡不振。

發明酒的人叫做利伯爾(Liber),是因為酒有助於排解(liberate)愁悶,讓心更加自由活潑,做任何事都勇往直前。但自由也好,飲酒也好,都不能無所節制。


我們如果不去呵護搖擺不定的心,光靠這些手段,是不可能讓倏忽即逝的寧靜留步的。


致瑪西亞告慰書

(安慰一位喪子的母親)


命運看似不動如山,人再哀痛又奈他何?不要被人生中的不幸牽走了。


請您費點耐心聆聽,不,請您盡量主動提起令郎的事,讓他的名字和事蹟經常在您耳畔圍繞。不要把這件事想得太痛苦,覺得向別人尋求慰藉也是一種不幸。

您忘了令郎還在事的時候,您曾和他一同度過的歡樂時光;您心裡想的,全是她離世時的那一幕。

除了人類以外,沒有一種動物會沉溺於喪子之痛。人類習慣助長悲傷,心痛程度完全取決於個人意願,而非客觀的不幸程度。

當下的感受皆源於過去的習慣。有些事物並不可怕,但人要是習慣害怕這些事物,就會讓心變得脆弱不堪,失去直面的勇氣。


要是我們提早做好心理準備,打擊就會縮小很多。


其實,在心中留出悲傷的空間,和強迫自己悲傷,這是兩回事。

我們拼命哀悼,是因為人總以為邪惡與自己無關;即使目睹過各種不幸事件,我們還是領悟不到全人類的命運皆如此,以為自己選的道路必定安穩順遂。家門外經過的送葬隊伍還不夠多嗎?但我們從來只是旁觀,不會把死亡放在心上。

您想知道自己被命運捉弄的機率有多高嗎?您知道刺穿他人的槍茅,也會從您身旁呼嘯而過嗎?當別人提醒我們該好好思考這些事,有誰不會視之如惡兆,避之唯恐不及。

舉凡兒女、官職、財富,以及各種純屬機運的事件,這些乍看光鮮亮麗的隨機事物,不過都是裝飾品罷了,從來不屬於我們。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向別人暫時借來的,不是我們獲得的禮物。有鑑於此,我們絕不能高興得太早,以為身邊的一切非我們莫屬。

我們得不斷提醒自己珍惜人生中的一切,彷彿一切及將消失或正在消失

好比全心全意飼養小動物的人,他們光是看一看、碰一碰、摸一摸自己的寵物,都會感到趣味無窮。就算令郎的付出沒為您帶來半點好處,您也因為曾經養育他、關愛他而收穫滿滿了

人只愛惜自己失去的事物,這就是人性


不是只有遲暮老人,實際上,我們在幼年、少年或人生任何時期都不斷邁向死亡。

 

人死之後,生前的磨難全都到此為止,讓人復歸生前的平靜。死亡沒有好壞可言,有實體的事物才有好壞之分。

讓人生變長的不二法門,就是告訴自己活多久算多久。命運不會替我們折壽,每個人能活多久,全都是命中注定的事。

凡是用來表達人生階段的詞彙,全都蘊含了死亡的成份。成年後,人也失去了幼兒的身分;步入老年後,壯年一去不復返。新階段之生猶如舊階段之死。


短評

有一樣東西,可以從耶穌出生前到IPhone 14的時代,都能歷久彌新,就是哲學,也就是非常的「反脆弱」。是在塔雷伯的書裡看到斯多葛哲學,(有點辛苦地XD)找到了這本塞內卡的文集,翻完第一遍相當驚訝,如果說這本書是現代作家寫的也絲毫不違和。粗淺地了解後發現斯多葛哲學並不複雜難懂,而且易於實用。在生活中常常不自覺瞎忙急躁抗拒的我,看完大有收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