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學習/閱讀:定位方法,有效執行,穩定循環

人人都會閱讀,閱讀是提升所見所聞的必經之路,也是在週日午後邊搭配著伯爵紅茶、邊細細品嚐書香內頁的消遣,不論你的目的是什麼,要透過閱讀達成某種目的,並具備意義,你要將自己成為海綿,收放自如、內化自己。本文將以學生的角度來討論閱讀,既然是以學生的角度分享,就會把首要目標放在為了塑造好的升學表現,而擬定的複習策略。

我在學生時代,不是名列前茅的孩子,成績、學歷完全就是普普中的普普,不過隨著年紀慢慢增長,觀察身邊的朋友、訪談過的學生、甚至自己因為工作所需而學習某種技能,都發現不論是學習或閱讀,這些都有三個共同點,在解釋這些共同點之前,要先釐清一件事就是:不光是閱讀,連實作也和學習密不可分,而閱讀是靜態學習、實作則是動態學習,本文探討的對象是閱讀的靜態學習。

  1. 構成學習三要素:輸入(Input)、內化(Inside)、提取(Extract)
  2. 將學習三要素徹底執行,學習就會成為一種執行力
  3. 建構執行力之後,就如某樣系統平衡、循環、發展

有沒有思考過你綁鞋帶時會先從鞋帶上的哪一截面穿、折、綁...最後交織成你要的鬆緊度呢?我們現在根本不必一一拆解綁鞋帶的所有細節步驟,不過我想你第一次綁鞋帶可能費了你不少時間吧?甚至到現在還要小心翼翼地綁,像我至今也只會一種綁法,我身邊的其它朋友甚至還可以快速綁出其他花樣(像是五角星的圖案。)

第一眼看到的人、事、物,會透過我們的感官進入我們的記憶中,大腦透過它的機制形成短期的暫時記憶、或長期的深刻記憶,當然,要決定這個片段是否為短期或長期,取決於你刻意的行為模式,稍後會再提到。

接著,後面會開始陸續介紹輸入、內化以及提取分別是怎麼執行,它的運作方式是什麼?生活中哪些經驗跟這有關,期待我的分享吧!

2020年3月.竹南車站


釐清學習方式,就好比學會如何搭乘火車,透過適合自己的系統,抵達想去的地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學習,學習,「學」跟「習」。學習必須遵循大腦守則,就像電玩遊戲有它的遊戲規則。了解規則、有效執行,你也可以為自己打造學習行動力!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Andy Chang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