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學問》學習無他法,唯有腳踏實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關於本書作者:Scalers

  1. 著作有《刻意學習》、《持續行動》,以及本次讀書會選書《學習的學問》
  2. 微信公眾號:持續力
  3. 噹噹2017、2018年度影響力作家。
  4. 2014年創立ScalersTalk成長會社群,擅長通過社群幫助個體通過持續行動與刻意學習實現認知升級。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具體包括:從開始學習須具備的心態,到學會一門領域之間,要穿越哪些階段,每個階段會遇到什麼問題,以及建議的解決方式,最終如何學以致用、檢驗成果。

為什麼會選這本書當作讀書會的第一本書呢?因為作者Scalers特別會組織讀書會,每年帶領眾多網友攻克不少領域的書籍,看了令人熱血沸騰(?),所以就找了身邊喜好閱讀的好友來試試看囉~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學習無他法,唯有腳踏實地

講學習的書很多,多數講解學習的技巧,例如,把學習內容順序排列組合,交叉學習,試圖最優化;分段再切塊,利用零碎時間,並調整間隔,改善記憶效率等等。但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概念的陷阱。」許多人執著於追求"最好的學習方法",想要找到最好的教學書籍、網站或課程,卻沒有實際開始學習。無論做什麼事,最重要的是願意且持續的投入時間與精力,若花大量的時間"計畫",找了很多"事半功倍"的方法,但卻虎頭蛇尾,沒有投入執行,最終也不過紙上談兵。況且「好方法,是生長出來的」,我相信每個人有自己適合的讀書方式,沒有實際嘗試,怎麼知道自己是不適合呢?總而言之,時間先排出來,學習材料先拿出來,先動起來,邊學習,再學習如何學習,持續監控學習狀況、持續調整學習方法、持續精進。


建立概念網路

還記得教科書中常常會有名詞解釋嗎?學習新領域時,最重要的是先搞懂這個領域中的"概念",甚至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同一個名詞的定義不同,在學習時需對"概念"打好地基,逐一梳理比對,不要看過去有理解就好。在學習與工作上,要對自己誠實、守本分,不懂的地方不要跳過、不要心存僥倖心態,遇到問題直面解決,如果跳過了,地基打不牢,未來總會在某個地方成為自己的阻礙。關於概念,Scalers建議學習者可以建立自己的概念資料庫,每個概念唯一不重複,並記錄:

  1. 基本定義:摘錄自哪本書、哪個領域
  2. 寫出自己的理解:練習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閱讀只是輸入,輸出(寫出來)可以加強理解,或者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很熟的地方
  3. 寫出應用案例:生活、工作中,如何應用這個概念?
  4. 與其他概念的連結。

讀到這邊,我馬上在我的Upnote建立一個概念的專屬筆記本,用來蒐集並反芻閱讀所得的"概念"。當開始學習一個新的專業領域時,也可以蒐集這個專業領域的概念,讓自己快速了解一個領域。另外,作者提醒不要掉進概念的陷阱,很多暢銷書、老師提出很多新名詞,但其實是舊瓶裝新酒,需要注意釐清。


消滅小透明心態

在本書後面部分,Scalers提醒我們不能沉迷在"學會"的自我感動中,而是要檢驗自己到底有沒有學會,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輸出,寫心得、說給家人朋友聽,甚至寫教學文等等,都是很好的檢驗方式。此外,我們要消滅"小透明"的心態,學習了就要進步,就要承擔責任、影響他人,例如,讀完一篇文章、一本書,可以覆盤評論,或者留言、寫信回饋給作者,都是一種影響他人的方法,不要放棄自己影響他人的權利。「管住自己是終身的問題,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沒有誰可以一勞永逸,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行動、持續學習、管住自己。」

raw-image



內容總結
學習的學問
4
/5
12會員
23內容數
快半拍是小小的進步,每天前進一點點,發現微小進步中的光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超閱讀觀點78】用威力最強的知識,解決問題本質--《精準學習》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努力學習」,但如果沒有用對方法,光努力只會落得白費力氣的下場。 《精準學習》作者成甲曾被點評是「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之一」,這本書主要在探討如何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共有四章,分別是「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分法」、「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核心臨界知識
Thumbnail
avatar
滾石西恩
2023-11-11
如何用 ChatGPT學任何新東西,我把學神的《超速學習》化繁為簡經歷過疫情以後,我們透過遠距線上教學實現學習的可能性,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學校與文憑不是學習唯一管道,現在我們在自主學習的路上多了一個工具:ChatGPT。 這篇文章是我重點吸收《超速學習》一書如何做的部分,結合ChatGPT,加上我自己實際應用過後的心得,希望可以把它化為一個簡單且實用的方法與步
Thumbnail
avatar
KT 🦄 凱婷
2023-07-16
《家庭溝通》學習選擇「不責怪!」建立一起解決問題的「親密感!」「親子溝通課題」真的只能用在親子嗎?  在主管或老闆們「學習管理和提升公司向心力」是不是有所關聯呢? 成為大人(成年人)後是否忘了小時候的情誼,缺乏團結,忘了互相照顧,還是遇事害怕得推卸責任,只剩彼此競爭利益關係的陌生人呢?
Thumbnail
avatar
Betty's Jump Diary《貝蒂的跳躍日記》
2023-03-13
AI深度學習與《易經》的學習真有差異嗎?─學習的本質(20)作者:陳華夫 《易經》、量子力學、AI深度學習都是在學習一套形式系統─即某種形式語言加上其推理規則或轉換規則的集合。數學就是一種形式語言,學習理工科的關鍵在學習數學。學習數學的關鍵在加強記憶力,其關鍵又在利用八種關係:同一、空間、時間、數量、性質、對立、因果、價值等,建立記憶索引的編碼過程。
Thumbnail
avatar
陳華夫hwafuchen
2023-02-28
《我的學習革命--用「後自學」抓住學習的主權》「啊!!!!!」我和朋友在走廊上大聲尖叫,肯定有人朝我們看來,但在我們已經衝破腦袋的焦躁面前,那一點都不重要了。 剛升上高二的日子,因為接下了太多的社團幹部,忙碌到幾乎將課業荒廢,一邊焦慮於做不完的工作,一邊看著佈滿字跡的黑板恐慌著——因為積累太多書沒讀的我,什麼都看不懂。
Thumbnail
avatar
Jeana
2022-12-22
讀《IBM首席顧問的大人學習法》反思自我在資訊爆炸時代下的學習方式這是一本分析如何更有效學習的一本指南,在這個百歲時代、資訊暴增的世界來臨我們該如何透過持續學習,增進你我的技能。
Thumbnail
avatar
跟著軌軌來讀書
2022-09-14
從《底層邏輯》 學習發現問題的本質 閱讀筆記#7 本書一共分享了是非對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 理解他人以及社會協作五個方面的底層邏輯, 帶讀者看清世界的底牌。 「底層邏輯」來源於不同中的相同, 變化背後的不變。 「底層邏輯」不限於商業世界,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 掌握了底層邏輯, 探尋萬變中的不變, 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Thumbnail
avatar
蔡函原的閱讀筆記
2022-07-14
《IBM首席顧問的大人學習法》繪製學習地圖 輸出力轉換應用力~日本出版不少像是學習法或思維決策相關書籍,有別於歐美的書寫方式提供案例推倒,直接了當寫下可供短期操作學習的方法與想法,往往讓我看得很過癮。
Thumbnail
avatar
marcelmarcel的閱讀頻道
2021-12-04
《科學素養: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素養這詞最近跟著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火燙到不行,可以說是取代能力的論述用高級辭彙中的五月天(這樣會不會得罪五迷?)。實際範疇上,大家還是遇到同樣的問題:跟能力有什麼不一樣?素養導向真的比較符合學生需求嗎?許久以前,我就主張,這是個教學認識論的改變,但看執行面,似乎跟我的想法不太一樣。於是,看到這本書之
avatar
老蔡書評
2020-10-21
網紅們的空檔年《旅行是最好的學習》年輕人遵循社會既定規則與父母教育方爭過日子,早已失去自己選擇與決定感覺,置身單一化體制,不再懂得在乎自己獨有的個性,只顧著埋首苦讀,最終罹患某種形式的「選擇障礙」。
Thumbnail
avatar
NeKo嗚喵
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