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設計師的失業獨白<第三章>

艱難的探尋過程

我失業的時間點是今年的二月底,在那個當下,我還是先把目標鎖定在Product Manager這個職缺上,畢竟這是我認定未來要發展的職涯方向。我自己出初步篩選之後,訂出了幾個篩選的原則(不過這個原則在接下來的各個階段中會不斷的因應現實狀況而被放寬):

  1. 有興趣或熟悉的領域:創意或是設計類工具軟體、投資工具、沉浸式體驗、人機互動、醫療影像領域。
  2. 產品海外發展潛力:台灣的市場無法撐起一個足夠大的軟體公司或是服務(當然投資、金融類的產品例外),我希望未來的職涯是能夠跟公司一起成長到跨國規模,所以我也希望他的產品力必須跨越文化以及國家法規的隔閡。
  3. 產品獲利的能力:產品的獲利能力會很大幅度的影響到自己的薪資增長幅度,足夠高的毛利,代表的有很大的機會自己的薪資也不會低(我十多年前第一份工作面試時就問過總經理這個問題,他說:我不能告訴你確切的數字,但我可以跟你說很不錯,後來確實也驗證了我的猜想)。
  4. 明確的薪資範圍:為了避免最後花了大把時間面試之後發現對方的薪資範圍不如預期,所以除了在自己的履歷上面寫出期待的薪資範圍之外,也會盡量找有寫出明確薪資範圍的職位。
  5. 企業文化與團隊:最後一點是最重要的,企業文化是一個公司最終是否成功的關鍵,好的企業文化能夠留住好的員工,並且確保公司內部的誠信正直,稻盛和夫曾經說真正能支撐公司的,是那些心地善良的員工。當公司的領導者無法以身作則,用開放、誠信、正直的心胸領導同仁的話,我很難相信這間公司未來會有足夠好的發展(這也是我在不同公司任職時得的驗證)。

投遞的優先順序

在正式開始投履歷之前,我很快的把104、Cakeresume、Yourator、Linkedin上面的職缺全都掃過一遍,確定了第一批我想要投的目標。我在心裡把想要投的目標大致上分為高中低三個層級,先把高優先度的目標投完,如果沒有結果之後再投中或是低的目標。

公司背景調查

如果有約到面試,在正式的面試前,我會花些時間調查一下公司的下列資訊:

  1. 資本額以及股東資訊(商工登記資料):用來確認公司成員的組成、資本額以及營業範圍等資訊。
  2. 公司的他人面試經驗(面試趣):我之前有花錢存儲值,購買觀看的點數,蠻有趣的,會有很多出乎意料之外的面試經驗。
  3. 公司的內部八卦(比薪水):可以看一下類似的職位大概薪資狀況如何,以及公司內部的營運、管理狀況,當然PTT或是Glassdoor(海外工作)。
  4. 面試者是誰:如果對方有發Google calender的邀請給你的話,你可以用語會者的Gmail帳號去反向查一下面試者的背景(Linkedin、Google),主要目的是了解面試者的專業領域,可以準備一下應對各類面試者可能詢問的問題。

一、第一次面試

我的第一次面試是一間跟人機互動以及資訊安全比較有相關性的公司,也是讓我印象相當深刻的一間(很正面),除了在面試前先由HRBP先透過Line通話方式介紹公司目前狀況以及確認我的意願之外,也告知會有面試前的考題,考題內容是希望了解你解決問題的手法、對於新的產品議題了解程度等,面試結果還算順利,但最後對方在內部討論後希望找到的PM是有技術背景,能站在第一線與工程師解決問題所以初次的面試失敗,整個流程從開始寫題目到得知結果大約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檢討:這次的面試與題目準備都被對方給予正面評價,我也確實準備的很用心,最後失敗也問心無愧了。很多公司初次開出一個職缺的時候,有時也是在試探看看目前市場上的人選背景以及狀況,所以當一個新的職缺被開出時,立即去投遞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等個一兩周的時間,讓該公司依據現在市場上的狀況把他們的預期調整好之後再去投遞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

二、跨國系統整合商

這次的面試是第三次(略過一些比較沒有特殊性的面試),面試對象也是我主動投遞的一間跨國系統整合商,這個職位是他們的創新發展部門的PM,面試前也是由HRBP先以電話方式了解背景以及對於薪資的期待,然後就是直接安排面試的時間了,面試時因為剛好遇到他們的年度計畫時間,所以主管只有30分鐘,匆匆忙忙讓我介紹完背景跟之前做過的產品之後就離開。

面試結果我可以感受到他想要找的人也是有技術背景的人選,所以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果然在幾周後就收到拒絕的訊息。

檢討:整體過程掌控度出乎意料之外的低,確實非常難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三、電子閱讀/出版

這間公司是我自主投遞的,是PM Lead的角色,老實說我當初也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去投遞,但後來對方可能是對我奇怪的學經歷背景有些興趣,所以邀請我先寫面試考題,我第一的想法是面試考題其實蠻簡單的(但其實不是),後來交出了洋洋灑灑的四頁產品規格提案之後,就收到了拒絕信。主要是告訴我這個內容跟我的背景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就不繼續了。

檢討:老實說我收到的當下蠻氣憤的,因為當初的考題其實解釋的很粗略,所以我有點覺得莫名其妙,但後來仔細檢討之後,覺得我在收到考題之初應該好好想想不同的可能,並針對這些疑點詢問之後再做題。另外如果對方連最基本的電話初步溝通與了解都省掉的話(如前面兩間公司的HRBP做的),那可能就不是一個合適的對象,我在一周後看到他們關掉了那個職缺,猜想他們那時可能已經有不錯的面試者,只是為了安全起見先找個備胎(吧?)。

<後面還有很多間面試失敗的經驗分享,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