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始留意到,不知從什麼時後開始,

先看了留言再來決定是否點擊內容,
先看了評價再來決定是不是這家餐廳、診所、飯店、商品

開始好奇什麼樣的人,會留下留言,
為什麼我的決定總是被這群人所影嚮...

試問自已是否會公開留言、公開評價
評價留言,能分享我當下的感受,
但是我總覺得不夠客觀,不夠客觀的看法會影嚮另一人
甚至留下了永久的評價,而這網路上的紀錄絕對完整留下,
即使,你多年後看法改變了。

可能會有小小眾的人,如我一樣,不輕意評價留言

也有大部分的人,盲目跟從,自以為想法與眾生芸芸般
默默隱隱發言,自以為跟上了
難怪,開始新興行業流量密碼,銷售這類商品
不就是在販賣我們該死的從眾行為嗎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ux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婚姻是個很奇怪的關係,兩個陌生人說好了。 在法律上的關係,在社會上的關係,兩個陌生家庭的連結, 說穿了,是在保護著什麼呢..? 失去了又如何呢?為何得接受怪異眼光,得堅強面對。 堅強面對個屁啦,只不是一個過程。跟分手了一樣。 退回一個人而已..
婚姻是個很奇怪的關係,兩個陌生人說好了。 在法律上的關係,在社會上的關係,兩個陌生家庭的連結, 說穿了,是在保護著什麼呢..? 失去了又如何呢?為何得接受怪異眼光,得堅強面對。 堅強面對個屁啦,只不是一個過程。跟分手了一樣。 退回一個人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前言: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關於讀者回饋感想的文章,決定來聊聊我自己對於讀者感想和留言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什麼建議都聽進去,你就準備變成雜貨店 回想起剛開店的第一年, 我總是死死盯著專頁上的每個評論。 只要有任何的負面評論出現, 我就立刻大動肝火, 極度焦慮地嘗試解決問題。 好的時候低頭道歉,壞的時候金錢賠償, 無論是面對多不合理的條件,
Thumbnail
負評對店家商譽造成損害,但提告或威脅顧客刪評不一定是合適的解決方式。本文討論了提告恐嚇客人刪評論的合法性,負評害店家商譽受損後對客人告誹謗的可能性,以及真正符合誹謗罪情節的案例和客人一星負評可以提告的狀況。
Thumbnail
瞭解顧客如何感知價值並根據這些感知來設定價格,是當前商業實務中的一個核心議題。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強調,顧客的購買決策大多基於他們對產品或服務價值的主觀評估,這不僅影響了他們是否購買,還影響了他們願意支付的價格。而網路時代的興起,讓我們有更多的工具可以了解顧客的回饋。 利用社群
Thumbnail
去一家店之前看Google評論幾分應該已經是現代人的反射動作。也因如此,商家莫不使出渾身解術提供優惠換五星好評。通常在成人之美的心態下又有折扣或小禮物都很願意給沒什麼雷的店家滿分評價,我想這都是人之常情。 我最近開始反思這個議題,是因為我接連遇到兩個我覺得出乎預料的服務者。
了解口碑行銷是什麼與影響力創造產品價值 A. 口碑行銷是什麼: 口碑行銷意義,作為一種古老而又經典的行銷方式,是指消費者通過口口相傳、分享自己的使用體驗和感受,從而影響其他人對品牌或產品的看法和購買決策。它源於人們對他人的建議和推薦更容易產生信任,因此口碑行銷在當今信息爆炸的社會中具有越來越重
Thumbnail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從Google評論挑選店家的習慣,不管是自己出門還是和朋友出門,不管走到哪,也不管是找吃的還是找景點。許多時候,都已經站在店家的門口了,還是得先站到距離店門有一點點位置的地方,打開手機先查一下評價如何。 這作法大部分的時候滿可靠的,只要能夠辨識出哪些評論是店家透過利誘獲得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消費者在社群平臺上狂刷負評,對於商家聲譽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在網路平臺上匿名發表言論的相關法律問題。探討了Dcard事件,以及檢警是否應該具有調取通訊軟體的權限。同時詳細說明瞭中國資訊安全的疑慮以及中國對於平臺的網路資訊是如何規定的。
Thumbnail
最近常常看到類似新聞,不管是網紅店或者一般餐廳,只為了一顆星,經過電視的擴大報導,也許辛苦一輩子的店家就這樣被消失了,也許真的不盡人意就不再上門就好了,有必要這樣給評論嗎? 有這個谷歌,臉書評論後,跟小孩吃飯,他們都會去找評價好的,闢如說,有回去溪頭,回程想吃甕仔雞,他們就開始找,我心裡想,不過就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前言: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關於讀者回饋感想的文章,決定來聊聊我自己對於讀者感想和留言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什麼建議都聽進去,你就準備變成雜貨店 回想起剛開店的第一年, 我總是死死盯著專頁上的每個評論。 只要有任何的負面評論出現, 我就立刻大動肝火, 極度焦慮地嘗試解決問題。 好的時候低頭道歉,壞的時候金錢賠償, 無論是面對多不合理的條件,
Thumbnail
負評對店家商譽造成損害,但提告或威脅顧客刪評不一定是合適的解決方式。本文討論了提告恐嚇客人刪評論的合法性,負評害店家商譽受損後對客人告誹謗的可能性,以及真正符合誹謗罪情節的案例和客人一星負評可以提告的狀況。
Thumbnail
瞭解顧客如何感知價值並根據這些感知來設定價格,是當前商業實務中的一個核心議題。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強調,顧客的購買決策大多基於他們對產品或服務價值的主觀評估,這不僅影響了他們是否購買,還影響了他們願意支付的價格。而網路時代的興起,讓我們有更多的工具可以了解顧客的回饋。 利用社群
Thumbnail
去一家店之前看Google評論幾分應該已經是現代人的反射動作。也因如此,商家莫不使出渾身解術提供優惠換五星好評。通常在成人之美的心態下又有折扣或小禮物都很願意給沒什麼雷的店家滿分評價,我想這都是人之常情。 我最近開始反思這個議題,是因為我接連遇到兩個我覺得出乎預料的服務者。
了解口碑行銷是什麼與影響力創造產品價值 A. 口碑行銷是什麼: 口碑行銷意義,作為一種古老而又經典的行銷方式,是指消費者通過口口相傳、分享自己的使用體驗和感受,從而影響其他人對品牌或產品的看法和購買決策。它源於人們對他人的建議和推薦更容易產生信任,因此口碑行銷在當今信息爆炸的社會中具有越來越重
Thumbnail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從Google評論挑選店家的習慣,不管是自己出門還是和朋友出門,不管走到哪,也不管是找吃的還是找景點。許多時候,都已經站在店家的門口了,還是得先站到距離店門有一點點位置的地方,打開手機先查一下評價如何。 這作法大部分的時候滿可靠的,只要能夠辨識出哪些評論是店家透過利誘獲得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消費者在社群平臺上狂刷負評,對於商家聲譽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在網路平臺上匿名發表言論的相關法律問題。探討了Dcard事件,以及檢警是否應該具有調取通訊軟體的權限。同時詳細說明瞭中國資訊安全的疑慮以及中國對於平臺的網路資訊是如何規定的。
Thumbnail
最近常常看到類似新聞,不管是網紅店或者一般餐廳,只為了一顆星,經過電視的擴大報導,也許辛苦一輩子的店家就這樣被消失了,也許真的不盡人意就不再上門就好了,有必要這樣給評論嗎? 有這個谷歌,臉書評論後,跟小孩吃飯,他們都會去找評價好的,闢如說,有回去溪頭,回程想吃甕仔雞,他們就開始找,我心裡想,不過就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