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身為「我」這個人的第一個記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我能想到幾個五歲前住在清水的片段,但先後順序和當時年齡都記不清了。
所以「我」這個人的起點就是那些畫面嗎?
長大後雖然聽家人說了更多我小時候或出生前的事,
但那些我都沒印象、是可以懷疑的,
就像笛卡兒想嘗試找出「我」存在的根基,
他認為只有正在懷疑的那個我不可懷疑,故導出我思故我在。
而綜觀我的生命,
我的人格是由一連串的記憶組成,
我先有了五歲前的幾個記憶,然後長大後經歷了更多事,
學習了很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
包括人體的組成、世界的組成、邏輯、宗教、哲學等,
這一連串記憶、意識流最根本的共通點就是 —「我存在」
我不能用我存在後所學到的邏輯來懷疑存在本身,
因為所謂的邏輯也是建立在存在之上,
沒有存在自然也沒有邏輯這個工具誕生。
本體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
及藉由上述能力所感受到的外在世界、他人、意識、思考、情緒、記憶等,
都是建立在存在之上可供質疑和玩味的事物。
過去的我會把自我建立於意識之上,
覺得頭腦不聽使喚一直在運轉好痛苦。
現在我體會到了原來只有存在是真的,
而意識只是建立於存在之上的其中一個可懷疑的東西,
我完全不需要因為意識感到痛苦,就認為存在也是痛苦的,
從今以後我該知道及感受的就只有一件事:

「我就是存在本身,而我正存在著」

只有存在是唯一真實的事,
除此之外的都是場虛幻的遊戲。
可以隨意挑些喜歡的存在衍生物玩,
但別入戲太深,忘了自己只是個遊戲外的玩家,
也要避免因太出戲而解離,剩下冷漠或無聊,
在兩者變化間不斷尋找平衡,
或許是這遊戲唯一不變的玩法。

avatar-img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喃喃自語 的其他內容
壹、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先來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語言上的認知: 如果A事件的目的是B事件,那我會說A的意義是B,例如我現在打字的目的是寫一篇文章,那我會說寫文章就是我現在打字的意義。 (意義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意思,例如『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這個用法,就比較偏向一種價值和情緒判斷)
前言: 這篇文是試圖將『我是誰?』這個問題可能的答案大略描繪出來,或許我們找不到一個完美的說法來回答此題,但至少我們能知道有哪些選項可供我們選擇、或作為個人答案的素材,使我們對於自我的認識更臻完善。 壹、『我』的構成 *此文中意識和意識經驗兩詞會交雜混用,所指概念相似 要討論『我是誰
壹、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先來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語言上的認知: 如果A事件的目的是B事件,那我會說A的意義是B,例如我現在打字的目的是寫一篇文章,那我會說寫文章就是我現在打字的意義。 (意義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意思,例如『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這個用法,就比較偏向一種價值和情緒判斷)
前言: 這篇文是試圖將『我是誰?』這個問題可能的答案大略描繪出來,或許我們找不到一個完美的說法來回答此題,但至少我們能知道有哪些選項可供我們選擇、或作為個人答案的素材,使我們對於自我的認識更臻完善。 壹、『我』的構成 *此文中意識和意識經驗兩詞會交雜混用,所指概念相似 要討論『我是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清朝順治皇帝出家時曾說: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笛卡爾說: 「我思故我在」、孔子說: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為什麼「我」思考的時候才存在,而思考後不學就會陷入停滯? 而又為什麼在思考時的我,已經存在,卻又不知道我是誰,明明存在就是已知自己是誰,不是嗎?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身份認同是一個人活著很重要的心理需求,但不斷尋找自我認同在困惑的大海裡浮沈,最終會撐不下去。除了個人身份認同外,政治傾向、宗教信仰、選擇的信仰等也是身份認同的領域。然而,信仰可能有善惡,選擇所信仰的人或事物時,需檢視其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從很久很久以前,我就一直思考自己的存在意義到底是什麼? 是因為要完成來自某個冥冥之中註定的使命?實現某個人未達成的理想?還是只是單純只是身為廣大宇宙洪流中的一個渺小份子,所以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了呢?思考並找尋這些生命中的意義佔了我生命中的許多部分,我與我自己對話、思辨,但始終未尋找到答案。 出了社
Thumbnail
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 就算經歷過世間的惡,我仍是原始的我 ........
Thumbnail
你認為,你自己是由自己的經驗和周遭的存在而形成的嗎?你至今的人生,是平淡無奇,還是充滿熱情與冒險? 當你遭遇問題,或感到一切都不順利時,你知道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事嗎? 你一定也有過付出許多努力,卻沒有任何成果,只能無助放棄的那種時候。你是否有想過,真正的自己又會是什麼模樣? *以下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
Thumbnail
背景介紹,以下是我曾經的生命經歷,當時有寫下來,想透過現在,分享不太一樣的世界。 我感覺我原本不是屬於這具身體的,而是宇宙中的一份子,在靜觀之中,原本是無形無識,但後來被抓下來了,就變成有形體也有「自己」的意識。某種程度上,我很清楚知道這不是我,不過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還是不錯的。還有我發現吧,所謂
Thumbnail
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生命的目的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在你的三維現實係統中,你正在學習精神能量(也稱為思想能量或心靈能量)以及如何使用它。 關於精神能量及其用途的知識是透過不斷地將你的思想和情感轉化為物理形式(你的物理現實),然後感知和處理所形成的物質和事件來學習的。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清朝順治皇帝出家時曾說: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笛卡爾說: 「我思故我在」、孔子說: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為什麼「我」思考的時候才存在,而思考後不學就會陷入停滯? 而又為什麼在思考時的我,已經存在,卻又不知道我是誰,明明存在就是已知自己是誰,不是嗎?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身份認同是一個人活著很重要的心理需求,但不斷尋找自我認同在困惑的大海裡浮沈,最終會撐不下去。除了個人身份認同外,政治傾向、宗教信仰、選擇的信仰等也是身份認同的領域。然而,信仰可能有善惡,選擇所信仰的人或事物時,需檢視其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從很久很久以前,我就一直思考自己的存在意義到底是什麼? 是因為要完成來自某個冥冥之中註定的使命?實現某個人未達成的理想?還是只是單純只是身為廣大宇宙洪流中的一個渺小份子,所以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了呢?思考並找尋這些生命中的意義佔了我生命中的許多部分,我與我自己對話、思辨,但始終未尋找到答案。 出了社
Thumbnail
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 就算經歷過世間的惡,我仍是原始的我 ........
Thumbnail
你認為,你自己是由自己的經驗和周遭的存在而形成的嗎?你至今的人生,是平淡無奇,還是充滿熱情與冒險? 當你遭遇問題,或感到一切都不順利時,你知道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事嗎? 你一定也有過付出許多努力,卻沒有任何成果,只能無助放棄的那種時候。你是否有想過,真正的自己又會是什麼模樣? *以下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
Thumbnail
背景介紹,以下是我曾經的生命經歷,當時有寫下來,想透過現在,分享不太一樣的世界。 我感覺我原本不是屬於這具身體的,而是宇宙中的一份子,在靜觀之中,原本是無形無識,但後來被抓下來了,就變成有形體也有「自己」的意識。某種程度上,我很清楚知道這不是我,不過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還是不錯的。還有我發現吧,所謂
Thumbnail
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生命的目的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在你的三維現實係統中,你正在學習精神能量(也稱為思想能量或心靈能量)以及如何使用它。 關於精神能量及其用途的知識是透過不斷地將你的思想和情感轉化為物理形式(你的物理現實),然後感知和處理所形成的物質和事件來學習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