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我是誰?我的目標是?

    前幾天和嘉怡提起自己處在一個抉擇與迷惘的狀態,用模糊的話來說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誰」,這個困惑包括不限於

    • 我的目標是什麼?
    • 我喜歡什麼?
    • 我擅長什麼?
    • 我的價值在哪裡?
    • 我想成為怎樣的人?

    「我是誰?」這個在心理發展裡被歸類成18歲青少年面臨的問題,其實我從前一份工作到現在研究所畢業都一直在問自己。

    不知道為何,我雖然擅長教學,也喜歡教學,但是只要一想到萬年代理啦、以前實習遇到的不要臉隨便教奈我何資深老師以及尊師重道的職場環境,就會想一下那我除了老師,還會做什麼XD 這是為什麼我在研究所畢業以前申請了台大的創意創業學程,成為了創創15th的一員,也真的讓我找到一個感覺蠻有趣的職涯方向。不過真的把論文搞定之後,開始找工作,卻因為某些因素,出現了「真的要(能)轉領域嗎?」的聲音。

    另一方面,我很不習慣待業期間無所事事的狀態,一直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不能休息太久,應該要趕快找到工作。每天一個人待在家刷104真的蠻無聊又煩悶。老實說,離職去念研究所後,最大的不安感就是自己好像失去了價值感,我沒辦法靠工作上的付出或產出而得到成就感與薪資;我也好像和社會失去了連結(每天自己去研究室敲論文,沒有同事可以聊天嗚嗚)。

    前幾天我想到嘉怡,想說可以聽聽她的經驗,於是我打開messenger敲她。嘉怡從無界塾離職之後,大概有100個人問他 Why ? 她從無界塾辭職之後,也大概有100個人問她你在做什麼,或是你之後想做什麼?

    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我們的path不太一樣,但是我們共同處於/曾處於一個無職、停下來的狀態。與嘉怡落落長的聊完之後,由於她表示太多人找他聊職涯的迷惘,於是我試著把自己得到的反省/產生的mindset歸納成3點,分享給眾多迷惘的靈魂

    1.保持彈性

    我一開始其實問嘉怡一個偏向Yes or not的問題,不過聽完她的分享之後,最大的收穫是提醒自己保持彈性。她離職後,剛開始會出於人情壓力而接下某些專案或合作。不過,接下了ABC,那就代表你失去了接下CDE等其他工作的機會。尤其是當你投入另外一個正職,就必須全心全意投入個至少一兩年,就真的很沒彈性,無法去接其他有趣的專案(怎麼聽起來有點渣?哈哈)。

    所以,嘉怡建議我可以先盤點自己的狀況,例如經濟壓力、對轉職的新領域是否超級喜歡、Offer的內容是不是符合期待等等。如果沒有經濟壓力,或是還不確定想先試試水溫,那也可以嘗試和對方討論另外一種合作方式。重點是,有沒有保持彈性,給自己思考的空間與時間。

    另外,我覺得保持彈性的意思也包括思考保持彈性,不一定我做了某個選擇之後,所有的事情就像瑞凡一樣回不去。過去的積累不會消失,你隨時想回去就可以回去,或許直接回到以前的領域工作,或許在探索之後,找到一條能結合新舊領域的職涯路徑。不過這邊我也有反思,話雖然是這樣說,我反對太多斜槓,專長與知識是需要長時間積累的,頻繁的轉換會導致你沒有時間去積累。

    2.不要受制於職稱,找到自己的特質

    嘉怡表示,當初會想離職是因為有很強的停下來的動機。不過停下了routine的工作之後,獨處時間變長,她也有過「沒有一個外在的『工作』的標籤,很難解釋自己在做什麼」的擔心,也好像少了「追求工作中的成就感」。不過她認為處在的階段不同,感受也會不同。現在的她很清楚知道沒有以上那些,他還是好好的生活、學習、完成許多專案。

    而且,她覺得如果太快掉入工作的框架(例如職稱、JD)反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特質。舉例來說,她發現自己擅長將複雜的東西拆解、整理,這個特質適用於許多不同的工作,比如財務管理的專案或是教師培訓的專案。而當你運用了某些特質在工作上(管他是什麼工作)你都能感到成就感、覺得順手、有熱情,那表示這真的是你的優勢特質。

    3.蒐集更多資訊

    我覺得這一點是承前面兩點,做出某個選擇時,首先記得保持彈性,但你可以藉由蒐集更多的資訊來幫助自己做決定。就像我現在是想辦法寫信詢問有經驗的前輩(但我還沒克服在Linkedin上直接密不認識的人),或是和身邊的朋友(尤其是學長姐年紀比你大吃過的米比你多)聊聊。他們的工作經驗或許與你的相差甚遠,但是你可以去了解他們如何做選擇、他們是怎麼想的,做為參考,幫助釐清自己的想法。

    最後,附上嘉怡的文章〈不要再問我「離職後做什麼?」—我在練習自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