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個分析師的養成】我對台灣 sellside 研究部的未來發展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前陣子有社會新鮮人來信問 sell side 股權研究這行的發展,這邊用 local tier 1 house 分析師的角度簡答,外資和 tier 2 的同業可能有不同看法:

首先,你還有的選的話不要待在台灣的金融證券投資業,科技產業的加速度好很多,賽道長很多。

但如果你在 sellside、buyside 做選擇,而且你最終是想怎麼學習好好當一個 money manager,那後者豈不是更直接,承擔風險報酬的人和觀察風險報酬的人是很不一樣的,誘因機制的差異會促使兩者發展出不同的 model。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26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其實也沒什麼好爭的,對我來說這兩種投資方式都可以用 Howard Marks 畫的這張圖來解釋。被動/指數化投資人在扣除成本之前,就是踩在那條斜斜往上的直線獲得 Beta 報酬,唯一要做的決定就是去選擇及配置要承擔哪些 Beta 風險,不論是定存、債權、股票、VC 還是其他資產類別。
2020 年之後吧?在工作場合開始會碰到一些同行或客戶,特別來跟我說「Freddy 我從學生時期就開始追你的文章了」、「因為看了你的文章所以我更想進投資相關行業工作」 其實是有點不好意思,畢竟累積起來我沒有對這行講過太多好話,我不知道為何看了這些鳥內容之後還會有人想進來…
有時候會接到不少私訊問金融研究員的職涯,通常都是問「怎麼樣才能拿到工作機會?」,但我其實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很好,因為你可以從 Google 和 LinkedIn 上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每個人答的都差不多。不過下面這則最近收到的私訊,我覺得還滿值得思考的...
先說結論:直到離開台灣金融業的那天,我都不會在公開場合及媒體上撰寫及評論任何跟投資分析有關的內容了,要看的話就到我們家開戶吧。
前幾天有機會亂入實習生的面試,這篇我談一下我會問什麼問題,然後解釋一下為什麼這些問題對一個未來的優秀分析師很重要。
無論是因為巧合或必然,寫作這件事一直都是我工作與生活最核心的一塊:國高中在無名小站 (天哪現在的小朋友應該都不知道這啥) 寫散文與日記;大學研究所時期用 Blogger 和 Wordpress 寫一些如今看來幼稚的商業分析文;工作後,券商研究員就是在不斷地研究、歸納、分析、預測過程中度過。
其實也沒什麼好爭的,對我來說這兩種投資方式都可以用 Howard Marks 畫的這張圖來解釋。被動/指數化投資人在扣除成本之前,就是踩在那條斜斜往上的直線獲得 Beta 報酬,唯一要做的決定就是去選擇及配置要承擔哪些 Beta 風險,不論是定存、債權、股票、VC 還是其他資產類別。
2020 年之後吧?在工作場合開始會碰到一些同行或客戶,特別來跟我說「Freddy 我從學生時期就開始追你的文章了」、「因為看了你的文章所以我更想進投資相關行業工作」 其實是有點不好意思,畢竟累積起來我沒有對這行講過太多好話,我不知道為何看了這些鳥內容之後還會有人想進來…
有時候會接到不少私訊問金融研究員的職涯,通常都是問「怎麼樣才能拿到工作機會?」,但我其實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很好,因為你可以從 Google 和 LinkedIn 上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每個人答的都差不多。不過下面這則最近收到的私訊,我覺得還滿值得思考的...
先說結論:直到離開台灣金融業的那天,我都不會在公開場合及媒體上撰寫及評論任何跟投資分析有關的內容了,要看的話就到我們家開戶吧。
前幾天有機會亂入實習生的面試,這篇我談一下我會問什麼問題,然後解釋一下為什麼這些問題對一個未來的優秀分析師很重要。
無論是因為巧合或必然,寫作這件事一直都是我工作與生活最核心的一塊:國高中在無名小站 (天哪現在的小朋友應該都不知道這啥) 寫散文與日記;大學研究所時期用 Blogger 和 Wordpress 寫一些如今看來幼稚的商業分析文;工作後,券商研究員就是在不斷地研究、歸納、分析、預測過程中度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投資環境對於投資,特別是二級市場的股票。而臺灣的投資環境,就像裡面的裁判,受不了誘惑的,都是那些被判出局(Out)的人。
Thumbnail
探討投資者面對市場波動時的思考與行為,提醒要檢視自身的知識儲備、自律與決策品質,以避免短暫風光後的虧損。 強調持續超越大盤者通常難以企及,並提醒投資人要重視對手的強大,以及隱藏在市場裡的真正意圖。
Thumbnail
你也跟我一樣,熱愛投資和研究嗎? 你也在探索的職涯其他的可能性嗎? **招募投資研究小天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使用AI輔助投資臺灣市場ETF的過程,包括分析市值型、高股息、債券型ETF等類型,以及臺股、美債利率走勢等因素的考量。文章分享了AI的投資建議和對當前市場的預測,並提供了ETF標的和投資金額配比。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股市面指標的主要指標,包括融資融劵、外資、自營商、投信、集保庫存和董監持股比例。透過分析這些指標,投資者能夠瞭解股市熱度、資金行為、外資投資、自營商操作風格、投信操作特點、集保庫存變化和董監持股情況,進而作出投資決策。
我是一位在台灣金融保險業打滾的金融研究員,在這邊可以看到我的投資想法、資產配置與經驗分享(包括各種生活中的怪事)。 稍微說明有這個看板的主因,過去在社群媒體中發佈投資相關的想法都沒什麼人可以討論,因為朋友中會對這方面有興趣且能夠討論的不多,而且社群媒體通常都要放圖(懶得製圖),因此希望這個平台能夠
我看了經濟日報的評論,有點不以為然,"專家"?不過是"掉書袋的書呆子"。 台灣投資人習慣特殊?!還是台灣投資人更聰明,從趨勢掌握到了"機會"? 是台灣投資人,腦筋比較轉得快?投機可以變成投資?如果長期利率趨勢要向下,債券ETF接近歷史低點,價格低到不能再低,最後只有往上升,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
這邊想提醒訂閱者,我之前講過我在觀察的股票,以及想分享給有做過作業的同學一些實戰的經驗。 我之前說過我在觀察證券股,若以後都超過三千億,可以佈局證券股。上周台股成交量已經放大到超過4千億,同時前幾天的新聞也提到證交稅收收入不錯,連幾個月漲。 我想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同時,上次請大家做的作業,大
為解釋外資券商交易以及交易行為的常見錯誤解讀,並就研究報告的準確性、內線交易等問題提供觀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投資環境對於投資,特別是二級市場的股票。而臺灣的投資環境,就像裡面的裁判,受不了誘惑的,都是那些被判出局(Out)的人。
Thumbnail
探討投資者面對市場波動時的思考與行為,提醒要檢視自身的知識儲備、自律與決策品質,以避免短暫風光後的虧損。 強調持續超越大盤者通常難以企及,並提醒投資人要重視對手的強大,以及隱藏在市場裡的真正意圖。
Thumbnail
你也跟我一樣,熱愛投資和研究嗎? 你也在探索的職涯其他的可能性嗎? **招募投資研究小天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使用AI輔助投資臺灣市場ETF的過程,包括分析市值型、高股息、債券型ETF等類型,以及臺股、美債利率走勢等因素的考量。文章分享了AI的投資建議和對當前市場的預測,並提供了ETF標的和投資金額配比。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股市面指標的主要指標,包括融資融劵、外資、自營商、投信、集保庫存和董監持股比例。透過分析這些指標,投資者能夠瞭解股市熱度、資金行為、外資投資、自營商操作風格、投信操作特點、集保庫存變化和董監持股情況,進而作出投資決策。
我是一位在台灣金融保險業打滾的金融研究員,在這邊可以看到我的投資想法、資產配置與經驗分享(包括各種生活中的怪事)。 稍微說明有這個看板的主因,過去在社群媒體中發佈投資相關的想法都沒什麼人可以討論,因為朋友中會對這方面有興趣且能夠討論的不多,而且社群媒體通常都要放圖(懶得製圖),因此希望這個平台能夠
我看了經濟日報的評論,有點不以為然,"專家"?不過是"掉書袋的書呆子"。 台灣投資人習慣特殊?!還是台灣投資人更聰明,從趨勢掌握到了"機會"? 是台灣投資人,腦筋比較轉得快?投機可以變成投資?如果長期利率趨勢要向下,債券ETF接近歷史低點,價格低到不能再低,最後只有往上升,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
這邊想提醒訂閱者,我之前講過我在觀察的股票,以及想分享給有做過作業的同學一些實戰的經驗。 我之前說過我在觀察證券股,若以後都超過三千億,可以佈局證券股。上周台股成交量已經放大到超過4千億,同時前幾天的新聞也提到證交稅收收入不錯,連幾個月漲。 我想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同時,上次請大家做的作業,大
為解釋外資券商交易以及交易行為的常見錯誤解讀,並就研究報告的準確性、內線交易等問題提供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