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出現一種狀況,明明你和前伴侶說好的,已經分手了,可是今天當下的氛圍,似乎又回到以前感情好的時候,兩人很有默契地互動著,讓你突然感覺不清楚「今夕是何夕?」,然後一聲內心的喟嘆升起,因為雖然當下的氛圍很好,但是自己內心知道,自己和對方「已經分手。」,這種情況,在愛情研究中稱之為「糾纏」狀態。
這裏所謂的「糾纏」有必要說得更清楚一些,是指兩人間的關係大局和當下兩人之間的狀態不相合或不一致的狀況,導致兩人間的故事無法完整收尾的狀態。
在我們談戀愛時,經常會三不五時地問自己,目前和對方是什麼狀態?什麼關係?是「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還是「純粹地知心朋友」狀況?-會想要用語言去定義或定位自己和對方的關係狀態,我們說這種心理現象是用語言來標定關係狀態的心理意圖,是劃定一種兩人之間的「關係大局」,把兩人之間的適當位置劃出,以免在互相對待上出現不適當的行為。比如說,當關係大局是分手狀態,現場的兩人在相互對待中就會互相克制不做出太照顧對方的行為,更不適宜進行突然擁吻的動作。
因此我們在談戀愛時經常會在想,自己目前和對方的關係狀態位置是如何?愛情中的口頭應答,比如接不接受對方做為男女朋友的回應,也可視為兩人間關係大局上的位置語言確定。
所以我們在談戀愛時,會有一個腦袋想確認兩人間的關係狀態是什麼?然後指導我們兩人之間互相對待的現場之行動範圍;但在愛情行動現場中,又開放著關係大局位置的相互推移,因而更動兩人間關係大局的敍說版本。比如說,兩人經常打鬧曖昧已久,但在某次過馬路時,對方順勢牽起我的手,雖然已過完馬路,對方的手卻再也不放開緊緊握住,對方突然笑著說:「我再也不想放開你了!」,而我內心的溫暖瞬時感覺升溫了,覺得我倆的關係更上層樓,從曖昧混沌不清中,突然清楚了出來,我在內心對自己說:「就是他了,我們要在一起!」。這種身體的感覺可以瞬間改寫兩人間的關係大局。
因此,我們有兩個概念互相拉扯,一個是兩人關係的大局敍說,是個人用來標定自己和他人的關係狀態;另一個則是兩人之間相互對待的愛情現場感受。這兩者之間,有相互連動的關係,有點像是森林與樹木之別,森林(整體)是由樹木(部分)所組成的;而當觀看整座森林時,整座森林整體又包含著每顆樹。這兩者之間若是一致的關係,個人比較不會感受到矛盾糾纏的感受;比如說我和你的關係大局是「相合的」、「在一起的」,在我們相處的現場對待之中也是和諧一起的,這樣愛情的感覺就是一致的、合拍的;但若是我們的關係大局雖是「相合的」,而在相處的現場對待之中卻時常相互爭吵不和諧,我感受到的愛情的感覺就容易矛盾而糾纏;或若是我們的關係大局是「分手的」,而在相處的對待現場之中卻是「相合的」,,同樣地容易感覺到矛盾及糾纏。
所以我們知道,當我們問一個人:「你愛他嗎?」,其實是在確認他認為的「關係大局」,被問的人的腦海中可能轉過無數個和對方相處的現場片段,而實際上這些現場片段可能讓你感到酸、甜、苦、辣都有,但最終他會綜合這些經驗,然後標定自己對她的狀態,幽幽地說:「我想我還是愛他的」。
所以就情感滿意度來說,「關係大局」和「愛情相處現場感受」一致的話,愛情感覺不致於矛盾,若不一致,則易陷入矛盾糾纏的狀態。
聰明如你,你也可以審視自己和伴侶之間在愛情路上,有和對方陷入糾纏的狀態嗎?
(相似文章發表刊登在「女人迷」)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可不定時收到「今日文章」及podcast預告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家庭Q&A-愛情、親情的心理師免費相談」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