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容易淪為性暴力受害者的原因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跟陌生人約砲、約會的時候,你有相信自己的直覺嗎?

你是寧願讓他人覺得自己失禮,也要相信直覺離開現場?還是顧及對方的面子感受,而忽視自己的直覺的呢?


/

根據本書內容分析美國實際發生強暴案件始末,及參考相關執法單位之調查後,整理以下兩點,容易淪為性暴力受害者的原因:


第一,根據執法專家的說法,人們之所以淪為犯罪受害者,第一大原因就是不聽從自己的威脅直覺。


什麼是「威脅直覺」?

威脅直覺是你的身體或潛意識對收到訊息的反應,這些訊息來自你所處的環境和目前的情境,它們告訴你事情不對勁。


直覺跟本能不同,本能是在「遇到危險後」身體會自動採取的反應,也就是為人所知的「戰或逃反應」,以及本次藉 MeToo 運動得以見世的另一個本能反應——「凍結(假死)」(通常發生於當感覺到面對的危險過於巨大,無法躲避、逃跑或防衛時)。


而直覺是指,在危險發生前,你可能會因為一些蛛絲馬跡感覺到不對勁,可能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對勁,但就是不對勁,而因為說不上來哪裡不對勁,因此大多數人會傾向忽略之,告訴自己「想太多了」,甚至當這個不對勁發生在他人身上時,會告訴自己「不要預設別人是壞人」。


然而,很多時候,這個直覺是對的,是你的身體在警告你「趕快離開現場」。當你忽略這個聲音,就有可能是淪為受害者的第一步。


/


第二,就像下一篇將分享的,我們有線索能夠判斷某人是否是潛在攻擊者,然而很不幸的,攻擊者也有線索判斷誰是適合下手的獵物。


2018年有一份針對定讞暴力變態罪犯的研究,結論是歹徒最常以「步態」來判斷要不要對某人下手,最脆弱的對象是那些走路時明顯將身體重心從一邊換到另一邊的人


意思是,你的步伐會透露你是什麼樣的人。步伐較不一致的女子被視為較沒信心,較脆弱者,因此容易吸引犯罪者注意力。更可怕的是,研究同時顯示,罪犯的心理變態程度越深,他們辨識這些脆弱對象的的準確度就越高。


/


綜合以上兩點,「直覺」及「步伐」可能是能夠讓你靠近或遠離成為目標的兩大關鍵,好消息是,兩個都可以練習,想改變自己的步伐,可以從運動開始,想要改變聽從直覺的方式,推薦從《最強自保手冊——社會安全網失靈,你如何自保?美國特種部隊教你辨識身邊危險人物、安全脫身,保住生命財產》這本書開始。

-


📍 Shout Out Sex 無性不談的訂閱制的「性知識 / 實作 / 觀念 相關教育文章」是什麼?就是這些書籍知識!


📍如果你不是個愛看書的人,或是沒時間看書,歡迎加入訂閱會員,每個月茶🍵會將閱畢的性愛相關書籍內容妥善整理、精煉,並以簡單易懂的文章形式分享給加入訂閱制小資校友及傑出校友層級的朋友。


✨追蹤 @shout.out.sex 

獲取更多必備性愛知識


#感情 #戀愛 #兩性 #兩性關係 #情感 #女性 #交友

raw-image


來聊聊你對性與愛的看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你發現,同樣的問題經常在不同段感情中的某個時間點出現,或是你選擇的對象表面上看似不同,然而,相處過一段時間卻逐漸出現類似的影子,那基本上就是你的依附關係在作祟。
在感情中做自己的意思是,你已經知道自己是誰、知道你的自我價值在哪裡,並且在感情中也能夠自在地繼續展現這些價值。「長久穩定的感情關鍵是互相妥協」相信這是所有想要增進自身感情的人都曾經聽過的說法但細想後,似乎又覺得哪裡怪怪的——「妥協的意思是要改變自己嗎?所以如果想要好好經營感情,就不應該做自己?」
我們給了感情裡的「追」以下定義:另一方無明顯正面回應,但某一方持續主動發起攻勢,簡單說是一種獻殷勤的概念。在這層定義之上,「吸引」描述的就是雙方皆有彼此互相回應的未交往感情狀態,「有追就不合理」這句話,講的就是如果你的感情是「追」來的,可能會遇到比「吸引」來的更多不合適的問題...
每個人都渴望愛情,渴望自己對某個人而言是特別的,PUA 就是利用了這樣的脆弱心理,一邊讓你產生自己是 Special someone 的錯覺,一邊用這個錯覺控制著你。PUA 的手法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來都很荒謬,但在深深渴望被愛的當事人眼裡,成了「只要稍微退讓、接受這些要求,就能得到愛」的浮木...
「獨立女性找不到對象」你知道為什麼流傳這個說法嗎?答對了,同樣因為我們的社會是父權社會。父權的本質是控制及壓迫,不希望你太獨立是因為不想要你脫離他的掌控,當你有能力自己做所有事的時候,對方的掌控權就變小了...
在給任何建議前,我知道你一定會說:「我不想失去他這個朋友」,所以你才不敢做出任何改變。你可以先稍微理性的想想,相處的時候很開心,不相處的時候很痛苦,那是相處時間多還是不相處時間多?讓你這麼痛苦的朋友,你留著要做什麼?
如果你發現,同樣的問題經常在不同段感情中的某個時間點出現,或是你選擇的對象表面上看似不同,然而,相處過一段時間卻逐漸出現類似的影子,那基本上就是你的依附關係在作祟。
在感情中做自己的意思是,你已經知道自己是誰、知道你的自我價值在哪裡,並且在感情中也能夠自在地繼續展現這些價值。「長久穩定的感情關鍵是互相妥協」相信這是所有想要增進自身感情的人都曾經聽過的說法但細想後,似乎又覺得哪裡怪怪的——「妥協的意思是要改變自己嗎?所以如果想要好好經營感情,就不應該做自己?」
我們給了感情裡的「追」以下定義:另一方無明顯正面回應,但某一方持續主動發起攻勢,簡單說是一種獻殷勤的概念。在這層定義之上,「吸引」描述的就是雙方皆有彼此互相回應的未交往感情狀態,「有追就不合理」這句話,講的就是如果你的感情是「追」來的,可能會遇到比「吸引」來的更多不合適的問題...
每個人都渴望愛情,渴望自己對某個人而言是特別的,PUA 就是利用了這樣的脆弱心理,一邊讓你產生自己是 Special someone 的錯覺,一邊用這個錯覺控制著你。PUA 的手法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來都很荒謬,但在深深渴望被愛的當事人眼裡,成了「只要稍微退讓、接受這些要求,就能得到愛」的浮木...
「獨立女性找不到對象」你知道為什麼流傳這個說法嗎?答對了,同樣因為我們的社會是父權社會。父權的本質是控制及壓迫,不希望你太獨立是因為不想要你脫離他的掌控,當你有能力自己做所有事的時候,對方的掌控權就變小了...
在給任何建議前,我知道你一定會說:「我不想失去他這個朋友」,所以你才不敢做出任何改變。你可以先稍微理性的想想,相處的時候很開心,不相處的時候很痛苦,那是相處時間多還是不相處時間多?讓你這麼痛苦的朋友,你留著要做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其實每一個人都知道,當一個人想要並最終觸碰另一個人的身體時,不是生殖器在控制肌肉,而是大腦。也許你的大腦和平常處在不太一樣的精神狀態,但那還是你,而且你是知道的。沒有人天生是生殖器和激素的奴隸,在你人生的絕大多數時候,你也不會真心想要向外界宣稱你是這樣的奴隸。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每當新聞報導性犯罪事件,總會讓人憤怒、恐慌,那些來自陌生人的惡意,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但其實性犯罪很大比例都是由熟人犯案,可能是鄰居、老師、店員、朋友,甚至是家人,我們該如何防範性犯罪?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年輕時一直覺得心中所想 害怕或不想面對的事 總是會躲不掉的實現 難道我是帶衰人嗎?! 當時只想是種業力也就是因果論 現在知道這是種引力帶來的磁場能量 吸引力是種直覺也是第六感的呈現 是種吸引好壞同頻能量的結果 能量吸引同頻磁場 但不代表其他雷同屬性不相吸 只是頻率小就無法
Thumbnail
再一次。 請遵循直覺,這會讓你感覺生活很充實。 觀察自己:當你懷疑、壓抑或違背直覺時會發生什麼? 你會觀察到能量下降、無力或無助的感覺, 以及身體或情緒上的痛苦。 所以,也注意去感受當你跟隨直覺時會發生什麼? 通常結果會是:感到力量增加或者能量自然流動且充沛。 當你與自己合而為一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其實每一個人都知道,當一個人想要並最終觸碰另一個人的身體時,不是生殖器在控制肌肉,而是大腦。也許你的大腦和平常處在不太一樣的精神狀態,但那還是你,而且你是知道的。沒有人天生是生殖器和激素的奴隸,在你人生的絕大多數時候,你也不會真心想要向外界宣稱你是這樣的奴隸。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每當新聞報導性犯罪事件,總會讓人憤怒、恐慌,那些來自陌生人的惡意,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但其實性犯罪很大比例都是由熟人犯案,可能是鄰居、老師、店員、朋友,甚至是家人,我們該如何防範性犯罪?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年輕時一直覺得心中所想 害怕或不想面對的事 總是會躲不掉的實現 難道我是帶衰人嗎?! 當時只想是種業力也就是因果論 現在知道這是種引力帶來的磁場能量 吸引力是種直覺也是第六感的呈現 是種吸引好壞同頻能量的結果 能量吸引同頻磁場 但不代表其他雷同屬性不相吸 只是頻率小就無法
Thumbnail
再一次。 請遵循直覺,這會讓你感覺生活很充實。 觀察自己:當你懷疑、壓抑或違背直覺時會發生什麼? 你會觀察到能量下降、無力或無助的感覺, 以及身體或情緒上的痛苦。 所以,也注意去感受當你跟隨直覺時會發生什麼? 通常結果會是:感到力量增加或者能量自然流動且充沛。 當你與自己合而為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