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人了,然後呢?】五本長大後看會更有感的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嗎?
在最近的貼文與看過的書中,不斷看到各種迷惘的大人,渴望愛的、困擾跟子女相處的、只知道部分世界就自以為是的,這條沒有明確分界的線,好像默默就跨進來了,只覺得進入大人的世界問題更多…ಥ_ಥ

隨著時間流逝而無法避免的長大過程,究竟要怎麼形容當中的酸甜苦辣呢?

再加上我自己也很常在不同貼文裡提到「不要成為一個把世界當成理所當然的大人」,其實也是在提醒我自己,成為大人後並不表示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還是得從經驗的累積中試錯與取捨,並且持開放心態,知道一定有我們認知以外的世界。

以下五本是我覺得當你已有一個年紀來讀會特別有感的書,成為大人的困惑、執念、與人相處的矛盾、想找回初心或寂寞時,很推薦你這以下,你會從中找到一部分的自己。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寫給年輕的你》|李惠貞|維摩舍出版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寫給年輕的你》|李惠貞|維摩舍出版

Q:成為大人你可以...

A:繼續用好奇探索世界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
好希望我在國高中就讀到的一本書!這本雖然是對青年學子對話,但同樣推薦成人一起讀,若說《成為自由人》是敘說工作熱情、人生哲學與深度經驗分享的話,《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是更加直白的短文,卻能讓我跟過去的自己對話,現在的努力與堅持,是當初自己想要的嗎?有什麼觀點我現在認同,但過去可能不屑一顧呢?從字裡行間看見自己的成長。放下墨守成規,如何成功並不是只有一種解答。

這本書引導你思考:什麼是成熟?什麼是自由?擔心找不到工作?什麼是成功?

延伸閱讀:為自由做準備,隨時可以開始《成為自由人》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著|先覺出版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著|先覺出版

A:記得放下執念

我可能錯了》書名就是一句魔法,獻給想完全掌控人生卻總是不盡如意的人。森林智者比約恩從生命的各階段談起,長大後的執念往往使你受苦,也很常在事情好壞間掙扎,承認「我可能並非無所不知」的想法,才能讓自己更自在。而有時候,當下以為不好的結果,卻有可能成為珍貴的體驗,先別太早下定論。
「你不會總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你會一直擁有自己需要的」
這本適合給內心有衝突、常放不下、或時常感到焦慮的你。

另一個魔法金句:「這也會過去。」


分人︰我,究竟是什麼?|平野啓一郎|新經典文化

分人︰我,究竟是什麼?|平野啓一郎|新經典文化

A:承認不同面向的你都是真正的你

分人
當我們面對不同的人或群體時,所展現的自己必定不同,而且長大後社交圈更複雜,有時候我們會特別喜歡或討厭身在某些人旁邊的自己,但若要以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來定義,只會感到混亂。若我們了解每個不同面向的自己都只是一個「分人」,且會隨著離開環境或他人影響而使這個分人增強或消失,自我絕非唯一不變,你要做的就是保持那一兩個喜歡的分人,這就是肯定自己的路口。

「從來沒有問過『我是誰?』就長大的人,恐怕不存在吧。」


不用急著長大|日宇知棚|鯨嶼文化

不用急著長大|日宇知棚|鯨嶼文化

A:偶爾回歸初心,看看那些陪伴你長大的人

不用急著長大
小時候再怎麼深刻的記憶,都沒有辦法抵擋時間的流逝,而我們最後又能記得多少?漫畫家日宇知棚用了十年成就此部作品,從他的童年、學生時期到成家立業,各種平淡的日常集結,卻因此深刻雋永。
長大後覺得時間飛快到無法好好停下來時,看這本會不斷想起小時候那些零碎、好容易好簡單就快樂的美好記憶。
「如果不能一直在一起,至少永遠不要忘記...」

raw-image

不用急著長大》沒事翻一翻仍有一絲悸動。


直到夜色溫柔|簡莉穎 X 廢廢子|臉譜出版

直到夜色溫柔|簡莉穎 X 廢廢子|臉譜出版

A:直面想被愛的自己

直到夜色溫柔
真正大人的書來了(?)這本年初看完印象深刻到現在,書中每一個小房間,都是渴望愛卻也寂寞的人,我們有辦法帶著這些自卑與所謂的缺陷,好好將我也想愛的心情給表達出來嗎?若我們的寂寞有辦法被回應,那可能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吧。
最喜歡Room 4、7與0,每篇的末尾大家都被療癒到了,將這些感官與慾望描繪得很輕盈,直面寂寞之下的人性,也有溫柔。

「真的謝謝你,像對待一個普通人一樣對我。」

raw-image

直到夜色溫柔》讓我非常深刻的一段自白!XD

一個寶藏圖的概念,你想得到什麼答案就來找書看

一個寶藏圖的概念,你想得到什麼答案就來找書看


所謂的大人我覺得是個動詞,你永遠都在這條路上慢慢「成為」的。
歡迎留言分享你長大後看更有感的書!
或來畫說的IG看到大家的書單...等一下!一堆人在留言區吶喊不想長大是???XD

raw-image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難免感到困惑,或許這些現下都不會有解答,但這些困惑是否有機會凝結成一個個思考過程?那是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主動尋找答案,讓我們在自動駕駛的生活、無自覺破壞的環境、只追求眼前名利時,起碼不要成為那個僵化又自以為的大人?
在我們對科幻作品有了浩瀚未知與炫麗科技的想像後,韓國的科幻小說屢屢打破我的認知,更貼近人性的溫柔。而千先蘭的《一千種藍》則在我們總是冀望科技必須越來越進步的當下詢問:人性究竟有沒有一起進步呢?
最近一本接著一本的好看小說著實讓人開心,而如果看到賞心悅目的封面更是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饗宴,剛好最近曝光的幾本共通點就是______?
這本書名很長、我也幾乎從頭到尾沒念對的的小說,看似什麼奇幻故事,卻是平靜的魔法。書中所描繪那小鎮上發生的事情,大概就是那種新聞不會報的平淡故事,但關掉電視後那些我們看不到的,就是你我生活周遭真的會發生、且總能不經意想起的深刻日常。
我想說書名取得很好,那再度吹起的風,或許是帶來破壞的致命沙塵,也可能是來自四面八方所吹來、大家鼓起勇氣表明自己立場而改變一切的風,更是當蘿芮妲再度看見大草原上搖曳生輝的的麥稈,帶來希望的風。
撰寫此文的同時,早已進入下半年第一個月了,時間永不留情,但閱讀紀錄會留下這些吉光片羽。這次直接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愛書與必推,每次到這種時刻永遠就是甜蜜又困難的人生選擇。 這次也不想用書的類別來分,而是於我來說,成為影響的主題性。快來看看有沒有合你口味的!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難免感到困惑,或許這些現下都不會有解答,但這些困惑是否有機會凝結成一個個思考過程?那是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主動尋找答案,讓我們在自動駕駛的生活、無自覺破壞的環境、只追求眼前名利時,起碼不要成為那個僵化又自以為的大人?
在我們對科幻作品有了浩瀚未知與炫麗科技的想像後,韓國的科幻小說屢屢打破我的認知,更貼近人性的溫柔。而千先蘭的《一千種藍》則在我們總是冀望科技必須越來越進步的當下詢問:人性究竟有沒有一起進步呢?
最近一本接著一本的好看小說著實讓人開心,而如果看到賞心悅目的封面更是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饗宴,剛好最近曝光的幾本共通點就是______?
這本書名很長、我也幾乎從頭到尾沒念對的的小說,看似什麼奇幻故事,卻是平靜的魔法。書中所描繪那小鎮上發生的事情,大概就是那種新聞不會報的平淡故事,但關掉電視後那些我們看不到的,就是你我生活周遭真的會發生、且總能不經意想起的深刻日常。
我想說書名取得很好,那再度吹起的風,或許是帶來破壞的致命沙塵,也可能是來自四面八方所吹來、大家鼓起勇氣表明自己立場而改變一切的風,更是當蘿芮妲再度看見大草原上搖曳生輝的的麥稈,帶來希望的風。
撰寫此文的同時,早已進入下半年第一個月了,時間永不留情,但閱讀紀錄會留下這些吉光片羽。這次直接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愛書與必推,每次到這種時刻永遠就是甜蜜又困難的人生選擇。 這次也不想用書的類別來分,而是於我來說,成為影響的主題性。快來看看有沒有合你口味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旅行,雖然意義不明(人生目的),但是你可以決定目的地(人生目標)、你可以創造旅行的氣氛(幸福感)、你可以決定體驗哪些景點(時間管理)。這本書被稱為「被書名耽誤的好書」的原因在於,書名可能讓人誤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個人成長書籍,但實際上,【個人成長】在探索人生意義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主要的訴說對象是年輕族群,能在年輕時閱讀到是一種相逢其時的幸運;若是在成為大人後才閱讀到,收穫的則是反思生命歷程的契機,同時意識到自己承先啟後的角色與責任,為自己和年輕世代的未來,鋪上無限可能的道路。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的作者是我很愛的李惠貞。如書名所揭示的,此書想對話的對象是那些「非」大人們。李惠貞說,她常聽到年輕的孩子們說在體制內活得很不快樂、對未來感到恐懼、不知人生有何意義。每每聽到這些,她心裡都有個強烈的聲音:並非「只能這樣」。她很想告訴他們: 你所接收的任何觀點,都只是某些大人的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旅行,雖然意義不明(人生目的),但是你可以決定目的地(人生目標)、你可以創造旅行的氣氛(幸福感)、你可以決定體驗哪些景點(時間管理)。這本書被稱為「被書名耽誤的好書」的原因在於,書名可能讓人誤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個人成長書籍,但實際上,【個人成長】在探索人生意義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主要的訴說對象是年輕族群,能在年輕時閱讀到是一種相逢其時的幸運;若是在成為大人後才閱讀到,收穫的則是反思生命歷程的契機,同時意識到自己承先啟後的角色與責任,為自己和年輕世代的未來,鋪上無限可能的道路。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的作者是我很愛的李惠貞。如書名所揭示的,此書想對話的對象是那些「非」大人們。李惠貞說,她常聽到年輕的孩子們說在體制內活得很不快樂、對未來感到恐懼、不知人生有何意義。每每聽到這些,她心裡都有個強烈的聲音:並非「只能這樣」。她很想告訴他們: 你所接收的任何觀點,都只是某些大人的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