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為什麼我們害怕在感情中受傷?壽司坦丁約砲文化的困境

壽司坦丁在他的「約炮的社會學研究」影片中提出了幾個觀點,我認為有些二元化:
1. 迷思:陰道不是通往女人心的捷徑,女人也可以性愛分離。
2. 女性在性愛中不容易高潮,是因為女性更願意滿足男伴,反之男伴滿足女伴意願較低,男性在高潮後還願意照顧女伴的狀況很少。
3. 平權推動過程導致女性逐漸陽剛化,傾向掩飾自己的脆弱。
4. 迷思:愛上約砲對象是種很遜的行為,代表你內心很脆弱(這和第四點有關)
5. 針對女性私密處的保養品一堆,對男性的卻很少。

或許是因為「約炮的社會學研究」這部影片裡所提出的研究資料都是針對美國大學的文獻,讓我在看完後是滿頭問號。我認為影片有些讓男性成為"不體貼"的那方。

問題!陰道到底是不是通往女人心的捷徑?
我得說,當兩人合拍的時候,就是。因為繞過交往過程試探彼此身體,那當然是捷徑,但這個"捷徑"絕不是纏綿之後她的心就意屬於你,這才是"性與愛分離"的真正定義,我們發生了關係但還不到愛。男人們也該有這個概念。

我想來做些補充,性與愛和社會結構、流行文化息息相關,光憑影片中提到的數據我認為頗為偏頗,還請聽我娓娓道來。

贊同點

其實要感謝壽司坦丁這部影片提到的第3點,尤其是近10年更能感覺到以前就認識、或是在交友軟體結識的女生朋友,都有「陽剛化」的趨勢,不僅會看到女生說"女人也可以很man",也會看到不少女生越來越像男性一樣選擇隱藏脆弱,特別是在交友軟體上"免洗"的感覺越來越重,只要一個不合對方胃口,他就會毫不潤飾地展示無情的一面。

這給我一種感覺,到底是有多少受傷的人,急著找機會表現自己"堅強的一面",一個不悅便要踩著對方來獲得一種"贏了"的感覺。

你說話不對我胃口,我就笑你,你笑回來我就嗆你,或冷漠處理,等玩膩了就unmatch對方,每個動作都在計算著心理上可以贏多少。

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再打開交友軟體的原因,上頭的人們在找的只有兩種東西:
一是免於受傷的自我滿足感,想滿足自己的同時,更要提防任何身心受傷,二是沒見到面、沒片刻溫柔也無妨,蒐集越多的match越多的按讚數,或把對方歸類為"無聊"那瞬間的優越感。

且當對方長得越好看,社會經濟地位越高時,拒絕帶來的快感也就更強,
這都是在幹些什麼浪費時間的事,人家想好好談戀愛啊!

而我確實親耳聽過Tinder女生網友說:「他是到Tinder上找男生吵架的」,在和他約會時也感受到針對男性的不滿和冷暴力。想想看,受傷的男性再把傷害轉嫁給其他女性,冤冤相報,交友軟體變相成為一種彰顯"性別權力"的工具,遇到不貼心甚至刻意冷漠的人機率越來越高,交友約會全都變了質。

曾經我也陷入這樣的「復仇陷阱」,但我很幸運遇到溫暖的人,也往對的方向思考,我還是選擇拾回曾經的溫柔。

為什麼要害怕受傷?不覺得受傷,不就沒受傷了嗎?

暈船又怎樣?即使是沒以愛為前提的性也有可能意外地合拍,且我認為,

坦率地表示自己的好感,才是回到最初的浪漫,
對方拒絕又何妨?留給對方思考空間不也很溫柔嗎?
敢愛敢恨的人,是成熟、溫柔、強大的表現。

中立點

性愛分離,我認為是假議題,
因為性有了情感的堆疊,才會有更多投入,它是一種隨時在浮動游移的能量,它是呼吸的起伏快慢,從來就不是性是一個箱子、愛是一個箱子,然後兩個箱子分開。

性與愛是調酒,有時候Whisky多一點,有時候蘭姆酒多一點,又有時候可樂汽水多一點,有時有苦澀卻回甘的氣味,有時濃烈得讓人喘不上氣,有時又甜得心頭發癢,多喝個幾口就醉了。就像一對從天雷勾動地火到越來越合拍的男女,不也是性和愛的游移嗎?

性愛分離這個詞,還不是「怕受傷」才創造出來的詞?
誰能只性不愛就是情場高手,誰暈了船就是天真脆弱的孩子,害怕受傷的人總是想著這些。

Love bite, love always comes with bites.

love bite

反對點

男性高潮與疲累,其實是個非常複雜的玩意,它和性愛的品質有非常大的直接關係,如果男人能在性之中感覺到「愛的滿足」、感受到自己的投入、對方的投入(愛),那在高潮之後男性回復的速度可以快非常多。

睪固酮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精神力,男性在"火山噴發"後睪固酮含量會大幅降低,這個時候男人就會異常放鬆疲憊,所以很多男性在高潮後就會想睡或腦袋空空。

這種狀態下,女方可能只到80%,就眼睜睜看著男人在那邊給我睡,給我睡!當然會不爽。

相反的,如果是一場很簡陋、沒有情緒舖陳的sex,沒有情感的投入,男人便容易在結束後感到空虛,這樣的空虛帶給男人的罪惡感可能還多過滿足感,男人會想著:『就這樣了嗎?我是來幹嘛的?來付錢的嗎?』走回家的路上默默滴下兩滴男兒淚。

這就是為什麼,影片中提到「男性在固定伴侶關係中,對取悅女方的意願大幅提高」,因為男人也要愛阿!

男人也需要把making love的需求說出來。

另外,高潮後還記得滿足女方就考驗男人的體力和認知了,體力又和肌肉的強度、柔軟度、心肺呼吸的控制力有關聯了,而認知就是-「美感」。

男性的「美感培養」

男方結束後還能繼續滿足女方,我認為這是一種「情調」,一種「美感」,因為你讓我感覺很好、因為你讓我體驗很美的時光,所以難以自拔地想讓對方也愉悅。這種「美感」是大部分女性都懂的東西,而男性比較不太能體會這種美感的必要。

這和美感教育或天賦有直接關係,你可以看看,女性為什麼更喜歡藝術家,因為對藝術品的美感可以延伸到激情中。

這種「美感培養」也直接和男性私密處保養、毛髮氣味保養有直接關聯,
到底是having sex,還是making love,There's a huge difference.
身上的氣味、房間的香氣和燈光、撥放的音樂,還有怎樣去觸摸女方的身體,都需要「美感」,都需要「體諒和想像」,如果不能想像揣摩對方會不會舒服,那就只是having sex。

壽司坦丁這部影片用了數據來佐證,可美感是可以用數據量化的嗎?
沒有這麼簡單,這不是數據能分析的事,也不該是用數據來解釋的事。

日本知名男公關羅蘭就是把美感點滿的男人,
受節目採訪中羅蘭坦言地說,其實他的戀愛經驗很少,
那一個戀愛經驗少得離譜的男人,怎有辦法把女人迷得神魂顛倒呢?
美感,
說話的選字、語調、看得到女生的情緒在哪的能力,就是美感。

男性不是不願意滿足女方,而是很多時候男性要嘛沒意識到這回事,就是意識到這點的也不得其門而入,因為女性喜愛的美感是很飄忽不定的,甚至很多時候是有些病態的癖好(沒有貶抑),我稍稍舉例一下,有些女性迷戀痛楚或死亡,愛虐、BDSM那些相比起來可能都小事了。

而且不少女性不會教你,她也不想教你,
她要你自己學會後再遇到她,這樣才是"對的人"。
這個時候,男性愛發號施令的缺點反倒成了部分的優點,男性習慣告訴女方他想要什麼,不過,也要問女方想要什麼。

Making love過程中需要雙方的投入配合,找到燃起彼此愛火的方法,有的時候可能男人很累都是男人在動,女方不知道做什麼,有的時候是女方很多想像很浪漫,男方只會橫衝直撞,這樣就不好了。

而且文化也有巨大差異,影片中研究若是有法國,那法國和美國一定又大不同,群體、個體也有差異,不少看似溫順的亞洲男其實對性愛的投入是很高的。

最後,來一首充滿美感的歌,充滿浪漫的畫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