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隨喜他人善行,為何能得到廣大福報?龍德上師大圓滿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次,阿闍世王迎請佛陀和佛陀的常隨眾到皇宮應供,準備上好的飲食,還進行豐厚的供養。請法供養佛陀和常隨眾長達四個月之久。

在佛陀應供的期間,有一位年老病弱的貧女,認為國王非常有智慧福報,能夠對佛陀做這麼殊勝的供養,而且過去生一定修積大福報,連最偉大的佛陀和僧眾們,都願意被國王供養這麼久,過去生累積這麼殊勝的功德,今生又能供養佛陀和僧眾,那麼未來國王的功德就更不可思議了!貧女一想,就連連讚嘆著阿闍世王不可思議的發心。佛陀是宇宙的遍知者,當然知道貧女隨喜讚嘆的歡喜心。

阿闍世王雖然發心虔誠,但是習氣仍然很重,對於自己能夠對佛陀和僧眾作廣大的供養,心中的傲慢心油然而生。佛陀當然知道阿闍世王的心念,於是善巧地想要加以調伏阿闍世王的慢心。佛陀就故意問阿闍世王說:「今天所累積的功德,要迴向給你阿闍世王呢?還是迴向比你更有福德的人呢?」

阿闍世王心想,功德最大應該是供養最多的人,所有的供養都是我在做的啊!所以一定是自己功德最大,不可能還有別人。所以,阿闍世王就回答佛陀說:「誰的功德大,就迴向給誰,請您把功德迴向給最有福報、最具功德的人。」

阿闍世王如此回答佛陀後,就等著佛陀待會念自己的名字,可是佛陀迴向時卻念出貧女的名字,阿闍世王覺得很奇怪!接連著第二天和第三天,佛陀都是以那位貧女的名字來迴向,阿闍世王開始不高興,為什麼會迴向給貧女,每日對佛陀作供養的人是我啊!況且,這多沒有面子啊!身為一國之君卻不是最有福德的人。群臣們討論,如何做才能讓佛陀用阿闍世王的名字來作迴向。

第二天中午供午齋的時候,大臣們故意叫抬米粥的士兵,把米粥灑出來,乞丐看到這個情景,紛紛上前想要去接溢出來的米粥,可是卻被士兵喝斥,不准他們接取這些米粥,甚至還驅趕、毆打那些貧民和乞丐。

當貧女看到這個情形,就非常生氣地說:「你們寧可讓粥掉在地上浪費,也不願意給我們吃嗎?這真的是太過分!」貧女生氣的當下生起一念瞋心,就將所有功德全部都摧毀。於是,當天佛陀在迴向時,功德最大的就又變成是阿闍世王。

雖然貧女沒有錢可以做功德,但是她很真誠地隨喜國王的善行,所以才能得到同等廣大的福報,可是當她生出瞋心時,所有的功德在瞬間就毀失。由此可見,功德的大小不在於身、語的行為上,而是在於意念上的起心動念是否清淨。

在《教王經》提到:「見到他人行持善法時,自己若是以清淨意樂誠心誠意隨喜,並將其善根迴向圓滿菩提,則所累積的資糧,絕對勝過以競爭心對待他人行善,或以傲慢心想著我一定要做如此的善事等,裝模作樣地行持,只為希求現世名譽,善法裡充斥著世間八法之毒。」凡是見到他人行持善法,乃至於是任何微小的功德,能以清淨意樂之心來隨喜,並將善根迴向菩提的話,肯定勝過用嫉妒心、貢高我慢心成辦的功德。於此五濁惡世中,人人都在追求名聞利養,幾乎無一例外。

《彙集經》云:「三千須彌可稱量,隨喜善根不可量。」三千大千世界須彌山之大,以佛的神通力可以得知;可是隨喜他人的功德所得來的福報,完全無法測量。從諸多經典記載中,我們可得知隨喜功德非常殊勝,而且必定事半功倍,如此累積資糧的妙法,我們應當隨時隨地修持。

真誠隨喜他人善行,為何能得到廣大福報?龍德上師大圓滿

真誠隨喜他人善行,為何能得到廣大福報?龍德上師大圓滿

—— 擷取自第14章 內不共加行(不共內前行)─上師瑜伽 七支淨供.《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
【觀音山 龍德上師】
YouTube頻道訂閱 |https://bit.ly/3vjolXf
Twitter|https://twitter.com/LungDuRinpoch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ungDuRinpoche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5會員
2.3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龍德上師珍貴法語】 Steel your heart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being highly self-disciplined.——Lung Du Yung Jing Rinpoche © 以高度自我要求的覺悟來鍛鍊心性。——慈悲 龍德上師 ©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離婚的原因 你不相信,我就不講,或者你沒努力,我就不講。你都沒有注意觀察,我有時候都不講的。時間到了,就是要跟你講。那次我沒講。這個女的,晚上回去夢到古代有一對夫妻,那個朝代夫妻睡覺頭髮要綁在一起,被她過去造業強迫,用她們的權勢強迫這對夫妻分開,離婚。這一世換她被離婚。
【龍德上師珍貴法語】 Buddhism is precious. It is worth using our lifetime to pursue. ——Lung Du Yung Jing Rinpoche © 黃金般的佛法,值得我們傾盡一生追求。——慈悲 龍德上師 ©
《心匙》這部教法為我們說明「心」所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形形色色的訊息透過網路迎面而來,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辨別什麼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那麼我們就會恣意地餵養「心」,讓它去四處獵奇,而這樣過多的資訊實則對我們無益;甚至無形中會對我們造成傷害,讓我們生活得惶惶不安、身心俱疲。
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心繫大眾慧命,希望佛法能為眾生帶來幸福安樂,在觀察因緣後,決定傳授《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帶領大家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虔敬心向慈悲 龍德上師請法──《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
禮佛的姿勢可以分為小禮拜和大禮拜二種。小禮拜是以身體的五處觸地頂禮,稱為五體投地。五體指的是額頭、雙手掌和雙膝蓋五個部位,在禮佛時,五處一定要觸地,如果只有雙掌和雙膝著地,額頭沒有著地,就不算是五體投地。或是原本應該如法在三際合掌,現在卻隨意擺弄甩動;膝蓋和額頭也不接觸地面,隨便彎曲一下身體,站起來
【龍德上師珍貴法語】 Steel your heart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being highly self-disciplined.——Lung Du Yung Jing Rinpoche © 以高度自我要求的覺悟來鍛鍊心性。——慈悲 龍德上師 ©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離婚的原因 你不相信,我就不講,或者你沒努力,我就不講。你都沒有注意觀察,我有時候都不講的。時間到了,就是要跟你講。那次我沒講。這個女的,晚上回去夢到古代有一對夫妻,那個朝代夫妻睡覺頭髮要綁在一起,被她過去造業強迫,用她們的權勢強迫這對夫妻分開,離婚。這一世換她被離婚。
【龍德上師珍貴法語】 Buddhism is precious. It is worth using our lifetime to pursue. ——Lung Du Yung Jing Rinpoche © 黃金般的佛法,值得我們傾盡一生追求。——慈悲 龍德上師 ©
《心匙》這部教法為我們說明「心」所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形形色色的訊息透過網路迎面而來,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辨別什麼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那麼我們就會恣意地餵養「心」,讓它去四處獵奇,而這樣過多的資訊實則對我們無益;甚至無形中會對我們造成傷害,讓我們生活得惶惶不安、身心俱疲。
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心繫大眾慧命,希望佛法能為眾生帶來幸福安樂,在觀察因緣後,決定傳授《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帶領大家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虔敬心向慈悲 龍德上師請法──《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
禮佛的姿勢可以分為小禮拜和大禮拜二種。小禮拜是以身體的五處觸地頂禮,稱為五體投地。五體指的是額頭、雙手掌和雙膝蓋五個部位,在禮佛時,五處一定要觸地,如果只有雙掌和雙膝著地,額頭沒有著地,就不算是五體投地。或是原本應該如法在三際合掌,現在卻隨意擺弄甩動;膝蓋和額頭也不接觸地面,隨便彎曲一下身體,站起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凡是見到他人行持善法,乃至於是任何微小的功德,能以清淨意樂之心來隨喜,並將善根迴向菩提的話,肯定勝過用嫉妒心、貢高我慢心成辦的功德。《彙集經》云:「三千須彌可稱量,隨喜善根不可量。」三千大千世界須彌山之大,以佛的神通力可以得知;可是隨喜他人的功德所得來的福報,完全無法測量。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文章摘要】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常念南無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如來心咒 持誦及憶念 阿彌陀佛之功德利益 觀音山 金剛乘六大本尊心咒──「轉經輪牆」建設計畫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所散發的佛光遍照十方剎土,其光明的亮度絲毫未減,也沒有任何的光能比佛光更明亮
聽聞智者的開示,不但自己今世能獲得利益,連妻子、子女、兄弟、朋友也能得到利益,而且也能獲得後世的福樂,甚至能成就聖人的智慧。攝心正念才能理解佛法的深義,理解義理則持戒清淨不會毀壞戒行,受持正法依法而行的人,由此便能快速得到安樂。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前言: 心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乃至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如來之知見。當知凡所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凡是見到他人行持善法,乃至於是任何微小的功德,能以清淨意樂之心來隨喜,並將善根迴向菩提的話,肯定勝過用嫉妒心、貢高我慢心成辦的功德。《彙集經》云:「三千須彌可稱量,隨喜善根不可量。」三千大千世界須彌山之大,以佛的神通力可以得知;可是隨喜他人的功德所得來的福報,完全無法測量。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文章摘要】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常念南無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如來心咒 持誦及憶念 阿彌陀佛之功德利益 觀音山 金剛乘六大本尊心咒──「轉經輪牆」建設計畫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所散發的佛光遍照十方剎土,其光明的亮度絲毫未減,也沒有任何的光能比佛光更明亮
聽聞智者的開示,不但自己今世能獲得利益,連妻子、子女、兄弟、朋友也能得到利益,而且也能獲得後世的福樂,甚至能成就聖人的智慧。攝心正念才能理解佛法的深義,理解義理則持戒清淨不會毀壞戒行,受持正法依法而行的人,由此便能快速得到安樂。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前言: 心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乃至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如來之知見。當知凡所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