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安隱吉,當事多聞者

更新於 2024/08/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欲得安隱吉,當事多聞者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則佛典故事,這故事出自《法句譬喻經‧多聞品》,在《大正藏》第 4 冊 579 頁上欄到中欄。

過去,在舍衛國有位大長者名字叫須達,已經證得初果;他有一位親友長者名叫好施,不相信佛法及醫術。當時好施長者得了重病,身體虛弱臥病在床;許多親戚好友前來探望,勸他好好治病,但好施長者卻很堅持,死也不肯就醫。好施長者對大家說:「我事奉日月,對君王忠誠,對父母孝順,即使喪命也絕不改變我的心志。」

須達就對好施長者說:「我敬奉的老師,大家都稱之為佛,他的神力威德普及一切眾生,凡是見到佛的人都能得福。你不妨試著邀請佛來這裡講經說法、祝福祈願,你先聽聽佛的言論,並觀察佛的行為舉止,試著把佛與外道比較看看;之後,是否要歸依佛,由你自己決定。因為你病了這麼久,病情也不見好轉,所以我才勸你請佛來說法,希望能得到佛的庇佑。」

好施長者說:「好吧!你就幫我請佛及眾弟子們來吧!」

須達立刻請佛及僧眾前來好施長者家。當世尊到他家時,佛身放光,內外通明,好施長者一見到佛光,內心感到非常喜悅,身體輕安。

佛便上前坐下來,安慰問候好施長者:「你的病怎麼了?過去侍奉什麼神?做了哪些治療呢?」

好施長者回答:「我一向侍奉日月、君長、祖先,恭敬齋戒,並用盡各種辦法祈請,但生病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卻都沒有得到任何恩澤保佑;在家中我一向忌諱醫藥、針炙,也向來都不知道經教、戒律、福德,我們從祖先以來一直都是堅守這樣的原則。」

佛就對好施長者說:「人生在世,橫死的情形有三種(橫死就是因為意外等等的原因而死亡):第一種橫死,是由於有病,卻不好好地治療;第二種橫死,是因為治療了卻不小心照料;第三種橫死,是由於驕傲放縱,自以為是,不接受別人的意見,不明事理的順逆。

這些病,不是日月、天地、祖先、君王所能治癒的,應當明白正確的道理,用正確的方法隨時調適治療:第一、如果病因是由於四大寒熱不調,就要找醫師做正確的診斷,並且以醫藥治療;第二、如果病因是由於邪惡的鬼魅,就應該誦經、持戒,依教奉行,懺悔業障;第三、如果是不明事理的煩惱愚癡病,就應該敬奉賢聖,以慈悲心救濟窮困的人們,以福德感召諸善神賜福保佑眾生,以大智慧消除煩惱蓋,能這樣遵守奉行的話,今生必能平安吉祥而無橫禍;由於持戒、智慧清淨,生生世世都能平安吉祥。」

於是世尊便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禮拜侍奉太陽,是因為感謝太陽賜給我們光明的緣故。

侍奉父親,是為了報答父母親養育之恩的緣故。

侍奉君主,是因為君主有大威力能庇護人民的緣故。

為了多聞正法,則應該要敬奉修道人。人為了保命而求助醫師,為了求勝利而依靠有權勢的人;正法在有智慧的人那裡,多修福德才能世世光明。

在一起共事時,才能明辨是否為真正的朋友;在危急困頓時,才能辨別是否為真心的同伴;居家和樂時,才能觀察是否為良妻;想知道某人是否有智慧,就在他說法時便能知曉。

只有智者、有才能的老師,才能彰顯正道,解除疑惑,令人學習智慧通達,興起清淨的根本,而奉持佛法的寶藏。

聽聞智者的開示,不但自己今世能獲得利益,連妻子、子女、兄弟、朋友也能得到利益,而且也能獲得後世的福樂,甚至能成就聖人的智慧。攝心正念才能理解佛法的深義,理解義理則持戒清淨不會毀壞戒行,受持正法依法而行的人,由此便能快速得到安樂。

聽聞智者的開示能消除憂惱、瞋恚,也能去除種種的不吉祥與衰損,想要得到安穩吉祥,應當禮敬博學多聞的人。」

好施長者聽了佛的開示之後,心中的疑團立刻消除;他延請良醫來治療,誠心向佛道,並敬奉有德的人。於是四大調和,各種疾病都痊癒了,就好像喝了甘露一樣,內外愉悅,身心安定,終於證得初果;宗親、族人、全國人民都恭敬地奉事這位證得初果的長者。

這則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

好施長者長久以來侍奉日月、父母、先人、君主,但他不卻信佛法,沒有敬奉修道人。他雖然侍奉日月、父母、祖先、君主,不過他可能還不明白為什麼要侍奉的原因。由於沒有禮敬、親近多聞的智者,差點性命不保,可見禮敬多聞的智者是多麼的重要!

經裡面有提到,唯有在一起共事的時候,才能夠明辨這個人是不是真正的朋友;在危急困頓時,才能夠瞭解他是不是真心的同伴;一般世俗也有講:「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另外,佛陀教導我們,治病要先知道它的病因,如果是四大不調,就要以醫藥治療。佛並不是任何事情都不去看醫生,佛有病,還有一個耆婆來為佛陀治病。所以,如果是四大不調,還是要找對的醫師診斷病因,以醫藥來治療。

另外,如果由於惡鬼的侵擾,就應該要好好地懺悔業障,奉行經教,持戒清淨。如果是驕縱放逸,不明事理,這樣的煩惱愚癡病,就應禮敬賢聖,多聽聞智者的開示,長養慈悲與智慧,今生後世才能平安吉祥,更由於智者的引導,才能夠證得解脫涅槃。

總之,找對了良醫、朋友,親近好的師長,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而想要遇到良師益友,就必須平常廣結善緣才行!

以上以這些跟大家共勉!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故事讓我們反省:一般人聽到別人指正自己的過失,總是很難聽得進去,俗語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在儒家裡也有這樣的話:「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子路聞過則喜」這一點,倒是值得我們學習,有人指責他的過失,他很歡喜地接受;大禹聽了善言,甚至恭敬地禮拜。
優波離說現在你們都出家去了,以後我要依靠什麼生活呢?這些釋迦族人聽到優波離這麼說,便將身上所穿的衣服瓔珞以及身上配戴的裝飾品全部卸下來,集合成一個寶聚全部送給優波離,並說這些雜物足夠你用一輩子了 優波離聽了之後馬上生起厭離心,對他們說你們現在每個人都捨棄珍寶及裝飾物出家去,為什麼我還要收下這些東西呢
因為眾生對「我」的執著,因此常生嫉妒、見不得人好的心念,貪瞋癡三毒熾盛,最後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若能從「隨喜」眾生的善行開始,一次次訓練自己心量開闊,也會發現愈來愈美好!因此今後當歡喜真誠、讚歎他人之善行。
慈悲心呢是很重要的,他主要的就是要對治瞋恨心,瞋恨心幾乎呢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明顯不明顯,容易爆發,不容易爆發而已,那可以說是境界,還沒有現前,那麼有些人平時呢都很溫和的,欸!有一次突然間暴怒起來,哇~這就是說呢我們每一個人呢貪瞋癡的習氣,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強的。
一位射箭的選手想要得到好成績,必須在心態上留意三個重點: 第一,每天不斷地練習,熟能生巧。 第二,臨場沈著穩定、專注,放下得失心。 第三,平時勤加練習的真正目的,其實就是要在關鍵的時刻能用得上!
羅雲師兄 在《大智度論》裡面,有談到許多不錯的佳句、值得省思的話。《大智度論》裡面提到,我們的「業」除了「造作」以外,還有「積集」,那麼在《成實論》裡面就有四句。
這個故事讓我們反省:一般人聽到別人指正自己的過失,總是很難聽得進去,俗語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在儒家裡也有這樣的話:「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子路聞過則喜」這一點,倒是值得我們學習,有人指責他的過失,他很歡喜地接受;大禹聽了善言,甚至恭敬地禮拜。
優波離說現在你們都出家去了,以後我要依靠什麼生活呢?這些釋迦族人聽到優波離這麼說,便將身上所穿的衣服瓔珞以及身上配戴的裝飾品全部卸下來,集合成一個寶聚全部送給優波離,並說這些雜物足夠你用一輩子了 優波離聽了之後馬上生起厭離心,對他們說你們現在每個人都捨棄珍寶及裝飾物出家去,為什麼我還要收下這些東西呢
因為眾生對「我」的執著,因此常生嫉妒、見不得人好的心念,貪瞋癡三毒熾盛,最後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若能從「隨喜」眾生的善行開始,一次次訓練自己心量開闊,也會發現愈來愈美好!因此今後當歡喜真誠、讚歎他人之善行。
慈悲心呢是很重要的,他主要的就是要對治瞋恨心,瞋恨心幾乎呢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明顯不明顯,容易爆發,不容易爆發而已,那可以說是境界,還沒有現前,那麼有些人平時呢都很溫和的,欸!有一次突然間暴怒起來,哇~這就是說呢我們每一個人呢貪瞋癡的習氣,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強的。
一位射箭的選手想要得到好成績,必須在心態上留意三個重點: 第一,每天不斷地練習,熟能生巧。 第二,臨場沈著穩定、專注,放下得失心。 第三,平時勤加練習的真正目的,其實就是要在關鍵的時刻能用得上!
羅雲師兄 在《大智度論》裡面,有談到許多不錯的佳句、值得省思的話。《大智度論》裡面提到,我們的「業」除了「造作」以外,還有「積集」,那麼在《成實論》裡面就有四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弟子舍利弗聽聞之後對過往自己曾有過的懷疑懺悔,今日才知道世尊佛陀是隨宜說法,因應不同根性的眾生給予不同的妙法,既得佛陀告知每人皆可以成佛,終不再有任何疑惑。         佛陀回應舍利弗過往一直以方便說教導他,今日所說經名為《妙法蓮華經》
得到富貴的人,如果守護財物,慳吝、不肯布施,即使用盡千方百計,終究這財富都還是會毀壞、衰敗的。 身處富貴時,當知富貴變化莫測,就如同蛇行曲折不直,行徑難以捉摸、掌握;富貴無常也是如此。若善於觀察的人,應當在身體強健時,趕快修福德。 即使後來身體遭受病苦,內心也應當常常修福,不要受限於軀體的不便。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前言: 心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乃至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如來之知見。當知凡所
Thumbnail
為令眾生實修自利利他,累積福報,觀音山 舉辦「《妙法蓮華經》祈福除障法會」,法會當日,同時恭請慈悲 龍德上師傳授八關齋戒。希望大家一起來親自參與全球直播連線,加入千人誦經的行列,了解為什麼數千年來皆對本經如此的推崇,將本經奉為「經中之王」,親自接受本經殊勝的加持,必能業消福生。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弟子舍利弗聽聞之後對過往自己曾有過的懷疑懺悔,今日才知道世尊佛陀是隨宜說法,因應不同根性的眾生給予不同的妙法,既得佛陀告知每人皆可以成佛,終不再有任何疑惑。         佛陀回應舍利弗過往一直以方便說教導他,今日所說經名為《妙法蓮華經》
得到富貴的人,如果守護財物,慳吝、不肯布施,即使用盡千方百計,終究這財富都還是會毀壞、衰敗的。 身處富貴時,當知富貴變化莫測,就如同蛇行曲折不直,行徑難以捉摸、掌握;富貴無常也是如此。若善於觀察的人,應當在身體強健時,趕快修福德。 即使後來身體遭受病苦,內心也應當常常修福,不要受限於軀體的不便。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前言: 心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乃至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如來之知見。當知凡所
Thumbnail
為令眾生實修自利利他,累積福報,觀音山 舉辦「《妙法蓮華經》祈福除障法會」,法會當日,同時恭請慈悲 龍德上師傳授八關齋戒。希望大家一起來親自參與全球直播連線,加入千人誦經的行列,了解為什麼數千年來皆對本經如此的推崇,將本經奉為「經中之王」,親自接受本經殊勝的加持,必能業消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