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晃到這本書,對全球暖化也想了解的我,看了出版年,滿接近的,二話不說就拿來看了!我認為書中可分三章(雖說書裡分五章):氣候變遷實情、氣候變遷迷思破除、氣候變遷改變行動。
書名:暖化暗盤 環保的營利經濟學(False Alarm: How Climate Change Panic Costs Us Trillions, Hurts the Poor, and Fails to Fix the Planet)。
作者:Bjorn Lomborg ;譯者:紀永祥;2023年5月初版一刷。
受到全球暖化影響,XX島因每年海平面上升,估計10年後就會被淹沒,威脅幾百萬人的生活,搶救地球刻不容緩。
但可能其實本身現在就是淹沒狀,也或許沒有考慮到因地殼作用(陸地會上升)。
這就是目前大部分人對全球暖化的感受:消息危言聳聽、恐嚇威脅。
我想這也是部分人覺得全球暖化是假議題的緣故之一。各種專家學者政客的言語,讓視聽者疲於奔命,活在恐懼中。但實情又是如何?
新聞常報導:某地區發生史無前例的颶風,造成幾百萬人受傷、財物受損,甚至失聯,經濟損失恐影響GDP 1%。專家學者政客表示因為全球暖化影響,未來的損失只會越來越大,全球暖化影響每一個人,一定要正視,blablabla…
但有沒有考慮過會如此影響是否是因為人口數量增加?人口密度增加?本身就在高危險區域建屋?所導致…又或是計算方法是否扣掉通膨?
不同黨派支持者就算活在同個社區,也會有不同看法。例如:X黨政見是打擊犯罪,所以X黨支持者就會認為現在治安很差(因為會傾向選擇支持X黨的新聞),即便科學數據顯示是下降的。(記得要納入人口數量)
你會因年老而死,而我會死於氣候變遷。
還記得這個標語嗎?
之前她受邀從瑞典到紐約參加峰會,為了要減少碳排,所以使用「風帆」(風能、太陽能發電)作為交通工具,而其他國家代表都是使用「飛機」。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風帆較環保,但現實是:她製造了更多二氧化碳排放量(促進全權暖化),因為船員們要飛到紐約把船開回瑞典。這時候就要提到:
曾有過減肥的經驗嗎?一開始信誓旦旦的這忌口那忌口,達到小里程碑後,稍微破戒犒賞自己,最後反而像滾雪球一般,宣告減肥失敗。全球暖化行動也是,為了減少碳排,吃素、使用大眾運輸工具通勤,但這時通常就會出現道德許可證照(moral licensing)。也就是做好事之後就會允許自己做一些「壞」事作為獎勵。因為我有救地球,所以來犒賞一下自己。所以我們也聽過減碳一整年還不夠搭飛機出國玩。
可怕的是搶救地球跟錢有關,較富裕的國家較能抵抗對氣候變遷。
高收入能降低死亡率。
因為富人有更多的底氣可以因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災害。例如:紅樹林緩衝區、水壩,而窮人只能砍伐森林,只為求溫飽。以荷蘭與孟加拉為例,皆屬易受災害國家,但因為經濟發展不同,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就不同。(詳情請看本書)。
人類當初發明馬車,簡短了交通時間,就有專家學警告多年後城市會被馬糞淹沒。然而,這件事並未發生,因為人類又研發了汽車。人類就是這樣不斷的創新、適應。所以對於氣候變遷不必過度恐慌(因為憑一己之力恐慌也是徒勞)。
作者提出一個概念:地球工程,簡單講就是製造研發讓地球可以不再發燒甚至是降溫的方法。但目前被部分人反對。反對原因是因為認為技術不會奏效或是影響不大,另外就是這個技術破壞了氣候變遷「真正的」的解決之道。但作者建議應保持開放的態度,任何機會都應嘗試,就當備案也好,有了更多的底氣,也才多了能面對的籌碼。
最後,也是我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就是:繁榮。讓大家(包含自己)變有錢,有更多的籌碼因應氣候變遷。與其驚恐悲觀,不如想想還有哪部分可為地球盡一份心,而不是只是當作議題講講、當作政見喊喊、當作八卦聊聊。
但作者也提到非常重要的是:氣候變遷固然重要,但其他議題也值得我們深思。我想氣候變遷就像是四象限中的:重要但不急迫吧。
書中列了很多科學數據,讓讀者更知道氣候變遷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對全球暖化有興趣,非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