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人生四千個禮拜(Four Thousands Weeks)⟫

奧利佛.柏克曼(Oliver Burkeman)著有另一本書《樂觀病》(The Antidote: Happiness for People Who Can’t Stand Positive Thinking),並為《衛報》(The Guardian)獲獎特稿作家,長期撰寫心理學每週專欄「這個專欄會改變你的人生」(This Column Will Change Your Life)。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心理學》(Psychologies)、《新哲人》(New Philosopher),目前定居於紐約市。
⟪人生四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Four Thousands Weeks: Time Management for Mortals)⟫

⟪人生四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Four Thousands Weeks: Time Management for Mortals)⟫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凱因斯曾在 1930 年提出一個著名的預言:「由於富裕程度增加,科技進步,在一世紀內,再也沒有人需要一星期工作 15 小時以上……人們將面對一個真正、永恆的問題,不再有迫切的經濟壓力之後,該如何利用這份自由。」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作者在書中提到「效率陷阱」的概念,處理完的事情,實際上會為你帶來更多的事情,讓自己變得更有效率的結果,加諸在你身上的要求只會越來越多,永遠不會迎來把事情做完的美好結局。

書中引用了一些有趣的例子,歷史學者魯斯.柯望(Ruth Schwartz Cowan)在 ⟪母親有了更多工作(Mother Work for Mother)⟫ 一書指出:「家庭主婦首度得以利用洗衣機和吸塵器等省力裝置之後,根本沒有省下任何時間,因為社會對於整潔的標準就此提升,抵消了機器帶來的好處。」;另一位英國幽默作家與歷史學者帕金森(C. Northcote Parkinson)則在 1955 年寫道:「你有多少時間完成,工作就會膨脹到那麼多的時間。」這個道理日後被稱為「帕金森定律」。

另一個更能感同身受的例子則是電子郵件,處理完的電子郵件,往往會為你帶來更多的電子郵件(對方的回覆、進一步討論等等),電子郵件的「輸入」(能收到的數量)基本上是無限的,而電子郵件的「輸出」(閱讀、回覆所需的時間與心力)是有限的。改善處理電子郵件的效率,就像是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爬上沒有盡頭的天梯。

另外,作者認為現代人太執著於想要掌控和利用時間,想讓時間發揮最大的未來價值,而無視於現實和現在 ― 關鍵時刻永遠是現在才對,人生只不過是一連串的現在,最後是死亡。

追求「妥善利用時間」會把時間當成工具和達成目標的手段,這樣的心態很容易導致只把目光放在你要去的地方,反而忽略當下你所在的地方,結果就是心思活在未來,將人生真正有價值的時刻定在你不曾抵達的遠方。

例如,這些或多或少曾在心裡有過的聲音:「等我的工作量變少/等我賺夠多的錢/等我找到適合的另一半/……,到時候就能開始過該過的人生。」會有這些想法的原因在於,我們沒能在當下感受到幸福與滿足,因此想像這些事情完成後,就能開始掌握自己的人生。這種試圖獲得安全感的方法,只會讓我們把「現在」當成一種手段,目的是達到未來更美好的狀態,結果就是當下的每一刻永遠不會令人滿意。

作者認為跳脫掌控時間的慾望和焦慮的唯一方法是,接受人生的有限性。接受我們的生命有限、時間有限、資源有限、能力有限,我們永遠無法盡善盡美地完成所有的事,只能選擇專注於做好少數幾件重要的事。

作者以「錯失的喜悅(Joy of Missing Out)」的心態來看待選擇,當決定要用時間做這件事,而不做其他(不計其數)的事,代表這件事對你來說是當下最重要的,因為捨棄了其他也有價值的事情,才讓你的決定有了意義。當明白了這個有限性的真理,心中有時會湧現出喜悅,甚至會興奮地意識到,你不會真的想要每件事都去做,因為假使不必決定要錯過什麼,你的選擇不可能具有任何意義。

而關於時間,作者引用了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解釋:「我們不是得到時間,也不擁有時間,而是我們就是時間。」我們的生命是每一個現在串連起來的總和,試圖一滴不留地榨乾現有的時間,來追逐有朝一日幻想中的圓滿生活,事實是,未來永遠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到來,而你永遠無法享受現在。

作者認為真正符合「善用時間」的標準是,運用自己有限的時間與能力,實際去做照亮其他人生命的事,不論那件事有多壯志凌雲,或是只是小露一手,我們已經完成來到世上的使命。

作者在最後一章準備了五個問題,來問問我們自己的人生:

1. 在生活或工作中的哪一個部分,你目前追求的是安逸,其實需要稍微走出舒適圈?

  • 在做每一個重大決定時,要問:「這個選擇會讓我格局變小,還是變大?」你要盡量選擇讓自己格局變大的選項,走出舒適圈,不要得過且過。

2. 你是否要求自己達成不可能的生產力或績效,或是用那種標準來評判自己?

  • 要求自己做到沒人能達到的標準是一種殘酷的行為,把你不可能的標準摔碎在地上,從碎片中撿起有意義的幾件事,從今天起就開始做。

3. 你在哪方面必須接受你就是你,你當不來你心中認為該當的那種人?

  • 人生真的就這樣而已,我們遲遲不肯面對生命的有限性,把生活視為旅程的一部分,而是冀盼成為在社會和他人眼中,你認為你該成為的人。事實上,我們的人生做了什麼,根本沒人在乎。
  • 你喜歡如何利用時間,有可能已經提示了善用時間的最佳方法。

4. 在人生的哪些領域你依舊不敢出擊,想等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之後再說?

  • 或許你常常會焦慮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其實在各行各業中,每個人永遠都是臨時上陣,你沒必要為自己的表現感到難為情。

5. 如果不必管某件事有沒有用,你會如何改變度過一天的方式?

  • 想要掌控時間的慾望,有一部分也來自心裡暗自以成敗論英雄。
  • 如果你能接受成功不必在我,有哪些造福世人、有遠見、投資遙遠未來的事,值得今天就做?

在最後,分享一段書中我個人很喜歡的一篇小故事:

一名正在度假的紐約商人,和一名墨西哥漁夫聊天。漁夫說自己一天只工作幾小時,剩下的時間則曬曬太陽、喝喝酒、和朋友玩音樂。漁夫的時間管理方式嚇到商人,商人主動向漁夫解釋,如果他更努力工作,就能把利潤拿去投資,組成大型船隊,付錢叫別人去捕魚,自己賺進大筆鈔票,接著早早退休。

「那接下來我要做什麼?」漁夫問。

「嗯,這個嘛,接下來嗎?」商人回答:「你就可以曬曬太陽、喝喝酒、和朋友玩音樂。」

延伸閱讀

  • ⟪你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夠了(Do Less, Get More)⟫ by Sháá Wasmund (2015)
    • 這本書也在強調找出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並且專心致志地投入它,我覺得相對於 ⟪人生四千個禮拜⟫,比較沒有那麼深刻,可以當作小品閱讀。
  • ⟪當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 by Eckhart Tolle (1999)
    • 這本書闡述的理念與 ⟪人生四千個禮拜⟫ 不謀而合:過去與未來都不屬於我們,我們擁有的只有當下。印象中這本書較為冗長且較難閱讀,但在看完 ⟪人生四千個禮拜⟫ 後,想規劃時間再來重新看一遍。
  • ⟪人生複本(Dark Matter)⟫ by Blake Crouch (2016)
    • 這本書的劇情相當精彩,隨著劇情推演,主角心態上的轉變,與 ⟪人生四千個禮拜⟫ 作者頓悟的過程有許多相似之處,之後也想來寫這本書的紀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