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有關於時間的建議,以下節錄書中部份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
英國記者貝內德直言不諱地點出,多數人每天都浪費了數小時,尤其是晚間;他們告訴自己「我累了」,但明明可以輕鬆加把勁,從事那些大家號稱永遠沒時間做、但能夠豐富人生的活動。
前面那句話,點醒我重視時間的有限性,在「心流」書中也曾經提到類似概念:「休閒的目的是讓我們從工作中喘口氣,但是大家通常只是消極的接收訊息,少有人會使用到任何技能或是去探索新的機會。」並建議我們可以「為自己在空閒時間找個需要專注力、可以增進技能、發展自我的活動」
這讓我想到的在大學生活,除了課業之外,大家也會有各種不同的活動,例如社團、學樂器、服務、拍影片,很多活動其實並沒有到很輕鬆,但能從中獲得成長
例如我目前就是以閱讀和寫文章為主,這些活動可以為我帶來成長和成就感,因為閱讀可以獲得知識和獲得啟發,以各領域的人的視角來看待事物,豐富自己的學科觀點,而寫作則能將這些所得進行輸出,以及進行思考,並訓練自己管理知識和留下紀錄,選取一部分筆記內容輸出為文章,能為他人帶來一段閱讀體驗,也能帶來成就,這些能夠豐富我的人生
這篇文章(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547010?page=1)則提到,在工作和興趣中,不是做捨取,而是可以兼做,在兩者取得平衡。可能會想說,上班後已經很累,如果又要另一份工作,不是會更累?為何不輕鬆的看電視或是上網過完這天
裡面提到工作分為兩種,一種是耗損能量的,一種是補充能量的,每個人都會同時有這兩種,上班超忙的時候,卻總覺得心裡有個大洞填不滿,那是靈魂深處的回音,卻一直被我們忽視,一旦回應了,在上班之餘去做它,便感到身心平衡
工業革命前,休閒並非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而是休閒本身就是目的;工業革命後,使得對於時間和時鐘概念普及,開始會按時照時間發工資,人生的價值(不論是工作時間或休閒時間),要看未來能換得其他什麼東西,而不是人生本身就具有價值。
只要無法替未來創造某種形式的價值,全都算是偷懶,造成人們變得很難單純享受片刻的休息,不去考慮任何潛在的未來好處,因為不具備工具價值的休息,就感覺像在浪費時間
建議避免把所有的空閒時間用於個人成長,而是單純享受體驗帶來的樂趣
我讀到這段時,表面上看起來和上一部分內容有些小矛盾,但其實兩部分內容是可以相容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可以有不同活動,各種活動本就有不同價值,本來就會有些活動成長性質多一些,有些少一些
例如我除了閱讀和寫作,也會看動漫和回憶錄等,上述都能當作寫作題材,也有很多富含意義的內容,但每次看動漫和回憶錄內容,都要求自己要輸出寫成文章,可能就會使得過程中難以沉浸,也會變很累,而且要將所有事情都寫成文章,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我自己在閱讀時傾向做較多筆記,而動漫和回憶錄則就可以少做一些
又或者是我在洗澡、哼歌、賞花時,這些活動成長幅度通常不會比閱讀和寫作還高,也比較少會出寫成文章,但這些活動本身已有很高舒壓性,當在進行這些活動時,要最大化休息成效,就是真正投入其中,當然每個人的活動不同,可以看大家如何選擇
而我認為上述兩者觀念,就看個人情況去使用,如果較少成長或成就時,可以採用第一種觀念激勵自己;如果因為放鬆而罪惡感和壓力太重時,可以採用第二種觀念,就看個人情況去做選擇及進行時間的安排
而作者也提到效率陷阱的概念
在你獲得以驚人速度完成工作的口碑之後,你將獲得更多的工作,例如「處理完電子郵件」的過程,實際上會帶來更多電子郵件。
並用來說明體驗:世界能提供的體驗幾乎是永無止境,因此親身體會過幾樣之後,並不會讓你感到已經享受到人生的可能性,反而會直接再度掉進效率陷阱。成功有過更多美好的體驗之後,會開始覺得除了已經擁有的一切,你有能力或應該再多要一些,結果就是讓活不過來的問題愈演愈烈。當塞進更多事情時,會讓活動的「質」也受到影響
這給我帶來啟發,在世界上的體驗真的太多了,例如看動漫、聽音樂、看表演、看電影、旅行等,有時候聽見他人去哪裡、看哪些電影、看那些表演等,可能會讓人感到自己漏掉了很多重要的體驗,然後陷入比較心態而讓人有壓力,我認為他人體驗可以參考,但避免陷入比較心態,同時感謝自己已有的體驗,以及感受自己體驗的獨一無二性
每件事情有不同價值,別人的選擇和體驗未必適合自己,我們還是必須要評估自己的喜好、價值觀、時間、經濟等,例如我認為國外旅行的話要花比較多時間和錢,加上出國手續較繁雜,而看書、看影片、動漫等就在書桌用數位工具就能進行,我就認為這些較為優先,如果對外國想了解,也能看介紹國外的書、影片、紀錄片等,這也都是種體驗,而且這些體驗常常能以更深入或獨特的視角,讓我們以不同方式來看待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