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狀態的確會帶來愉悅的感受,但「覺得快樂」這句話會引起誤會,因為快樂並不是一種感受,而是一種平衡的狀態,用公式表示的話就是「快樂 = 擁有 / 慾望」。
並非任何形式的擁有都能帶來快樂,而是三個關鍵且平衡的擁有:樂趣、滿足感、目的和意義。打電動很有樂趣、拿到三百萬年新的offer很有滿足感、為了人生中有價值的目標而奮鬥,舉這三者作為例子:打了一整天的電動,過程很愉悅,結束卻空虛;拿到offer的當下很有成就感,卻要付出時間、身心的代價作為犧牲;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著卻毫無樂趣、成就感可言,再多的意義也說服不了自己。
然而平衡地擁有這三項,就能得到快樂嗎?不,快樂是一個自我管理的過程,我們在管理我們擁有的平衡性,也在管理我們所求所想。當我們覺得自己很有餘裕時,當然可以勇敢作夢;但是當我們被迫受到剝奪、可以發揮的空間已經到達極限時,就是時候該管理自己的願望清單了。孩子不在身邊,就默默的祝福他平安快樂就好、回絕了高薪的offer,代表自己有超過金錢以外更珍視的價值觀、自由跟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上時,選擇投入的事情與產出就會轉化成得到的經歷與結果。
人常常以為自己擁有很多時間,卻不知道生命氣息其實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人常常想要擁有的越多越好,卻不明白人終有一死,唯有此生的過程與經歷是真實的,其他什麼也帶不走。
追求平衡地擁有樂趣、滿足感、目標和意義,並且有意識的管理自己的慾望,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快樂的狀態,也進而放大快樂所帶來的愉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