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抵達之困難--談《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上週六晚上原本預訂要去「三餘書店」聽吳曉樂和陳育萱對談《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不過身為工作與家庭諸事纏身的中年婦女,抵達簽書會前,是有無數雜務有待安排、解決的。早上先帶兩千去圖書館,以讓她們晚上媽媽不在家時有書看不無聊;下午則去參加自家大樓一年一度的住戶大會。略有年份的大樓,許多機電設備都逐漸老舊需要汰換,管理費自然是必須漲的,深深感到房產這種事物,真的是時常需要維修、保養的,所以不可買總戶數太少的,以免後續承擔太多維修費用; 然後雖然房價如淹水水位節節升高,導致許多人有閒錢就買房;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管理「物業」,也是很繁瑣消耗心神的,修繕保養其實會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支出和麻煩,除非再花一筆錢請別人管理。

昏頭昏腦開了足足兩個多小時會後(深深敬佩主委!),我們帶兩千去文化中心騎腳踏車,鄰居家的女孩因為和兩千玩了一下午,也說要去,於是我們就綁架了她的爸媽一起去(笑),我也火速訂好附近的餐廳,以期能把大隊人馬即時拉去吃飯,我能準時抵達附近的三餘書店。因此到達三餘書店時已快開始了,所有座位都幾乎坐滿,我還遇到在排後補的學校同事,幸虧我有第一時間手刀報名(中年人真的凡事要預做各種準備,不然諸事纏身後會運轉不過來)。

曉樂非常風趣幽默,而且言辭犀利,像中醫師總在對的穴位下針,讓人又痛又舒暢 ; 育萱則是說話誠懇、分析準確,因為是長臥底教學現場的老師作家,談起書來自是深刻。《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寫在明星女子高中教書的老師吳依光,在班上學生蘇明絢自殺後,試圖探訪真相,過程中看到一個又一個在升學壓力和家庭中受苦的女學生,以及過往的自己; 最後雖然沒有得到確切的真相,又彷彿更為直視和接近了這些少女生存狀態的真實,包括自己。這本小說敘事流暢、情節曲折,滿好看的,我在每天外掛至少十件雜事的情況下,也在一週內看完。而且也忠實反映了台灣教育現場與家庭的問題,這是吳曉樂最擅長書寫的部分,讀過她的《妳的孩子不是妳的孩子》、《上流兒童》,每次看完都令人痛心,但也不得不佩服她為何可以如此犀利、貼切地直擊現場,呈現病灶。

因為我也是在明星女子高校教書的老師(還好是公立的校園氣氛寬鬆),也在讀這本書時,佩服曉樂把教學現場的困境忠實呈現。比如頁190:「從前,一旦放學,學生們魚貫走出教室,所謂的『班級』也隨之解散,成了一個虛詞,在這樣的時刻,不會有人覺得老師仍負有義務,得去顧慮學生的安危。直到翌日清晨,學生們一個接一個走入校園,『班級』回歸完整,老師的管轄才又開始。如今,放學之後,班級並未隨之解散,班級群組二十四小時有人回話,老師的責任不自覺地隨之延長。」真是完全命中網路時代中老師的困境! 一旦成立line群組,就是永無止境的「情緒勞動」的開始,高中老師更是經常得建立班級群組和家長群組,一人服務百多人,網路時代的超時「情緒勞動」,是現今中小學幼兒園安親班老師普遍的勞動困境。

當然腦中也有疑問但當下缺乏舉手的勇氣問,就是書中母親對吳依光的控制和苛酷令人毛骨悚然(雖然我也遇過家裡是這樣的同學),但這位母親是事業有成的女強人,和過往她所刻畫的經濟仰賴丈夫的主婦型母親不太一樣。過往呈現這些母親因為密集母職的焦慮、丈夫不負教養之責的偽單親情況、以及沒有自我實現場域的苦悶,於是嚴苛控管小孩,而形成「弱弱相殘」的結構。然而吳依光的母親卻不全然是如此。她的脈絡,只有從後面她的姊妹梅姨的口中讓我們略知一二,但仍模糊,令人好奇為何她如此森冷、自我中心、凡事想操控?

讀的時候也經常想到藍佩嘉教授的學術著作《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裡面提到五、六年級生父母在聯考及威嚴時代長大,普遍希望與嚴酷教養的傳統斷裂,但面臨會考及多元入學這樣的開放與多元評價系統,又會感到沒有安全感。她因此想告訴年輕讀者:「你的爸媽不是你的爸媽」, 「他們也是結構下的受害者,他們難以看穿市場販賣給他們的恐懼、不易擺脫成長過程中內化的社會期待,不知不覺中把愛變成焦慮與控制」,吳依光及其書中許多少女的父母親,不知是否就是藍佩嘉教授所分析的這種情況? 另外也很推薦陳育萱《那些狂烈的安靜》短篇小說集,裡面呈現一個個家長、學生、教師、網路……等多重權力角力下的教學與家庭困境,文筆詩意、形式創新,都是讀完《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後可以延伸閱讀的。

最後回到這本小說的書名及主題。女主角吳依光及其他少女們,究竟是沒有抵達死亡?沒有抵達夢想?還是沒有抵達愛? 以及為何抵達總是如此困難? 書中抽絲剝繭地逐一陳述、反覆辯證,真相仍然迷離,但結尾似乎揭示: 無論如何,能抵達真實的自己,應該就能依著光緩緩前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