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里主題選書|繪本如何解構「生命」與「死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童里很常遇到要來尋找「生命」主題繪本的客人。「生命」包羅萬象,真要說起來,又有哪一本和生命沒有關聯呢?不過,確實有幾本繪本直接對「生命」拋出疑問,試著去找尋生命的意義與答案:

Je suis la Vie 我是生命》將「生命」擬人化,透過詩意獨白與主觀視角,回答了許多人對生命的問題;《Mortel 死亡與凡人》透過四個章節、十四個主題為讀者呈現了一系列與死亡有關的畫作,既是具體的,也是想像的,甚至是精神上、心靈上的;《Le cose della vita 生命中的那些事》、《Ce jour-là 那一天》透過孩子的視角,去理解「死亡」是怎麼一回事;《La vieille dame et les brioches d'or 老太太的黃金麵包》則是透過幽默的故事講述一個關於生與死自然循環的寓言。


📚書單一覽

raw-image


※童里店面都有提供試閱,營業資訊請見文章底部,購書都會貼心附上中文翻譯,一起享受閱讀樂趣吧!

點擊書名即可查看賣場更多試閱及介紹,若連結出現「404找不到網頁」訊息,代表該書目前已完售,部分書籍可追加預購,歡迎來信詢問 tempsreves@gmail.com


raw-image


我是生命 Je suis la Vie |法/附譯

生命存在於萬物,作為一個不起眼但又迷人的生物,生命以她的能量和積極,拜訪鮮花,動物和人類。

這位粉橘色的主角與每一位生物生活在一起,蜜蜂為將春天的花朵授粉,在海底游的烏龜,傳授智慧的祖父母。 無論短期還是長期,生命永遠存在。

這是一個極為細膩的故事,回答了許多人對生命的問題,一段關於生命的魔法和對生命意義的永無止境的追求的豐富多彩的旅程。

"我是生命。如同死亡是死亡,我是生命,推動運轉者。"

"我是生命。如同死亡是死亡,我是生命,推動運轉者。"

"我種下種籽、並為生長中的植物澆水"

"我種下種籽、並為生長中的植物澆水"


raw-image


死亡與凡人 Mortel 法/附譯

Emmanuelle Houdart 在這本壯觀而幽默的繪本中探索死亡。

死亡一直是貫穿所有人類的普遍主題,從非常年輕到老年人。它會引發許多情緒,有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恐懼、迷戀或排斥。

透過四個章節、十四個主題:人物、場域、危險、愉悅,Emmanuelle Houdart 為讀者呈現了一系列與死亡有關的畫作,既是具體的,也是想像的,甚至是精神上、心靈上的。在死亡這個主題上,真實的和想像各自來自何處,去向何處呢?大家都明白,死亡對每個人來說無處不在,而且很自然。Emmanuelle以同樣自然的方式描繪死亡,既熟悉又陌生,她用這本繪本來提醒我們:生命是寶貴的,讓我們快樂而充實地生活吧!

Emmanuelle Houdart 的創作來自於內心世界的無邊想像。她的調色盤總是充滿鮮艷而明確的顏色,化成奇異的半人半獸、或人形花園,帶領著觀賞的人們進入一個非典型的,介於真實與奇幻的世界。Emmanuelle說 :「在我的生命中曾經有過幸福無比的事,也有過可怕的事,就跟所有人一樣,因此我畫畫,把這些美好與顫慄都畫下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生命中的那些事 Le cose della vita|義/附譯

瑪雅最好的朋友是她心愛的奶奶,和她一起度過的每一天都是難忘的。但是所有的事情,即使是那些我們希望永遠保持不變的事情,總是會發生變化。

這本繪本在描繪關於疾病、老年和死亡,面臨這些事情,心裡很痛,但這並不表示就沒有了愛、溫柔和陪伴。瑪雅是一個與奶奶關係與情感緊密的小女孩,但當奶奶跌倒並失去意識後甦醒時,另一個世界向瑪麗敞開了,這是一個冰冷、荒涼和封閉的世界。她的祖母不再說話,但瑪麗理解她,聽到她的話,了解她的想法。而在這期間,爺爺也驟然離世...

這是一部柔和色彩的作品:奶油色背景,柔和的粉紅色和藍色,鉛筆筆觸中超細線條,動植物的諸多細節... 比利時插畫架Kaatje Vermeire的細膩想像,完全吸引讀者的專注,其中在一頁一頁中跟隨著瑪雅的淘氣松鼠,是生命的標誌,寧靜、喜悅與希望的象徵。作者Tine Mortie認為,老年可以是世代和平傳遞的時刻,是在單純的愛中共享的回憶,瑪雅遠沒有受到傷害,而是有機會從她的經歷中變得更堅強。

raw-image

raw-image


那一天Ce jour-là|法/附譯

小男孩的祖母剛剛去世,大家都很傷心,他不太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她的祖母也不在場。他回想起對祖母的所有愛、與她的回憶、她的善良和可愛。那一天,他親愛的奶奶已經不在了,與其傷心失落,他選擇放飛想像。小男孩以尊重、愛、和保留美麗和美好的方式來紀念他的奶奶。

Pierre-Emmanuel Lyet知道如何完美地翻譯,失去親人時的思緒,讓感人故事永遠留在所愛的人的記憶中。帶有閃亮色彩的大幅插畫,簡短但感人的文字,用詩意和歡快的場景處理面對親人離世的敏感主題。男孩剛剛失去了他的祖母,在山間散步時,眼前大自然的所有元素都讓他想起了親愛的祖母:松果代表她的髮髻,秋天的樹葉代表她的裙子上繽紛色彩... 。作者以極其細膩的方式處理哀悼主題,並將自然描繪成一個有利於沉思和回憶的地方,鏡像或說是回文式的插圖極,其巧妙令人回味,每一位讀者,無論年齡,都將能夠帶著甜蜜和懷舊的心情重新找回自己的記憶。

raw-image


raw-image


老太太的黃金麵包(布里歐麵包)La vieille dame et les brioches d'or |法/附譯

故事描繪一位老太太住在樹林裡的房子裡,她花時間準備美味的甜點。死神來了,她還沒準備好,還得要準備很多美食,她可離不開。老太太以她溫文爾雅的舉止和糖果的魔力讓死神久久等候,死神總是空手而歸,被老太太打動,被被美味的佳餚給迷住了。老太婆和死神之間開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老太太總想多爭取幾天,死神總再次回來,直到……

「一個非常奇怪的房子裡的一位非常老的女士」,整天忙於製作「最精緻的糖果」,她相信,她已經被死神遺忘了。某一個冬日,當老太太忙著準備聖誕麵包時,只有她自己知道神秘事件發生,就是死神的黑影靠近了……

這位「非常老的女士」拒絕跟隨死神離去。老太太出招三回擊退死神的要求。首先,死神嚐到了老太太手作麵包的滋味,一小塊乾葡萄卡在她的牙縫之間,她嚐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味道。從未感受過憂傷的她,在接觸到這塊帶著生命力和秋天氣息的葡萄時感到一陣暈眩。 

老太太爭取多一星期來繼續她的工作。一週後死神再次來臨,卻又禁不住品嚐這閃閃發光麵團的誘惑,如同喉嚨梗著一顆球無法發出一個字,於是這次她又沒完成任務,把老太太帶走,但承諾她會在聖誕節那一天到來。

等到聖誕節到臨,死神因為不知如何完成任務,手上拖著甜甜的熱氣蒸騰著她的視線,老太太查覺到她的憂傷,最後決定脫去她的圍裙說:「來吧,鼓起勇氣!我已經將食譜藏在鬆餅裡,它們會永遠活在孩子們的心中。是時候我們該出發了。」

Annamaria Gozzi 為可愛的祖母編寫的這個故事,講述一個關於生與死自然循環的寓言。Violeta Lopiz的紅色和黑色插畫營造出一種奇怪的永恆氛圍。光禿禿的樹木樸素的垂直度,老太太沉思的弧度,以及死神的圍式造型形成鮮明對比。

raw-image

童里繪本洋行 Maison Temps-Rêves

聚集外語繪本的獨立書店,選書核心以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的繪本為主。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而一本繪本就像是一場畫展,其中也蘊含許多觀點,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店面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5號
營業時間|週二~週五 12pm-18pm / 週六日 11am-18pm
線上購書| www.maisontempsreves.com
更多資訊|https://portaly.cc/maisontempsreves

raw-image


童里是間外語繪本專門書店,2016年始於網路書店,2018年成立實體書店。聚焦於繪本藝術與插畫創作交流,選書核心以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的繪本為主。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而一本繪本就像是一場畫展,其中也蘊含許多觀點,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年年中,童里邀請了藝術治療師江年依舉辦「看見繪本裡的爸媽身影」講座,並為童里撰寫了一篇專文《阿根廷繪本的親子關係三部曲》,無論身為人父人母,或者為人子女,似乎都能從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 已成為爸媽的你,可能感受過自己的成長經驗會偶然地浮出水面激盪著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尚未成為爸媽的你,也可能發覺到
《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無論文學、藝術或哲學,山水都是個取之不盡的靈感寶庫。處在山水之間,我們能忘卻世俗的庸擾,重新觀照內心;或是透過觀察山水,感受自然間浩大的生命能量;而山水本身,也是美的具象呈現,動靜皆有不同的風情。
趁著書店前後展覽的銜接空檔,童里店面的大牆面快閃展示了現有的「拉頁書」繪本。 拉頁書是繪本常見的一種形式,指的是近乎一體成形的書頁,透過手風琴般可以一排拉開的經書摺方式裝訂,也叫做手風琴書。摺線將畫面分割成好幾個面,未展開時保留了書籍翻頁的特性,每個面都有單頁的功能。展開後亦可成為新的景色。
童里店主養了兩隻老鼠後,鼠鼠書也成了選書重點之一。 若去搜尋中文字典跟「鼠」有關的詞彙,多半得不到甚麼好詞。但丟掉先入為主的偏見歧視,就會發現鼠鼠們的可愛之處。不同種類、不同地域的鼠鼠們有著不同的習性、生活習慣和姿態樣貌。即便溝鼠,其在城市裡自由穿梭的特性也能激發許多想像,童里整理了一些鼠鼠書,一起
我們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童里8月展覽「黃海蒂《我的動物朋友》繪本原畫展」熱熱鬧鬧開展了,開展當天海蒂也帶來了精采的分享會,帶領聽眾去探索每幅畫中的創作故事和隱藏彩蛋:有些動物離生活有點兒遠,但能帶我們探索世界;有些動物親近如親友,與我們生活在一起;有些動物存在過去、存在想像......
我們還能如何玩轉童話? 童話故事一直以來都是繪本與圖像創作的重要題材來源。但正因其通俗易懂、大家或多或少聽過看過讀過,容易變得審美疲勞、興趣困乏,且創作的人多如繁星,若想要突出就變得困難許多。讀者該如何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創作者又該從什麼方向切入發想?
今年年中,童里邀請了藝術治療師江年依舉辦「看見繪本裡的爸媽身影」講座,並為童里撰寫了一篇專文《阿根廷繪本的親子關係三部曲》,無論身為人父人母,或者為人子女,似乎都能從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 已成為爸媽的你,可能感受過自己的成長經驗會偶然地浮出水面激盪著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尚未成為爸媽的你,也可能發覺到
《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無論文學、藝術或哲學,山水都是個取之不盡的靈感寶庫。處在山水之間,我們能忘卻世俗的庸擾,重新觀照內心;或是透過觀察山水,感受自然間浩大的生命能量;而山水本身,也是美的具象呈現,動靜皆有不同的風情。
趁著書店前後展覽的銜接空檔,童里店面的大牆面快閃展示了現有的「拉頁書」繪本。 拉頁書是繪本常見的一種形式,指的是近乎一體成形的書頁,透過手風琴般可以一排拉開的經書摺方式裝訂,也叫做手風琴書。摺線將畫面分割成好幾個面,未展開時保留了書籍翻頁的特性,每個面都有單頁的功能。展開後亦可成為新的景色。
童里店主養了兩隻老鼠後,鼠鼠書也成了選書重點之一。 若去搜尋中文字典跟「鼠」有關的詞彙,多半得不到甚麼好詞。但丟掉先入為主的偏見歧視,就會發現鼠鼠們的可愛之處。不同種類、不同地域的鼠鼠們有著不同的習性、生活習慣和姿態樣貌。即便溝鼠,其在城市裡自由穿梭的特性也能激發許多想像,童里整理了一些鼠鼠書,一起
我們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童里8月展覽「黃海蒂《我的動物朋友》繪本原畫展」熱熱鬧鬧開展了,開展當天海蒂也帶來了精采的分享會,帶領聽眾去探索每幅畫中的創作故事和隱藏彩蛋:有些動物離生活有點兒遠,但能帶我們探索世界;有些動物親近如親友,與我們生活在一起;有些動物存在過去、存在想像......
我們還能如何玩轉童話? 童話故事一直以來都是繪本與圖像創作的重要題材來源。但正因其通俗易懂、大家或多或少聽過看過讀過,容易變得審美疲勞、興趣困乏,且創作的人多如繁星,若想要突出就變得困難許多。讀者該如何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創作者又該從什麼方向切入發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最近在思索著「生命是什麼?」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相同,經歷與思考的事情都不同,所以我們所定義的意義也不相同。我在我的人生中的歷程中,所體認出來的「生命」有三種意義: 捫心自問 意識地看見 過去現在未來 不愧對於自己與他人,是心念的自問,我們有時候會滯留在原地,是因為我們的思維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生命路必經失去,但依然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探索,這些令人興奮的事物就足以成為我們活下去的理由。與其花時間在尋找無形的「意義」與「價值」,不如好好地活在當下吧。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溫暖的文字和生動可愛的插畫,引導孩子理解生命的傳承意義,以正向的角度看待生命中離去或逝去的人事物,希望能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的轉化和沉澱。樹葉的模樣和自然的變化,可以用來比喻生命的循環和變遷。
Thumbnail
本文研究了阿南朵對生命的觀點,她認為生命的問題都是自己虛構出的困境。她鼓勵人們不要用頭腦去理解生命,而是要用內在去覺察、體驗生命,活在當下。除此之外,阿南朵也提供了一些技巧和觀點,讓人們學會對自己、關係、情緒、父母、狀況、習慣和生命說「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生命飄渺如塵埃,卻也磅礡如山川。生之前未知,死後亦未知。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的時候。以什麼活著?怎麼活著的?唯有在靠近並試圖接近生命本身想帶給我的時候,我才感到生命的鮮活;感到一切非理所當然;感到生命的饋贈。明白生之流轉,死之流轉,活著的時候流轉的,生非起點;死非終點,一切都是過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最近在思索著「生命是什麼?」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相同,經歷與思考的事情都不同,所以我們所定義的意義也不相同。我在我的人生中的歷程中,所體認出來的「生命」有三種意義: 捫心自問 意識地看見 過去現在未來 不愧對於自己與他人,是心念的自問,我們有時候會滯留在原地,是因為我們的思維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生命路必經失去,但依然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探索,這些令人興奮的事物就足以成為我們活下去的理由。與其花時間在尋找無形的「意義」與「價值」,不如好好地活在當下吧。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溫暖的文字和生動可愛的插畫,引導孩子理解生命的傳承意義,以正向的角度看待生命中離去或逝去的人事物,希望能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的轉化和沉澱。樹葉的模樣和自然的變化,可以用來比喻生命的循環和變遷。
Thumbnail
本文研究了阿南朵對生命的觀點,她認為生命的問題都是自己虛構出的困境。她鼓勵人們不要用頭腦去理解生命,而是要用內在去覺察、體驗生命,活在當下。除此之外,阿南朵也提供了一些技巧和觀點,讓人們學會對自己、關係、情緒、父母、狀況、習慣和生命說「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生命飄渺如塵埃,卻也磅礡如山川。生之前未知,死後亦未知。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的時候。以什麼活著?怎麼活著的?唯有在靠近並試圖接近生命本身想帶給我的時候,我才感到生命的鮮活;感到一切非理所當然;感到生命的饋贈。明白生之流轉,死之流轉,活著的時候流轉的,生非起點;死非終點,一切都是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