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李琳山教授 信號與人生 (2023) - 筆記與心得

做論文做得太多,往往不小心越做越鑽牛角尖,所以最近也盡量多放大自己的視野,往更寬廣的世界去看。查詢各種資料的時候,發現了臺大電機系李琳山教授的《信號與人生》的影片,即使不是電機系畢業的,相信也會獲益良多。

YouTube上面收錄了李老師從2019年到2023年的影片,影片介紹寫說,每次在信號與系統這門課的最後一堂課程中,老師都會開講「信號與人生」,從2019年起開始「將這段分享錄影放上 youtube 讓更多人有收獲」。真心感謝老師的無私分享。後來上網查,還發現有李老師特製的網站「個人數位典藏」,即便不是電機系友,看了也是會感動哭。

掌握機會、面對挑戰

我完整看完的是2023年的信號與人生,老師在前半段先分享了「掌握機會、面對挑戰」的故事。老師提到了自己做語音研究的過程,起初在1980年開始做語音合成的研究,一直到1986年才終於有主流的學術會議接受老師的研究,老師帶著卡式錄音機和錄音帶,到位於東京的學術會議現場努力介紹自己的研究、放DEMO,在那時結識了一位日本學者。

後來,到了1999年,另一場位於歐洲的語音學術會議,又再次遇到那位日本學者,當時那位學者請老師幫忙在會員大會上提意見,而老師也就當仁不讓的在會員大會中發言,把自己在IEEE另一個學會的經驗分享給語音學會。過了兩年後,該學會邀請他成為委員,他也因此得以推動當時他所分享的那些事務。

聽完這一整段故事之後,第一個令我感動的地方就是這整個故事的時間軸,即使跨越這麼長的時間,做自己覺得對的事,就有可能會產生好的結果,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由於李老師堅持做華語語音的研究,很難打入當時的語音學術圈子,但還是堅持了六年,這件事情很令人敬佩。而且當時雖然沒有認識的人,但老師還是很敬業的準備了研究成果帶到現場。接著發生的故事,又隔了12年,這想必是過去不曾想過當時結下的緣分會產生這樣的連結,而且即使在會員大會上發過言,也是再過了2年之後,才有機會出現讓人可以大展身手。

李老師講這節時,在黑板上寫著「多元能力及體驗」,這是他認為可以掌握機會和面對挑戰的關鍵。從結論來看,因為老師「敢說且會說英文」,所以當時那位日本人來拜託他而不是只拜託其他日本人學者;因為老師「有先前在電信學會的經驗」,所以知道怎麼面對當時的狀況;所以當事情發生的時候,就能應用自己的能力和曾經的體驗來面對

「勇敢躍入生命中的大江大海」 李老師語錄

每個當下做的選擇都是最佳,就會走到該去的地方

影片當中我還很喜歡一個老師的比喻,就是說每個人都在三個維度中行走人生,分為「地區、領域、性質」,但沒有人一開始就會剛好落在最適合自己的那一點,甚至其實根本不知道適合自己的那一點在哪裡。但是從起始點走到那個對自己而言最好的那一點,會有一條最佳路徑,而這條最佳路徑上的任何一點的切線,都是最佳的方向。(2023年版的比喻在59分前後的地方)

也就是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要走這樣的一條路,但是每個人的點都不一樣,所以路也不一樣。然而,雖然我們看不見起點和終點在哪裡,但至少,在人生這條線上的每一個點上,我們都能找出當時的最佳方向,那麼最後就會產生出自己的最佳路徑了。

全面學習VS過度貼合(over-fitting)

這也是我很喜歡的比喻,機器學習中,「過学習」、「over-fitting」會讓機器「太聰明而變得不太聰明」,比方說,請機器做分類狗和貓的任務,給機器看100張狗的圖片和100張貓的圖片,讓機器學習狗和貓的特徵。如果機器只把這100張狗和100張貓的照片記住,那麼當有第201張照片進來請機器判斷時,如果很像學習過的圖片中的貓或狗,也許機器能夠順利回答,但如果這第201張照片,和曾經學過的那200張差很多,機器就判斷不出來了。那麼機器就是太過度貼合的記住那200張了。可是我們應該希望機器可以更彈性一點的學習,學習更廣泛的狗和貓的特徵,然後能順利的判斷第201張吧。

所以,人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老師只出考古題,讀書只讀考古題,那麼這就是一種會造成「過度貼合」的學習。一旦遇到超出考古題的範圍,可能就束手無策了。影片看到這裡,讓我不禁緊張了起來,開始回想自己大學階段的學習是不是也曾經「過度貼合」,也許有的部分有,有的部分沒有吧。(有些科目我還是很完整的把原文書都看了一遍,不是只念考試會考的)

而現在離開大學之後,學習的好處就是不會再有成績的顧慮了,要顧成績的話,就很容易「過度貼合」,就會用可以拿好成績的方法來學習。但拋開成績,純粹就是覺得想要學習新的技術或知識而學習,這樣的感覺還是比較好的。雖然現在還有一個顧慮是論文,會想說跟自己的論文有關係還是沒關係,但目前自己的論文已經差不多定型了,也就又重新燃起了學習心。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選困難的那一邊吧

老師在最後也給了幾段勉勵同學的話,以前在臺大的時候,真的很常聽到類似這樣的話,老師們總是對我們這些臺大學生充滿了無限的信心,總會被說是很有能力以及很有聰明才智的人。(第一次這樣聽電機系的教授講課,對我而言也是蠻新鮮的,原來其他系也是如此,這是全校共通的嗎。)臺大生的那種超級自信就是這樣被薰陶的吧,離開臺大之後,少了師長們的保護環,越來越被打擊之後,也是會忘記當時被灌注的無限自信。

李老師說,做選擇有個很簡單的原則,就是選擇困難的那一邊,不要選簡單的。因為反正大家都有很高的聰明才智,成功了可以向前邁一大步,失敗了就靠聰明才智再重來,不用怕。

老師的特製網頁有非常多激勵人心的名言,我想即使不是電機系畢業的,臺大人或任何需要信心的人,都可以去拜讀一番,尤其可以回味當時在臺大那種不可一世的超級自信心,以面對畢業之後的人生。

後記

雖然我不是臺大電機畢業,也從未修過李老師的課程,但看了各種資料之後,還是收穫甚豐,而且也讓我很好奇想去看看老師的那門信號與系統課程,到底怎麼聽懂「數學式子說的話」。

此外,關於做博士論文的意義,或許因為沒有找到領域相近的人提到相關的態度,在日本這裡,教授也不曾提過,所以常常越做越空虛。但我在李老師的網站裡面找到了一些合理的看法和態度。電資領域變化真的很快,目前的博士論文的架構和研究方法是兩三年前想出來的,但我也注意到,再過一兩年,我論文裡面用的方法和概念應該就會不值得一顧了,看了網站之後,才知道原來這樣的感覺和循環週期是合理的!

所以還是趕快把博論了結,然後變成一個重要的紀念品和里程碑收藏起來吧。論文的目的不是論文本身,而是過程,重要的是,證明了自己有能力可以去做一個自己本來不知道也不會的東西,可以從無到有的變出一本研究出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