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專題設計指南|畢業製作成功秘訣:從《畢業製作其實是門管理課》學習團隊管理與專題規劃

Hi 你開始畢業製作分組了嗎?還是,已經正在水深火熱之中呢?

這篇文章主要是以《畢業製作其實是門管理課》這本書所提到的概念,讓設計系學生能有不同的角度看待專題製作、畢業製作課程,並提供一些執行上的注意事項。


若不想看太長的前言,可利用目錄功能跳到有興趣的地方。


前言

《畢業製作其實是門管理課》是由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的紀明仁老師所出版的書。

它是當年第一本具有邏輯脈絡,且整合業界與學術兩派思維模式的畢業製作專題書籍。


在只有兩年的學生時光內,紀明仁老師讓我們班成功在兩年內,利用每週只有4堂的畢業專題課,達成了符合時程進度的畢業製作。


當時的我,每週一到五在新竹工作、六日搭火車到台中上課,半工半讀焦頭爛額,是一個習慣獨自處理事務的人,也因此在專題分組時,非常不習慣。


現在回頭看當時的成果,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商業價值也有待加強,但整個過程深深影響了後續我對於「團隊合作」的概念。


高中的畢業專題大概是一個學年,大學的畢業製作大約會是兩個學年,依照學校不同而有些變化,看似擁有很長的時間,但其實非常緊湊,試想高中生涯的三年裡面,有一年這件事情會和考試、比賽混在一起,朝著學生迎面砸來,其實是頗具重量的。


本篇文章運用PMP中的五大過程來分類:啟動階段、規劃過程、執行過程、監控階段、收尾呈現,並搭配紀明仁老師的《畢業製作其實是門管理課》所提到的觀念,希望能為這門課的學生,提供一些方法,讓剛起步的時候不會太過迷茫。


我也順便利用這樣整理分類、產出心得文章的方式,來準備自己的PMP考試XDDD


一、啟動階段

學習需要有動機,團隊合作需要有共識。

請同學先想想在這個專題過程中,你想獲得什麼?

先制定一個簡單的個人目標,然後想想團隊目標,尋找有共識的組員。

在這個階段,組員的角色甚至比專題指導老師還要關鍵。

我希望能在這段時間學到書籍相關的編輯與發印。
我希望能在最省錢的情況下安全及格。
我希望這個作品能幫助我就業。

個人動機與和團隊共識若有一致的目標,大家一開始就能訂好一個原則。

在這個階段,若發現大家對於做專題的想法不一樣,那就不需要強求,做專題不一定要找好朋友一起做,避免傷了彼此友誼。


確認畢業製作的主題、方向和目標,並與指導老師、團隊成員或模擬的利益相關者進行初步討論,在這個階段,請選出一位組長代表,負責主持創意發想、資源統整的討論會議,並將組員的討論結果與指導老師溝通,確認小組的選題方向是否可行。


延伸閱讀

關於選題方向 :「要做公領域設計,還是私領域設計?」


這是很多學生在初期沒有考量清楚的問題,也因此沒辦法評估自己設計提案的完整度。在開始選擇主題之前,請先認識這兩個領域的差別,然後再決定專題大方向。


◆ 公領域設計

不受版權保護或知識產權限制的產業與領域。

這些領域中的知識和資源是公眾可以自由使用、分享和修改的,人們透過設計來創新產業政策,改善資源的運用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利益服務。


比如:古典文學和藝術、科學研究、歷史文件研究、開源軟體、公共教育資源、

任何有助於知識共享和創新,為社會發展有貢獻之事,都屬於公領域設計。


◆ 私領域設計

這是最多人在專題時所選的主題,相較於公領域,私領域能讓人更快想像到結果。

利用設計,為私人機構或個人運營的企業(在政府所制定的法規監督下所從事的商業行為)

帶來影響與發展,並制定經營策略並追求利益,滿足市場需求並實現商業目標,以業主需求為優先的設計方向。


比如:製造業、餐飲業、服務業、科技業、金融業、零售業,任何有助於提供就業機會、創造價值、並推動經濟與文化增長之事,有明確的業主需求。


二、規劃階段

就如同上面提到的,不一定要找好朋友一起做專題。

一開始也不知道同學個人能力的情況下,只能靠觀察力和第一階段的「了解彼此共識」,制定出分組目標,以及每個人負責的項目。


在決定好專題的選題方向後,就可依照人、事、時、地、物五大項來討論細節。

  • 人 = 分組人數、如何分工?
  • 事 = 決定主題領域,蒐集資料後,條列出總共會有多少事。
  • 時 = 一個學期的時程怎麼排,每個禮拜的進度如何安排?總時間?
  • 地 = 討論的方式?最後的專題成果展會是如何呈現?
  • 物 = 個人資源、校方資源、廠商資源?


在這個階段,會常常需要討論設計製作的各個細節,並將資源和時間合理分配。


我會建議以基數為人數配置,這樣在意見有分歧時,才能有個少數服從多數而多數尊重少數的決策點,每個組內的人都會有雙重身份,不會只是單純的組長或執行者。

在分工時,至少要能以組長、執行者、目標客群三種角度切換立場討論。

  • 組長:時間管理、彙整進度與溝通協調之人、監控進度者。
  • 執行者:依照組員專長分工
  • 目標客群:扮演資方或客人,這位也適合擔任上台報告者、監控品質者


在已經決定選題方向、分好工作的狀況下,組員們可齊心搜尋相關產業資料、設計概念,增加靈感來源,利用Google日曆設定各階段的時間節點(比如草稿、初稿、修改稿、最終稿的預計完成時間)


在這個階段,利用WBS(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進行整體工作細分,比如,製作資源需求表和預算表之類的文件、將設計工作明確列出之類,仔細想想後續執行過程,會要執行什麼呢?

  • 主視覺所需要的相關規範(比如標準色、標準字、深淺色運用、象徵圖案應用......)
  • 除了主視覺之外,需要延伸的設計用品清單
  • 上台報告所需要的簡報樣式編排
  • 需要打樣發印的品項清單

明確列出能確保各個階段的設計項目能不重複或遺漏。

並在規劃的過程中,試著進行風險評估,討論可能會「影響進度」的問題,比如安排好的時間段是否碰到節慶、連假、某個時期誰可能會不在、想用的材料是否方便採購、中間若有廠商聯絡是否要抓寬鬆一些等待對方回覆的時間......等等狀況,可以的話,每次的會議都輪流擔任會議紀錄,這能提高會議的效率。


三、執行階段

老實說,這應該是最不需要擔心的階段,只要前置作業越完善,這個時候就能越單純地去執行設計。

在這個階段,要留意自己能否「按照時程,提交設計成果」,可能是軟體還不夠熟悉,也可能是想像很美好,做的時候才發現做不出來。

提早告知組長自己的狀況,並明確告知是否能完成,會是這個階段很重要的能力。
組長需要保持定期的小組會議和協調,確保所有成員的進度一致。
若發現無法實踐當初會議所制定的排程,則需要討論更新時程。


四、監控階段

在這個階段,請和指導老師保持聯絡。

這能讓老師清楚進度之外,對於設計品的完成度有個心理準備,若在溝通過程發現不如當初所規劃般完整、設計品質有待加強,這階段就能先列出修改項目並進行調整,避免後來才看到問題或者後期才發現雙方沒有共識,徒增來回修改的次數。

在打樣的過程中,請控制資源使用,材料的消耗或製作成本都是大家辛苦繳出來的預算,請珍惜打樣的機會。

在這個階段,組長會需要密集地檢查進度、對照計劃表與時間表。

將需要修改或調整的地方彙整成一張表,根據反饋內容進行討論,篩選出需要修正的項目,變更設計細節或修改時間表。


五、收尾呈現


這門課程的「收尾」會有兩件事情:上台報告、展示佈置

上台報告可能不會只有一次,每一個階段對於師生來說都是一個進度驗收的過程。

老師可能會給予一些建議,比較友善的會提醒小組沒有預想到的問題,比較嚴厲的老師則可能會扮演資方,講出一些讓人難以回應的批評,但不管是哪個,其實都是考驗當下的危機處理能力與反應。


我這邊所提到的收尾,是指最後一次上台簡報的時刻。


請將個簡報時刻,當作一個行前會議做報告,報告小組成果以及後續展示佈置的規劃,過程中若老師有任何意見與想法,都會是「簡報之後」的事情了。

放寬心看待收到的提問與建議,這個階段不是考驗設計或者說服他人的話術能力,而是考驗講者的「表達與應對能力」,請讓自己的簡報真的像成果發表一樣,而不只是作業進展報告。


在規劃階段,就已預先了解成果展會如何呈現,所以這時請組長確認是否如規劃所預期,實地場勘確認展示材料、位置條件如何,並請組員整理設計檔案,試著每個人做一份結案報告出來,為整個設計專案留下自己努力後的紀錄。



結尾


以上,期待能幫助設計系學生們更有效地管理畢業製作,讓每個階段的目標更加明確。

讓設計這種無形的項目進度變得稍微可控些,做出更符合師生期待的成果。


請記得,「專題製作」並不是為了新一代設計展,也不僅僅是一堂課程,這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是一個學習管理、規劃與合作的機會,透過團隊合作去整合眾人的知識,產出一個學習成果,這些養份都能幫助自己更好地應對未來的職場挑戰!


畢業製作與專題總讓人水深火熱,但每一個挑戰都會是成長的契機。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設計系的同學 :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畢業製作其實是門管理課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