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不因脆弱而設防:「微軀Whish—彭思錡個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去看了思錡的個展《微軀Whish》,在福利社。從洗衣店旁騎樓初次跨進門,下樓梯帶著雀躍和期待。往右看到櫃檯,思錡本人也在,打了招呼,他說看完有問題都可以找他討論。

其實完全不知道展覽內容是什麼(網站上一點也沒透露),思錡本身的創作媒材多元而不固定,所以我看到磨石子台的時候,尚不確定這是思錡或《隔壁的A口》楊祐丞的作品。第一時間想到「有人做了磨石台,這不是楊季涓做過的嗎?」直到更仔細看,晦暗不明中,磨石裡原來嵌入銅條,並彎成水墨工筆式的手部線狀。到另一塊磨石子旁,我開始入神,觀察了非常久。先看到底部積水,才明白鎖鏈一直匯集潺潺水流滴下,抬頭能在天花板看見漣漪陰影,陣陣擴散。鎖鏈上一片片盛水的是陶瓷做的羊蹄甲葉,當進一步觀察燈光怎麼打、影子的本體又從哪裡來,發現頂端清水啟程的位置,透明水液包裹鎖鏈順勢往下湧動,毫無間斷且無聲息,那副光景十分微巧。置於鎖鏈下方接水的那雙銅條磨石拼接的手,作品說明寫道是佛手,一切皆湧現慈悲細膩的情懷。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旁邊一面磨石階梯,每階高低落差極大。走到梯口正面,地面上金字建議觀眾脫鞋登階,我照著做了。爬到第三階,頭幾乎要強碰厝頂,十分有壓迫感,但前方最頂階分明放著一件作品(陶瓷枯葉)似在招我過去。最初猜想這會不會是惡作劇(但跟思錡的人設實在不符)心裡忍著這道問題,在高處回望展場、蹲下來撫摸石台,後來猛然發現,這道階梯外觀完全模仿我走進福利社時步下的那道階梯,並藉由尺寸放大,讓我感覺自己的體積改變。

當要離開福利社、登上回到地面的階梯時,就會發現與思錡做的這座階梯有如孿生。作者拍攝。

當要離開福利社、登上回到地面的階梯時,就會發現與思錡做的這座階梯有如孿生。作者拍攝。

穿上鞋再往右走,看到一面透出幽微光線的三摺玻璃屏風,走到背面才注意到玻璃上似有透明疙瘩,起初以為貼膜並未推勻而產生氣泡(數量極多),伸手觸碰才發現是觸感冰涼的實心,那模擬自凝結的水珠、水漬,彷彿剛有人在屏風後淋浴完畢而打濕。幽微的燈光下,相機有些難以捕捉它們,玻璃塑的水滴實在非常美。經過這層觀看與撫觸與拍攝的多重落差,我發現,「微軀」是很需要經由觸摸的展出。


後來回到入口,再看了一次第一座磨石台,並在思錡的提醒下摸摸看。原來磨石子並沒有打磨平坦,那些工筆線條勾勒出充滿肉感的手掌與指腹圖像,有著肌肉般的凹凸起伏。並且,在撫觸的同時,我的視線才真正停留於石台上,好好辨識鑲嵌打磨的材料——晶亮的透明綠玻璃、紅色晶體及其他小石子——無論是色彩或排列,我發現都是花下十分工夫的,因而不再只以「這好像誰有做過」觀看之。觸摸後竟是如此不同而有所啟發,無盡的細節瞬間在眼皮下鋪展開來。

最後,在作品論述的提醒下,我在稍早就覺得突兀的窗簾(也是一件作品)前方地下發現微小的陶瓷作品,是開心果殼和小番茄的蒂的翻模,不起眼有如微塵。有的已經被不經意踩個粉碎,但那似乎全在設計之中。看著那些(本就準備好)被毀壞的作品,開放的心自我內在油然生起。思錡是多麽大方自在,大方並不是因為「沒關係,給你破壞」,而是整個展場的作品全然不介意讓人親近,展現一種「真」,物質狀態的真,展演狀態的真,存在的真,敘事的真,作為心思結果的真,使我或多或少看見了思錡其人。能從中映照作者的作品,給人的感覺總是很不賴。

  1. Nov 2021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跨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學二年級修陶塑課時,突然進入疫情高峰而轉為遠距課程,無法前往陶塑教室的日子,捏土和灌模作業都中止,全班無奈改以讀書學習陶塑,我在那時讀到了陶藝家艾德蒙.德瓦爾(Edmund de Waal)的經歷:大學時在劍橋主修英國文學,後來入了陶瓷藝術的坑,專心學陶成為創作者,包括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紐約高古
茱莉瘦削的身形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向下的眼角、無肉的面頰、總是面無表情地笑。他好像因為過得太順遂,有點手足無措。
在進門前,可以從外子空間鄰路的落地窗看見蜷伏在牆邊的一團毛絨,是令人熟悉的犬隻睡姿,我欣喜以為入內有狗狗可以親近,走近才明白那是展覽的一部分、藝術家廖建忠的作品《狗》。
於PTT Space舉行的黃萱個展《分心》,是涵括裝置、攝影和錄像的近期作品呈現。而雖然行動並未實際在展間發生,不過本展尚有「行為」作為作品重要元素,橫跨在「裝置、攝影和錄像」的中間地帶,即:錄下了行動的錄像、拍下行動收穫的照片、行動成果的物件等。由於實際不見藝術家本人,「行為」此一元素似乎
散步乍聽是隨性且隨處可做的活動,不過若是在建築內,散步的漫無目的性似乎會被牆壁侷限。當然如果空間夠大,大到人們無法一次意識到所有邊界的存在、產生一種能無止盡前進的錯覺,似乎可行,不過鳳甲美術館並沒有那麼寬敞,因此在這裡的步行體驗之於散步,大概可説是到大海潛水之前的所做的泳池實習。而參觀過程中那些能讓
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上學,需要加入至少一間藝術家工作室。於是我的求學之路從一間間敲工作室大門來探索和開啟。而過程中有太多異於台灣文化、我只能自己體會消化的眉角
大學二年級修陶塑課時,突然進入疫情高峰而轉為遠距課程,無法前往陶塑教室的日子,捏土和灌模作業都中止,全班無奈改以讀書學習陶塑,我在那時讀到了陶藝家艾德蒙.德瓦爾(Edmund de Waal)的經歷:大學時在劍橋主修英國文學,後來入了陶瓷藝術的坑,專心學陶成為創作者,包括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紐約高古
茱莉瘦削的身形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向下的眼角、無肉的面頰、總是面無表情地笑。他好像因為過得太順遂,有點手足無措。
在進門前,可以從外子空間鄰路的落地窗看見蜷伏在牆邊的一團毛絨,是令人熟悉的犬隻睡姿,我欣喜以為入內有狗狗可以親近,走近才明白那是展覽的一部分、藝術家廖建忠的作品《狗》。
於PTT Space舉行的黃萱個展《分心》,是涵括裝置、攝影和錄像的近期作品呈現。而雖然行動並未實際在展間發生,不過本展尚有「行為」作為作品重要元素,橫跨在「裝置、攝影和錄像」的中間地帶,即:錄下了行動的錄像、拍下行動收穫的照片、行動成果的物件等。由於實際不見藝術家本人,「行為」此一元素似乎
散步乍聽是隨性且隨處可做的活動,不過若是在建築內,散步的漫無目的性似乎會被牆壁侷限。當然如果空間夠大,大到人們無法一次意識到所有邊界的存在、產生一種能無止盡前進的錯覺,似乎可行,不過鳳甲美術館並沒有那麼寬敞,因此在這裡的步行體驗之於散步,大概可説是到大海潛水之前的所做的泳池實習。而參觀過程中那些能讓
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上學,需要加入至少一間藝術家工作室。於是我的求學之路從一間間敲工作室大門來探索和開啟。而過程中有太多異於台灣文化、我只能自己體會消化的眉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說實在的,我對這位畫家的研究並不深入,只能依據平常的感受與想像,向大家分享我的觀點。能夠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舉辦回顧展的畫家,通常都是非常有名且具備一定分量的藝術家。 從佳里到台北,從台北到紐約 1972-1975年:藝專時期:許雨仁在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的階段。 1979年:首度個展發表:他在台
Thumbnail
《己觀、深觀、近觀、遠觀、望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各景不同,依然動容。 樹作為一棵樹, 乘載天、隙縫地, 屹立扶搖, 撐起一個空間,廣載一片地。 成為樹,來看世界, 是己觀。 看見一粒白米, 可以看到一根金黃稻穗、 再深入凝視些, 有一片稻田、
Thumbnail
1730~0230 9個小時 騎了360公里 從臺南美術館2館~新北 上午將近九點起床 隨便吃了點東西 十點左右進臺南美術館2館 一進門的展覽就引起一些感觸: 〈觀沈昭良攝影「漂流」〉   我們以為雲氣漂流 雲氣認為我們才居無定所   我們看河面漂流殘枝 河面看世間漂
Thumbnail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Thumbnail
陳顥仁以詩為磚塊,建構詩的島嶼建築誌,《坡上的見證者》見證城市中人們的所見與所愛。而林宇軒則以《心術》中的當代心靈回顧歷史人物與社會議題,「詩」作為一種心術,背後隱含著無數的徒勞。
Thumbnail
113/4/26~4/29 新竹縣設規師成果展 探索巷~富興陶趣導覽圖 手指一滑,故事開始 在富興村,四位新手社規師大姑姑香酥豆干張敏惠、唐盛陶藝沈雅真、松芸軒咖啡黃月琴、美園姐利用閒置的巷弄墻面創造了一幅生動的社區導覽地圖。這幅以陶藝和桐花樹材為素材的版畫,不僅美化了街道,也豐富了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鏨,小鑿也,如「鏨花」;鏨就是金工裏的一種技法。
Thumbnail
綜觀思錡的創作脈絡,會有點難想像彼此之間的關聯性為何,從水墨到裝置,從裝置到雕塑,但雕塑裡又隱約有著水墨古老的氣質,或是在裝置中也透露些過往時代的氛圍,儘管媒材不盡相同,作品的尺度既在掌心之間,有的又會超越身體的界線,但因著相似的質地與情感,又能將彼此串連。這也是此篇文章的路徑,沿著這條連接彼此的線
Thumbnail
說實在的,我對這位畫家的研究並不深入,只能依據平常的感受與想像,向大家分享我的觀點。能夠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舉辦回顧展的畫家,通常都是非常有名且具備一定分量的藝術家。 從佳里到台北,從台北到紐約 1972-1975年:藝專時期:許雨仁在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的階段。 1979年:首度個展發表:他在台
Thumbnail
《己觀、深觀、近觀、遠觀、望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各景不同,依然動容。 樹作為一棵樹, 乘載天、隙縫地, 屹立扶搖, 撐起一個空間,廣載一片地。 成為樹,來看世界, 是己觀。 看見一粒白米, 可以看到一根金黃稻穗、 再深入凝視些, 有一片稻田、
Thumbnail
1730~0230 9個小時 騎了360公里 從臺南美術館2館~新北 上午將近九點起床 隨便吃了點東西 十點左右進臺南美術館2館 一進門的展覽就引起一些感觸: 〈觀沈昭良攝影「漂流」〉   我們以為雲氣漂流 雲氣認為我們才居無定所   我們看河面漂流殘枝 河面看世間漂
Thumbnail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Thumbnail
陳顥仁以詩為磚塊,建構詩的島嶼建築誌,《坡上的見證者》見證城市中人們的所見與所愛。而林宇軒則以《心術》中的當代心靈回顧歷史人物與社會議題,「詩」作為一種心術,背後隱含著無數的徒勞。
Thumbnail
113/4/26~4/29 新竹縣設規師成果展 探索巷~富興陶趣導覽圖 手指一滑,故事開始 在富興村,四位新手社規師大姑姑香酥豆干張敏惠、唐盛陶藝沈雅真、松芸軒咖啡黃月琴、美園姐利用閒置的巷弄墻面創造了一幅生動的社區導覽地圖。這幅以陶藝和桐花樹材為素材的版畫,不僅美化了街道,也豐富了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鏨,小鑿也,如「鏨花」;鏨就是金工裏的一種技法。
Thumbnail
綜觀思錡的創作脈絡,會有點難想像彼此之間的關聯性為何,從水墨到裝置,從裝置到雕塑,但雕塑裡又隱約有著水墨古老的氣質,或是在裝置中也透露些過往時代的氛圍,儘管媒材不盡相同,作品的尺度既在掌心之間,有的又會超越身體的界線,但因著相似的質地與情感,又能將彼此串連。這也是此篇文章的路徑,沿著這條連接彼此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