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化學課》:在性別歧視社會中追尋夢想的故事

《化學課》中文版封面;作者Bonnie Garmus

《化學課》中文版封面;作者Bonnie Garmus

《化學課》不是寓教於樂的科普書,而是一本刻劃六零年代美國女性在充斥性別歧視的社會中,奮力求生的小說。主角伊麗莎白·佐特是個聰明、努力又敢言的女性,立志成為化學家,但性別總是一再成為她力爭上游路途上的絆腳石,致使她無法完成博士學歷,進入職場後亦屢遭歧視。她覓得真愛,愛人卻突然遭逢意外離世。痛失愛人後,她意外發現自己懷孕,此時職場主管卻落井下石,利用她未婚懷孕的理由將她開除,斷了她的主要經濟來源。

伊麗莎白·佐特拮据地養育著孩子,直到某次因緣際會,接下電視台烹飪節目主持人的工作,這才終於得到一份紮實改善家中生計的薪水,而敢言的她,更藉由烹飪節目這個舞台,指陳社會對女性的錯誤認知及歧視,鼓舞了成千上萬的美國女性勇敢追尋夢想,活出真我。

《化學課》節奏輕快,文筆流暢,結局也一如預期地以喜劇收場,但看完仍有種像讀完「82年生的金智英」那般的感慨。沒想到在進入二十一世紀這麼多年了,《化學課》這類書籍仍然是以一種「鼓舞女性」的身分存在,亦即,當代女性依然活在一個需要鼓勵,且會為了《化學課》這樣的故事而激動的社會。

直至今日,大多數的女性終其一生似乎仍要對抗各種偏見與歧視,差別只在於未婚時期與已婚時期對抗的主題不同。記得多年前,曾有一個大我快三十屆的大學老前輩,認真地對我說,女性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結婚生子,並且把小孩教好,若沒有這些成就,即使自身學歷再高、收入再好也是徒然。看著那位大學前輩眼中的關心與熱忱,即使知道他是一片好意,希望我早日步入家庭,但這番話依舊讓我瞠目結舌。原來,在觀念傳統的人心中,女性的存在就是為了當母親,成為家人堅實的後盾,至於這位母親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根本不重要。因此,心有不甘的女性們,才需要在廣告、書籍、電影中尋找「每天都要留一點時間給自己」這類的自我鼓舞。

不論如何,相較於《化學課》描述的性別歧視場景,現代社會仍算是進步不少,這得要感謝眾多先賢先烈在兩性平等的路上殺出一條血路。同樣身為女性,我期許自己能移除這條路上惱人的凹凹凸凸,開拓一條更平穩的道路,讓《化學課》這類的書籍只需屬於記載歷史故事的作品,讓所有的女性終能自在主宰自己的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Chih-Yu 的書架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