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英國愛丁堡大學舉辦了一場儀式,由解剖學博物館向排灣族人歸還牡丹社事件的頭骨遺骸。文物返還雖是修復歷史傷痛的一種方式,卻也帶來關於博物館的爭端
主筆:臺大政治 林廷昱
本月3日,英國愛丁堡大學的聖則濟利亞廳內舉辦了一場儀式,由愛大的解剖學博物館向牡丹村的排灣族人們歸還牡丹社事件中族人留下的頭骨遺骸。這個儀式不單是台英文化交流的新頁,對於原住民族群更是重要的一項里程碑。
1874年,日本以有數十名琉球漁民在台灣南部遭到殺害為由,攻打現今位於屏東縣的牡丹社,造成當地居民大量傷亡。此一事件被稱作「牡丹社事件」。由於該次衝突對日本具有重要意義,日軍帶回了數具頭骨遺骸象徵戰爭的勝利。
後來排灣族人的頭骨遺骸歷經美籍醫師Stuart Eldridge、動物學家John Anderson之手,遠渡重洋,最後於1907年正式來到愛丁堡大學,成為該校解剖學博物館的收藏品之一。
19世紀時,強大的英國在全球各大洲都有殖民地,涵蓋了各種膚色、文化、歷史的族群。除了在殖民地進行統治與開發外,當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也吸引了國內的生物學家們投入研究,探討生物因素與白種人得以擁有較高度的教育程度以及文明發展是否有關聯;雖然以現今的平等價值審視當時的觀念會感到不甚合理,殖民的歷史仍深刻地讓英國成為人類學研究的聖地。
根據愛大的說法,為了進行顱相學(一種透過頭骨判斷人格發展的過時學問)、解剖學、人類學等研究,過去英國會利用全球殖民網絡,從戰場、醫院、監獄等地蒐集骨頭。時至今日,愛大的解剖學博物館仍保存有來自全世界超過1800份頭骨,收藏量相當龐大。
▎讓頭骨回家的道路
自2016年起,我國政府宣示開啟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工程,投入資源在原民歷史回復、歷史壓迫弭補與落實聯合國的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而傳統文化遺產的修復、展示乃至返還亦是回復正義的重要手段。
2021年11月,原住民族委員會(下稱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寄信向愛大表示希望能讓排灣族遺骨回到台灣,並於隔年7月得到愛大的正面回覆,開啟雙方頻繁的溝通。雙方從誰能作為排灣族代表迎回遺骨、回國後的的文物保存與展示方式等溝通多時,最後決定由牡丹村的排灣族人代表與原民會官員共同參與儀式,象徵迎回先人的精神。
目前原民會規劃會先將這四具遺骨暫時存放在國立台灣史前文物館南科考古館,等待後續族人討論出永久安放地點後,再行遷移。
夷將‧拔路兒表示,歸還遺骨的決定對於排灣族人並不容易。相較於過去的文物歸還案例多為國內機構間的交換,這次是台灣的原住民社群首次成功地向外國討回先人遺骸,由哪個族群來代表接受、後續安放何處等都是有待討論的問題。
但對於在歷史上曾受到多數族群壓迫、甚至暴力對待的排灣族人來說,可以透過傳統的祭祀儀式與先人對話、並且將其迎回出生地,確實是扭轉歷史不正義上的重要里程碑,也對於維護原住民的人權有正向影響。
作為殖民記憶一部份的愛大,近年來致力於修復過往的掠奪行為,返還從殖民地奪走的物品。根據愛大的紀錄, 他們自1948年起即著手遺骨返還的工作、一直到疫情前的2019年,都有返還從殖民地奪走的遺骨的行動。
而過去專注於種族優劣的研究方向,也逐漸轉向人種遷移、飲食等領域,甚至是重新檢視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體制和殖民歷史。誠如解剖學主任Tom Gillingwater所述,這次返還行動是愛大與台灣社群一次非常重要的國際交流。未來,這個案例也可能讓其他洲的原住民族群向各學術機構提出類似請求,但是凝視過往的不義歷史與開放的心態,或許真的能讓原住民族的不正義得到一點修復。
19世紀以來,知識進步促使了人類對於探究歷史更感好奇。伴隨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的研究逐漸普及,試圖呈現人類文明的博物館逐漸成為公眾領域的重要場所。由於殖民勢力範圍的擴張(無論國內或是跨洲),科學家更有能力將不同族群的祭祀用品、自然遺骸、生活用品等帶進公眾視野,由他們再現原本不屬於都市群體的文化生活。但長期以來由殖民母國、優勢群體主導的展演過程,卻導致了文化流失、不正義、甚至是在遠離原環境後的去脈絡化等問題。強調歷史演進的展演方式,讓族群文化逐漸成為所謂的「他者」,讓文化之間的共同性與現代特色被弱化。 .
而1970年代起,從原住民群體、聯合國、國家層級開始出現愈來愈密集的、關於讓各族群重新取回主導角色的論述。相關的國際公約、國內法案逐漸成形,讓各民族對於其遭掠奪文物的聲索更具有正當性,也促進各國向外國的博物館要求取回其文物。以本次的排灣族遺骨返還為例,即是原民會依照2007年通過的《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第12條規定,讓族人得以迎回祖靈。
值得注意的是,早些年的文物聲索當中,常是以國家為主體向他國提出請求;而本次的案例卻是由官方與原住民族共同參與儀式,後續處理方式亦會與牡丹部落的族人共同商討,呈現各族群的主體地位逐漸受到重視的樣貌。
而作為持有大量文物的殖民母國,國內的博物館也開始透過永久租賃、借展、主動返還等方式,弭補過去權力不對等之下所造成的傷害。
2017年底,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西非國家布吉納法索的演說中強調,殖民的歷史過往確實存在,卻不能是殖民母國永久佔領這些重要文物的理由,因此也做出5年內將非洲文物歸還的可能條件列出的承諾。畢竟,法國的布朗利博物館至今仍收藏數量可觀的非洲文物、而且法國的殖民確實影響了非洲國家的文化發展。
而族群權力的差異不只呈現在國際上、國內層面上亦是如此。過去數百年來,優勢族群造成的領土侵略、文化壓迫、身分流失始終是原民文化逐漸消沉的重要因素。但從美國在1970年代的《歸還法案》、紐西蘭政府對於毛利人權利的重視到我國近年的修法都可以看出國家必須正視過去的不當統治行為。以我國為例,過去的《文化資產保存法》雖然肯認了文資保存的重要性,卻忽視了原住民族群在權利上較為弱勢的現實,反而導致有文物因為被列為國寶而不能回歸原鄉的窘境。因此,2017年依前法授權訂定的〈原住民族文化資產保存辦法〉即更大程度地將原民的代表性納入文資的審議過程當中,促進各族群的社會參與、並鼓勵了部落自行舉辦的展演,強化了「土著觀點」主動發生並且進行抵抗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蘇格蘭歸還加拿大原住民圖騰柱)
文化返還觀念固然逐漸為各國所吸收,但此議題確實也引起了正、反的論述。
在說明博物館保存的教育功能時,各博物館可以逐漸開放展演時的審議過程,讓族群可以參與策展,讓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持續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另外,過去曾有殖民背景的中東、漠南非洲國家政治仍處於不穩定狀態時,將文物返還給原國家,反而有可能讓歷史曝露在烽火之中。 .
而就殖民經驗的角度來說,如何界定應返還的對象也是一大難題。例如漠南非洲的原住民族群歷史上以部落劃分範圍;但在二戰後的獨立浪潮中,殖民背景卻讓這些國家改以經緯度劃分邊界,反而讓族群分布更破碎。在這樣的差異下,究竟是國家、族群或是個人才能代表請求返還文物不無疑問。更進一步地說,當時遭受掠奪的政權可能已經不復存在;在沒有適當溝通的情況下,是否還是會讓文物成為利益競逐的焦點亦值得關注。這也是為什麼愛丁堡大學會與原民會溝通何者適合做為代表接收排灣族遺骨的原因。
最後還是從博物館經營的角度來說,大量收藏各洲文物已經是長達數百年的常態。此時若積極地啟動文物返還,是否可能使累積的研究成果與智慧四散各地,讓後續的知識生產變得更加困難?這點不無疑問。對於博物館的遊客人數來說,也有可能有實質的重大影響,導致博物館的態度始終曖昧不明。例如大英博物館僅願將神廟的文物以租賃的方式交付給希臘、而不願意直接返還,背後的考量即為是否可能開啟文物聲索的大衝擊。
(延伸閱讀: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環球時報》社論喊話是怎麼回事)
綜合上文的考量,筆者對於未來各族群能取回文物、遺骸的行動仍採取開放且樂觀的態度,期待能透過參與讓弱勢族群重新找回其在展演上的主體性。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需要確保文物的安全、研究的能量、法規的完善以及族群是否能得到充分參與的機會,才能讓文物返還的美意同時兼顧知識生產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的傳承,讓文化知識得以持續在社會當中流動。
資料來源|CNA、BBC、ARTouch、大英博物館、愛丁堡大學、轉角國際、地球圖輯隊、國家人權委員會 、原轉會、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導讀
參考文獻|
李威宜,2014,〈族群展示的反思:後威權臺灣的觀察〉,《考古人類學刊》, 80:221~250
陳叔倬,2017,〈原住民族文物的管理與返還:臺灣與美國的比較〉,《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展演與主體建構》,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227~256
李子寧,2005,〈從殖民收藏到文物回歸:百年來臺灣原住民文物收藏的回顧與反省〉,《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王嵩山主編,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