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50堂經典哲學思維課(上)│書摘分享

    書摘分享

    人生中不存在⌜既此又彼⌟,每個人都面對非此即彼的選擇。

    ---出自此書齊克果 «恐懼與顫慄» 篇


    一個人在多大程度上意識到自己要做什麼,成就什麼,就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

    ---出自此書萊布尼茲 «單子論»篇


    ⌜理性僅僅是情感的奴隸,除了服務和服從於情感之外,再也不能有其他的職務。⌟

    人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做出判斷或者選擇的,很少是依據推理。即便有推理,也是在感覺之後提出一些佐證而已。

    ---出自此書休謨 «人性論»篇


    人類的歷史進程其實就是認識自由並實現自由的過程。

    ---出自此書黑格爾 «歷史哲學»篇


    亞里斯多德對⌜好的生活⌟有三個基本判斷。

    一、幸福只有在人的實踐活動中才能獲得。

    使自己具備⌜實踐智慧⌟,在每一個具體的生活場景中都能明辨是非。


    二、幸福並不是一種主觀感覺。

    幸福是不會被別人輕易拿走和剝奪的東西,它是以理性和道德為支撐的,關於生活本身的實踐,它充實了生活的內容。


    三、區分內在的幸褔和外在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在於內在的完善,在於對自己品格、品行的錘煉。

    ---出自此書亞里斯多德 «尼各馬可倫理學» 篇


    -

    人生常常是在選擇中度過的,這些選擇塑造了我們的人生軌跡,影響著我們的成長。


    而如何做抉擇的依據又會是什麼?在萊布尼茲單子論篇中看到這麼一句話⌜一個人在多大程度上意識到自己要做什麼,成就什麼,就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


    當人具有明確的目標與清晰的願景時,便能針對這些方向制定行動計劃並全心投入。這樣的自覺與自律讓我們能夠自主地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受外界影響過多,如此反而賦予了我們更多認知上的自由。


    -

    50堂經典哲學思維課

    作者│郁喆雋

    出版│遠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的幸福是來自於自我的實踐,且不會被他人輕易剝奪,以及內在的完善。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